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2023年11月21日,中国空军一架运-20飞机从中国某机场起飞,接迎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怀抱,若认为飞行中的“运-20”中的飞行员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运-20”

C.机场塔台

D.机场矗立的五星红旗

2、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真空罩中的闹钟

D.超声波清洗机

3、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放篮子,把剩饭等食品放到篮子中,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就可做成一个简易冰箱。下列有关简易冰箱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纱布隔断了空气,可减慢水的蒸发

B.此冰箱放在通风的地方,制冷效果更好

C.去掉盆中的水,可延长食品保存时间

D.吃冰棒解热与此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

4、如图所示甲和乙是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减小

B.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甲物质的体积较大

C.体积为5cm3的甲物质,质量为10g

D.甲物质的密度与乙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5、学习完声现象后,小明做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乙图,可以看到真空罩中闹钟在振动,但不能听到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C.丙图,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且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乒乓球弹起的角度越大,说明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D.丁图,用硬纸板接触转动的齿轮,发出来的声音很“尖”,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6、下列成语描述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镜花水月

B.形影不离

C.立竿见影

D.海市蜃楼

7、下列估测中,符合实际的是(  )

A.核酸检测用的口咽拭子长度约为60cm

B.正常情况下一节网课的时间大约有45s

C.亚洲飞人苏炳添百米速度可超过10m/s

D.我们的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8、小车沿水平公路直线行驶,且在相同时间走过的路程是相同的,则下图能反映该车运动过程的图线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v的大小不变,与st的大小无关

10、有一种骄傲叫中国高铁,有一种速度叫中国速度。将一枚硬币竖立在以的速度飞驰的列车窗台上,硬币竟然能够屹立而不倒,如图所示。若认为硬币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

A.铁轨

B.窗外的树木

C.窗台

D.对向驶来的列车

11、如图所示,日晷是古人用来测量时间的仪器。与“日晷”的测时原理相同的是(  )

A. 湖面树的倒影

B. 水中铅笔弯折

C. 皮影戏的皮影

D. 雨后天空的彩虹

12、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密度

物质

密度

煤油

干松木

酒精

水银

A.同种物质,密度一定相同

B.不同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密度大

D.相同体积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质量一定比铅块的质量小

13、光刻机是用来生产芯片的关键设备,光刻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紫外光照射镂空掩膜(相当于物体),这样镂空掩膜会更明亮,调整镂空掩膜、缩图透镜的位置,恰好能使镂空掩膜缩小的像成在硅片,从而实现集成电路的“光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缩图透镜相当于凸透镜

B.镂空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

C.镂空掩膜的像是缩小的虚像

D.硅片相当于光屏

14、一些楼房采用玻璃幕墙作为外墙装饰,造成了“光污染”,它的主要形成原因是光的(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C.折射

D.直线传播

15、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正式开幕,各种球类赛事精彩纷呈。请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乒乓球的直径约为(  )

A.4mm

B.4cm

C.4dm

D.4m

16、由下列几个实例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B.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C.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形变产生的

D.“孤掌难鸣”表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17、现有体积相等的实心甲球和乙球多个,将5个甲球和3个乙球分别放入已调平衡的天平左、右盘内,天平正好平衡,则甲、乙两种球的密度之比为(  )

A.1︰1

B.5︰3

C.3︰5

D.无法确定

18、关于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是街头路口的反光镜,它是凸面镜

B.图乙中,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C.图丙中,发生漫反射时,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图丁中,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它的目镜和物镜的作用都相当于凸透镜

19、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用漏斗从容器底向水中缓慢注入浓盐水,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该实验目的是为了得到下列哪个结论(  )

   

A.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B.光在盐水中沿直线传播

C.光在任何液体中都可以传播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0、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下面对日常生活中事物的物理量估计合理的是(  )

A.教室里一个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

B.一个普通矿泉水瓶内可盛的水

C.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

D.一包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

2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发声的音叉,没有振动

B.真空中可以传播声音

C.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22、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陆两栖飞机“鲲龙号”水上试飞的情景。若认为“鲲龙号”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A.大桥

