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主要包括(     

A.京包线、包兰线

B.宝成线、成昆线

C.陇海线、兰新线

D.京沪线、沪杭线

2、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分布在(  )

A. 横断山区   B.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C. 东南丘陵   D. 秦岭山脉

3、以下关于我国不同温度带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差异,描述正确的是(     

A.柑橘产在亚热带

B.苹果产在亚热带

C.南方房屋墙体较厚

D.青裁高原区作物一年两熟

4、2020年第8号台风“巴威”于8月22日8时在台湾以东洋面生成。下图示意台风中心移动路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巴威”台风中心移动路径经过我国的海域有(     

①渤海   ②黄海   ③东海   ④南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台风“巴威”直面袭击我国的省区简称是(     

A.台

B.沪

C.鲁

D.辽

【3】台风登陆后常带米(     

A.阴雨连绵

B.狂风暴雨

C.霜冻大风

D.地震海啸

【4】台风来临时,以下避灾方法错误的是(     

A.如果在结实的房屋里,小心关好门窗

B.如果住在低洼地带,要及时转移到高处或安全住所

C.如果在开车,立即将车开到安全的停车场或隐蔽处

D.如果在街上,赶紧找临时建筑物、广告牌等避风避雨

5、一位泰国游客来到中国乘火车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几天时间,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我就感受到南北的温差很大。”回答下题。

21. 这位游客在我国旅游期间, 我国正处于  

A.春   B.夏   C.秋 D.冬

 

6、某同学的下列行为符合要求的是   (   )

A.用冷水解冻 B.淘米水浇花 C.天天洗衣服 D.用流水洗碗

7、每年春节前后,我国南北方的景观差异如下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解释造成这种地理现象的原因(     

A.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B.南北跨经度广,产生时间差异

C.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D.我国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

8、下列各选项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赛龙舟  独木成林  黑土地  冰灯  泼水节 窑洞

A   B    C   D

 

9、位于长江上游且位于北岸的支流是(  

A.赣江    通天河

B.嘉陵江 岷江

C.汉江 湘江

D.嘉陵江 汉江

10、毛泽东主席曾写道:“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很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很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海外各民族的方便。”读资料和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B.位于东半球,领土全部在西经范围内

C.位于北半球,大部分领土在低纬度

D.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

【2】歌曲《我爱你,中国》“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了你东海的碧波,你的帕米尔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闪烁”,导致该差异的主要原因(     

A.纬度跨度大

B.地形差异大

C.经度跨度大

D.气候差异大

【3】中国海陆兼备,陆上邻国有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国与内陆国泰国相邻

B.中国与韩国、菲律宾隔海相望

C.中国与澳大利亚隔海相望

D.中国从菲律宾进口寒带农作物

【4】下列关于我国海洋国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钓鱼岛是我国的领海岛

B.钓鱼岛位于我国南海

C.我国海洋国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

D.领海范围是从陆上向海上延伸12海里电视台的台标能反映地方文化特色。

11、导致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冬季风活动强烈

B.西北季风活动强烈

C.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D.台风活动频繁

12、2021年9月17日,我国“神舟十二号”返回舱选择在地面坦荡、地广人稀的高原着陆。下列地形区满足着陆条件的是(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13、目前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个省区( )

A.广西

B.山东

C.云南

D.四川

14、南极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是(     

A.海啸

B.冰山

C.沙漠

D.森林

15、长江、黄河都流经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16、北回归线通过的中国省级行政区域有:(       

A.台湾、广东、海南、云南

B.台湾、福建、广东、广西

C.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D.云南、广西、广东、福建

17、若发生地震,下列避震方法哪个是不正确的?(   )

A.在家中,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不能使用电梯

B.在教室,应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

C.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物体保护头部

D.在野外,躲在山脚、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山下方向跑,逃离泥石流

18、读“2010年世界六次大地震发生的地点和震级图”,六次地震主要发生在

A.大西洋沿岸 B.印度洋沿岸 C.太平洋沿岸 D.北冰洋沿岸

19、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

A.青海湖

B.鄱阳湖

C.洞庭湖

D.贝加尔湖

20、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是(  

A.上海

B.台湾

C.香港

D.北京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 区,传统民居是 ,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叫

2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3、判读下列“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填写表格.

