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本州岛是其最大岛屿

B.山地多,平原面积狭小

C.太平洋东部的群岛国家

D.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2、2022年2月4~20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下图为“世界17~24届冬奥会举办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冬奥会举办城市多分布于(     

A.印度洋沿岸

B.低纬度

C.南美洲

D.北半球

【2】图中十个城市中,纬度最高的是(     

A.北京

B.长野

C.利勒哈默尔

D.温哥华

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地处板块的内部

B.地处板块交界处

C.海岸线曲折

D.多山地、丘陵

4、居住厦门(24°N,118°E)的小东,计划利用暑假与父母前往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马略卡岛旅游,下图示意马略卡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马略卡岛地处(       

A.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东半球

【2】马略卡岛位于厦门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5、关于经纬线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23.5°N------北回归线   B. 0°经线------日界线

C. 90°S------北极点   D. 180°经线------东西半球分界线

 

6、准备绘制图纸大小相同的四幅地图,所要选择比例尺最小的是(     

A.学校平面图

B.丽江市政区图

C.云南省政区图

D.中国政区图

7、巴西的足球明星罗纳尔多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时说,“14岁前,我不知穿鞋是什么滋味”,这句话反映了巴西农村的贫穷,也反映了巴西气候特点是(  

A.温和湿润

B.炎热

C.凉爽

D.寒冷

8、在世界大洲中,跨纬度最大的是(  )

A.大洋洲    B.欧洲

C.南极洲    D.亚洲

 

9、从我国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和7月的差异是( )

A.1月密集 B.7月密集 C.1月稀疏 D.不能确定

10、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应当是( )

A.面积最大的亚洲

B.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南美洲

C.被海洋包围的大洋洲

D.被冰雪覆盖的南极洲

11、去年暑假,有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点旅游,回校后他们各自描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他们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甲:我在阿拉伯半岛踏上了沙漠

B.乙:我赴日本泡了温泉

C.丙:我在马来群岛欣赏到了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丁:我到了印度的德干高原

12、澳大利亚和日本的经济贸易密切,下列产品中由日本向澳大利亚输出的应该是(     

A.铁矿石

B.汽车

C.小麦

D.牛肉

13、一艘油轮从波斯湾出发至中国,依次经过的海峡是(     

A.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

C.英吉利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14、非洲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矿产资源是(     

A.黄金、金刚石

B.石油、煤炭

C.铝土、铁矿

D.铜矿、铀矿

15、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

A.四季如春 B.终年高温多雨

C.暴风骤雨 D.终年酷寒

16、在相同图幅的地图上,量算广州到香港的实际距离,为了使结果更精确,最好选用(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珠江三角洲地图

D.广东地图

17、下列地形单元中位于亚洲中部的是(  

A.德干高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18、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是因为(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月球绕着地球转

19、下列旅游胜地与其所属国家的组合,正确的是(     

A.婆罗浮屠——泰国

B.下龙湾——柬埔寨

C.大金塔——缅甸

D.吴哥窟——越南

20、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个国家中,属于图示Ⅰ类国家的是(     

A.尼日利亚

B.澳大利亚

C.日本

D.德国

【2】Ⅱ类国家与Ⅰ类国家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     

A.南南合作

B.南北对话

C.东西合作

D.东西对话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亚洲东北与北美洲分界线 —— ______海峡

22、比例尺主要有三种形式: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像1:1000这种比例尺属于________比例尺。

 

23、海南岛气候终年炎热,而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这主要是因为两

的不同;受地形影响,迎风坡上降水较   (多、少)。

24、美国地处   洋和   洋之间,地形呈   分布.

 

2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是   ,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26、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是________,联合国总部设在________,目前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数量为________,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

27、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内容是:控制_________,提高_________

28、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读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球上的五带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2)①温度带与②温度带的分界线是_____(纬度)。

(3)卡瓦说“我的家乡正午的太阳高高悬在空中,气候终年炎热”,则卡瓦所处的温度带是_____;浩浩说“我的家乡四季分明,我的衣柜里有短袖、长裤、衬衫、毛衣、羽绒服等适应不同季节的衣物”,则浩浩所处的温度带是_____。(填数码)

30、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某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点,气温最低的点是________。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E处和H处气温差异大的是________处,原因________

(3)若C点附近有座高山,山顶气温为-4℃,则该山顶与地面C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4)若B处为海洋,D处为陆地,两地都在北半球,则所处的季节应是________

(5)若B、D两地都位于南半球,而且是在7月份,则B、D两处是海洋的是________

32、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大洲有世界最雄伟的山脉——________山脉,该大洲和北美洲以________海峡为界。

(2)B位于________洋;C位于西亚地区,该地区居民多使用________(语言);D是澳大利亚大陆,位于________板块内部,地壳较为稳定。

(3)E区域以________气候为主;F区域人口分布________(稠密、稀疏);G大洲中部和南部是________人种的故乡。

33、“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某中学地理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环球网上模拟旅游。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及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模拟旅游从济南出发,图中经过了C________洋、D_________洲、E________运河,最后回到济南。

(2)导游介绍:约两千万年前,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开始分离,海水进入诞生了红海。请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预测红海未来面积将不断_________(扩大或缩小),是因为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发生张裂。

(3)导游还介绍了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_____

A.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

B.现代测量表明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

C. D大洲的国家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他们与中国之间的合作为“南北对话”。

D.甲半岛的居民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交流,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4)欧洲西部旅游业虽然发达,但西欧人夏季都喜欢到阳光明媚的地中海沿岸旅游。上图中①②两幅图与欧洲西部的气候一致的是________(填代码),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与地中海沿岸的气候一致的是________(填代码),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该气候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34、读下面两幅经纬网图和甲、乙地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项内容:

甲:2001年3月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安全坠入50°S、150°W

乙:今天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30°N、120°E,中心气压95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1)写出A、B的经纬度:

A B  

(2)从东西半球看,

A在 半球,B在   半球。

(3)从南北半球看,

A在 半球,B在 半球。

(4)在上面的经纬网中,标出甲、乙两地的位置。

 

35、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开展野外考察活动,读“考察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D地形部位的名称是____,月亮河的流向大致为____

(2)甲村与C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在图中量得丙村与A山顶之间的索道图上距离约5cm,则实际长约____米。

(3)图示区域中,C处的桃花正在怒放着,而D地的桃花仍含苞待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4)图示地区主要地形是____;如果C处的气温是15℃,只考虑地形因素,山顶A处的气温是____℃。

(5)试分析丁地发展为城市聚落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