1、能引起酸雨的物质是
A.氦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氢气
2、图1为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微粒性质设计的实验装置,图2为借助数字传感器测得的氨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注:浓氨水有毒)。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试管对应的曲线为X
B.该实验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湿棉花的作用是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
D.0~1min内,氨气浓度为零是因为微粒静止不动
3、鉴别下列各组物质,其操作不正确的是
A.氧气和空气:放入带火星的木条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滴加澄清石灰水
C.水和双氧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D.木炭和炭黑:观察颜色
4、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A.水
B.二氧化碳
C.液态空气
D.高锰酸钾
5、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模仿工业高炉炼铁原理,在如图1所示装置中用CO还原CuO制取金属Cu。为确定反应的最佳温度,兴趣小组利用原位X射线粉末衍射仪来测定不同温度下反应4小时后的固体物质成分,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A.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B.500℃时,固体产物的化学式为Cu、
C.500℃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由图像信息可知,用CO还原CuO制取纯净的Cu,最佳反应最低温度应控制在500℃
6、东汉《周易参同契》中记载:“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该反应过程的主要原理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PbO发生了氧化反应
B.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7、硼是农作物生长必须的微量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是10. 81 g
8、就化学本身的特点来看,“见著知微”使我们更容易踏入化学学科的大门。下列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氧气
B.水
C.氯化钠
D.金刚石
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
B.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
1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的验满
B.铁丝与氧气反应
C.倾倒液体
D.过滤液体
11、碳家族是化学世界里最庞大的家族,它们有超过三千万的成员。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一氧化碳因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C.石墨、金刚石和C60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碳单质
D.古代字画可以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12、除杂和鉴别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CO2中的CO气体 |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
B | 除去Cu粉中混有的少量Fe粉 | 用磁铁充分吸引 |
C | 鉴别稀盐酸和水 | 用金属铜分别加入少量两种试剂中,观察现象 |
D | 鉴别N2和O2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
A.A
B.B
C.C
D.D
13、“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与吸收总量平衡,实现“零排放”。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节约用水
B.种植树木
C.节约用电
D.直接排污
14、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B.住宅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头弯腰速离着火区
C.面粉加工厂等场所严禁烟火
D.夜间发现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15、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金属表面积相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16、证据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因为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时质量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该变化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阳离子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17、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是一种检测空气污染指数的仪器。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该仪器和实验探究等方法检测某工业园区气体的成分,并绘制了相关图像,集气瓶的内部体积250mL,实验前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了30ml的水,实验后瓶内水的体积为75mL,分析如图信息,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①中显示屏上可显示出CO2的含量
B.②中装置气密性不好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C.⑨中Q点表示降至室温,打开了止水夹
D.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含量是18%
18、“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补充钙元素可预防贫血
B.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霉变大米洗净、煮熟后可以食用
D.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有利于健康
19、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C物质的不饱和的溶液会变得饱和
B.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 C中含溶剂剂量多
C.如果 A 中混有少量B,可经过降温结晶法提纯A
D.T₂℃时,A 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3
20、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装大理石
C.收集
D.验满
21、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C.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D.SO2、CO2、NO2都是空气污染物
22、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表示相应转化中的其他反应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只能是单质
B.反应物Y可以用来检验CO2
C.反应①不属于置换反应
D.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发生反应②
23、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9 | 3 | 22 | 1 |
反应后质量(g) | X | 3 | 4 | 17 |
A.乙一定是催化剂
B.X的值为12
C.丙可能是单质
D.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9:8
24、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以向水中加入焦炭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
C.水可以做任何溶液的溶剂
D.自然界中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5、下列情况下所采用的灭火方法中,不恰当的是
A.草原着火时,常在着火周围割开一条草道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时,用湿抹布扑盖
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扑灭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处的着火
26、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
B.氢气和氧气燃烧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氢气、氧气、水都是化合物