B.远处的楼房

C.试飞的飞行员

D.河边停靠的船

2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水中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B.图乙,远视眼要佩戴凹透镜来矫正

C.图丙,水中的汤勺好像被折断了,是光的反射现象

D.图丁,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4、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的速度之比为2∶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时间之比为(  )

A.8∶3

B.2∶3

C.3∶4

D.6∶1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这是因为光的_______ 现象,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看到硬币,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现象,此时小明看到的是硬币的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2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同地向北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甲车的速度是_____

(2)甲、乙两车速度的大小关系是v_____v

(3)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运动。(选填“东、南、西、北”)

27、如图甲所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

28、滚烫的油锅不小心滴入了水珠,你会发现油花四溅,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________(填“高”或“低”)的结果.在医院里病人发热时,高烧不退,可以用酒精擦拭病人的身体,这是因为酒精在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________,从而带走病人身体的热量,起到暂时降低体温的效果.

29、上海的磁悬浮列车示意图如图甲所示,轨道线圈上端是S极,要使列车悬浮起来,车身线圈上端是 _____ 极,列车是靠电磁铁 _____(填“同名”或“异名”)磁极相互 _____ 而悬浮起来,图乙是一种磁悬浮列车的设计原理图,A是磁性稳定的电磁铁,安装在铁轨上,B是安装在车身上(紧靠铁轨上方)的电阻非常小的螺线管,B中电流方向如图乙所示,螺线管B与电磁铁A之间相互 _____ (填“排斥”或“吸引”),从而使列车悬浮在铁轨上方。

30、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他俩从物理的光学角度讨论起了下列问题:

(1)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____________  现象.

(2)利用 ____________  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性质,可以检验钞票的真伪, ____________  的热效应最显著.

(3)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 ____________  知识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 ____________ (反射/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4)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____________ 形成的像.

(5)蜻蜓在平静的水面上空飞行,蜻蜓在水中的“倒影”是它的 ____________  像(虚/实),蜻蜓距水面lm,他们看到“倒影”紧贴河底,则河底实际深度 ____________ (大于/等于/小于)1m,蜻蜓飞到地面上空却看不到倒影,因为光在地面上发生了 ____________  反射(漫/镜面).

3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物理现象的___________和物质___________的一门科学。

32、小阳在探究某种物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m与V的关系:m=__________

33、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________,反射角为等于________度,________(选填“CD上端”、“CD下端”、“AB左端”或“AB右端”)为空气。

34、如图所示,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振动,同时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此时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和玻璃钟罩传播的;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电铃仍在振动,铃声音量变化情况是______,最后几乎听不到,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自己在商场试穿新衣服时,靠近试衣镜,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在试衣镜中的像大小究竟变化没有?小红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②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细节决定成败”,实验前应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______(选填“薄”或“厚”)玻璃板______架在纸上。

2)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红感觉对错的是步骤______(选填①或②)。

3)为了判断像的虚实,用光屏代替蜡烛B,应从玻璃板__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光屏,若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4)“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不论物距如何变化,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小红通过查阅材料得知:人眼看到的物体大小是由物体本身大小和物体距观察者的距离共同决定的。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支在支架上,的底面积为重为。当时,此时对地面的压强为,求:

(1)绳子上的拉力;

(2)物重的大小。

37、如图甲是一种扫地机器人,质量为3kg,为了保护地面,对地面的压强不能超过3000Pa,它在水平地面运动时,推力与速度关系如图乙所示。(g10N/kg)

 

(1)该机器人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至少为多少平方米?

(2)该机器人所提供的水平推力为300N,匀速直线运动2s能通过多远路程?此时水平推力做了多少功?

(3)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0.25m/s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推力的功率是多大?

 

38、(1)闪电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在空气中光速比声速快得多;如果某次闪电后经过3s听到雷声,则闪电处离人耳的距离为多少m

(2)声呐被称为潜艇的耳目。若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对相距7500m的潜艇B发出声波探测,则潜艇A多少时间能接收到回声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平面镜前一发光点S,从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光路图。

( )

40、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O是它的重心,请在图中作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41、如图所示,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