 

 

 

 

 

 

 

 

 

 

 

 

 

 

 

 

 

 

24、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水利工程很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两项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_______工程。

25、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五种陆地地形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

26、将下列干湿地区与其对应的植被类型匹配起来。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

27、根据几个省的轮廓位置地理特征,在相应的位置写出它们的简称。

图职号

A

B

C

D

E

省的简称

 

 

 

 

 

 

28、我国工业分布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___________;西部地区工业中心___________

29、_____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30、综合各地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将我国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地理区域。成都位于________地理区域。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唯一为确保粮食运输(“漕运”)安全,由国家投资开凿和管理的巨大工程体系。历史上,随着运河停止漕运,一些河段逐渐淤塞不通。某兴趣小组同学带着对运河兴衰的疑问,展开了研究性学习。请根据学习线索,完成下列要求。

【追溯繁荣历史】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繁荣的城市面貌。图中虹桥横跨汴河两岸,桥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水面漕船、客船等北往南行。

(1)汴河,就是隋朝大运河(京杭运河前身)首期工程——通济渠,是大运河枢纽,沟通了黄河水系和____水系,流经____(地形区),水流平缓,适合航运。

(2)当时的开封经济繁荣,富甲天下,人口过百万,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这主要得益于运河的____(灌溉/水运)条件,从杭州到开封的漕船上运送的粮食最有可能是____

【探寻淤塞原因】

北宋后期,由于受黄河决口影响,汴河淤浅抬高日益加重,开封以东河底皆高出堤外平地一丈多,自汴堤下瞰,居民如在深谷。金灭北宋以后,汴河失去漕运价值,任其淤塞。维持五百多年的中原水脉终于堙没。

(3)根据资料将下表补充完整。

________

【展望当代价值】

2022428日,京杭运河全线通水,实现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在新时代,大运河将继续发挥其不可取代的价值。

(4)为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京杭运河成为____东线工程重要输水通道。

3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黑河—腾冲一线的东部人口密度比西部____。腾冲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

(2)E山脉是____。该区域有我国最大内流河C为____

(3)B字母所在地的耕地类型是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4)图示铁路线东南端濒临的海峡D是____。铁路沿线从东南向西北沿途景观呈现森林向草原、荒漠的变化,造成这一植被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

33、读“我国北方地区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参照方框中对②地区的描述,完成①地区的相关描述。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共同的位置优势是____,资源优势是____

(3)在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甲、乙两工业基地科技、人才优势更为突出的是____工业基地。(填名称)

(4)观察下面三组水土流失小实验:实验一说明地表植被____(疏或密),水土流失严重;实验二说明降水强度____(大或小),水土流失严重;实验三说明地形坡度____(大或小),水土流失严重。

(5)根据上述结论,我们可以提出哪些治理③地区水土流失的针对性措施?(两点即可)

34、读“中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百分比图”和“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1990年到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说明我国人口迁移方向是从_______(农村/城镇)。

(2)山东省人口密度____(小于/大于)青海省的人口密度。

(3)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省的A____市至云南省的B___县一线,此线东南部人口____,西北部人口___(稠密/稀疏)。

35、认真仔细阅读图,将正确答案准确填入相应的答题卡内

(1)图中山脉B是_____,山脉D是_____,山脉F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名称是_____,若F表示1月0°等温线,那F以北的河流的重要水文特征是河流冬季_____(填会或不会)结冰;若F表示温度带分界线,那么F以南是_____带。

(2)图中1是_____河,该河流最典型的水文特征是_____,是因为该河流流经_____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进入下游_____平原以后,水流_____,泥沙大量_____,形成举世闻名的“_____河”。

(3)图中是我国最长的河流_____(名称),最终流入_____海,该海在图中的_____(字母)处。河流2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在其上游和中游分界点_____,建有中国最大的_____水利枢纽工程,它还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亨有“_____”的美誉。

(4)图中1、2河流都发源于_____高原,该处有世界最高的山峰是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