D.氢气和氧气燃烧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27、2011年3月,日本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外泄,有关131I(碘-131,即131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的相关报道成为热门话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131I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2)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127I,它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127I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
(3)食盐中常添加碘酸钾(KIO3)以补充碘元素。已知KIO3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28、金属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材料。
(1)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一般情况下,铝合金比纯铝的的硬度_____;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探究Fe、Cu及未知金属R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在A实验中只有铁片上产生气泡;在B实验中只有一片金属上覆盖了红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结合A、B两组实验中的现象,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
29、用化学符号填空:
(1)3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
(2)密度最小的气体是___________;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
(4)氮显+5价的氮的氧化物___________
30、已知有下列物质:a、氧气,b、二氧化碳,c、氨气,d、铁,e、氯化钠。其中,由分子构成的有(填字母,下同)___________,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有__________,由离子构成的有_____________。
31、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0℃~30℃)如下表所示:
| 0℃ | 10℃ | 20℃ | 30℃ |
NaCl(g) | 35.7 | 35.8 | 36.0 | 36.3 |
Na2CO3晶体(g) | 7.0 | 12.5 | 21.5 | 38.8 |
(1)根据上表分析,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___________。
(2)将含水各100g的氯化钠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从30℃降至0℃时,析出氯化钠晶体的质量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碳酸钠晶体的质量。
(3)欲从含有少量NaCl杂质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钠晶体,应采取___________ 的方法。
(4)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实验序号 | 水的质量(g) | 加入NaCl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① | 10 | 2 | 12 |
② | 10 | 3 | 13 |
③ | 10 | 4 | 13.6 |
④ | 10 | 5 | 13.6 |
A.①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②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NaCl
D.③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32、张老师在课堂上用固体M做了图I所示实验,其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
(1)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出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I中对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根据图Ⅱ,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g M固体。
(5)将30 ℃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_________________B(填“>”“<”或“=”)。
33、
① 。
3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对天然水净化处理得到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操作:①过滤②吸附③消毒④蒸馏,其中自来水厂没有用到的是_____(填序号)。
(2)烧水时易产生水垢的水,属于_____水。
(3)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
(4)过滤时,最好先将上层液体倒入过滤器,然后再倒入混有沉淀的液体,以免_____,使过滤速度过慢。
(5)下列生活情景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甲烷用作燃料
B.食品充氮气防腐
C.金属制作炊具
35、“宏观一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
I前不久,嫦娥5号探测器携带月球样本返回地球。经分析得出月球上含有He、N、Na、Mg、Si、Se等元素(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氦原子失去核外2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称为α粒子,α粒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
(2)氯元素和镁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____。
(3)图1中⑤对应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_周期,②和⑤对应的元素组成的物质是一种耐高温陶瓷,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价和+4价,则该物质化学式为____。
(4)由图2可知n的值为____,已知三氧化硒和水反应能生成硒酸(H2SeO4),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Ⅱ氨气(NH3)催化氧化是工业上制取硝酸的重要反应,其微观反应过程可表示如下:
(5)图中物质都是由__(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填化学式)。
(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6、(4分) A、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E、F常温下都是一种无色的液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G 在D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试推断: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或符号:
B E H
(2)写出D和G反应生成H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37、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
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选用F装置来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
③某同学利用图中的A、F 来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据此推测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原理应为下列方法中的_______(填序号)。
A.加热无水乙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
B.常温下碳化铝和水反应
C.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
D.将某些有机物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
38、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
(2)写出用A装置组合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的应用玻璃片的___________盖好(选填“光滑面”或“磨砂面”),放在桌面上___________(选填“正”或“倒”)。
(4)硫化氢是一种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其水溶液显酸性,称为氢硫酸。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FeS)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则制取该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
39、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____________________
(2)晾晒衣服时,在有阳光照射着的地方比在没有太阳光的地方干得快。______________
40、下图是同学们构建的关于氧气的部分知识网络,请据图回答:
(1)硫在空气里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加热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