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6月25日是我国的第31个全国上地日,今年全国上地日的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结合“我国上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我国沙漠、戈壁等难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2】目前我国耕地的现状是( )
A.比重较小,后备资源充足
B.比重较小,后备资源不足
C.比重较大,后备资源充足
D.比重较大,后备资源不足
【3】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B.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C.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地形剖面图可反映出沿某一方向地势的高低起伏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西向东逐渐降低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自东向西逐渐降低
D.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2】图中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巫山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3】小聪到青藏地区旅游,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B.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C.平坦广阔,一望无垠
D.石峰林立,崎岖不平
【4】我国地势特征产生的影响有( )
①阻碍了夏季风从北向南吹送 ②利于海洋湿润气流向陆地深入
③大河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④阶梯内部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关于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错误的是( )
A.大江大河滚滚东流
B.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C.阶梯交界处适合修建水电站
D.冬季南北温差大
4、为减少水土流失,黄土高原采取的最合理的治理措施可能是( )
A.植树种草
B.开荒种地
C.填土平路
D.除草整修
5、2022年9月1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首批大黄鱼开捕上市。5月底,这艘“移动的海洋牧场”追着“适宜温度”一路北上,为鱼类营造最佳生长环境,“船载舱养”模式取得成功。下图示意中国疆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国信1号游弋的海域包括( )
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有利条件是( )
A.降水较少,草场广布
B.国土辽阔,邻国众多
C.东西距离长,降水差异明显
D.南北跨纬度广,海域面积辽阔
【3】国信1号“追温北上”的航程( )
A.盛行夏季风,一路顺风
B.盛行夏季风,一路逆风
C.盛行冬季风,一路顺风
D.盛行冬季风,一路逆风
6、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关于港珠澳大桥重要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助于吸引香港投资者到珠江三角洲西岸投资 B.促进港、珠、澳三地的旅游业发展
C.缓解香港人少地多的压力 D.利于内地与港澳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7、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多 B.热量足 C.土壤肥沃 D.昼夜温差大
8、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的特点是( )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多,冬春少
C.夏秋少,冬春也少 D.全年均匀分配
9、我国农业生产在“确保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是由于
A.土地面积广大,人口众多
B.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C.经济建设和市场的需要
D.气候复杂多样,人口众多
10、以下省级行政区域与其主要的少数民族搭配正确的是( )
A.①回族
B.②壮族
C.③蒙古族
D.④藏族
11、二十一世纪是“水的世纪”,人人都应节约用水,下列属于家庭节水行为的是( )
A.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B.早上洗漱时一直开着水龙头
C.大量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D.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12、我国最早迎接新一天日出的地方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海南省 C.黑龙江省 D.上海市
13、青藏地区居民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是( )
A.米饭、海鲜
B.馒头、刀削面
C.糌粑、牛羊肉
D.酥油茶、竹筒饭
14、我国季风气候容易造成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台风
C.海啸
D.水旱灾害
15、下列少数民族与其民族节日对应正确的是( )
A.藏族—雪顿节
B.高山族—开斋节
C.蒙古族—泼水节
D.傣族—那达慕节
16、我国疆域辽阔,有漫长的陆地国界线和众多的邻国,下列国家中是我国的陆上邻国且为内陆国的是( )
A.印度
B.蒙古
C.泰国
D.朝鲜
17、我国的海上邻国中,经济最发达(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A. 韩国 B. 日本 C. 马来西亚 D. 菲律宾
18、根据原料产地与工业布局的关系,你认为西藏林芝适宜发展哪类纺织工业( )
A.棉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
C.麻纺织工业 D.化纤工业
19、不同气候条件下适宜出产不同的水果,下列某超市水果区货架上的标签中,产地标注错误的是( )
A.品名:香蕉 产地:中国台湾 B.品名:椰子 产地:中国海南
C.品名:柑橘 产地:中国吉林 D.品名:苹果 产地:中国山东
20、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的大河是( )
A. 黄河 B. 长江 C. 珠江 D. 京杭运河
21、我国三大平原中,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平原,该平原是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的。
22、我国的内海有渤海、__________。
23、北京是全国的 、 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24、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________.
25、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_______大陆东部,_______西岸。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下图)自然环境多样,物产种类丰富,农业生产方式地域间差异明显。读图,填写下面的空格。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
27、1月0℃等温线大致沿 至 一线布。
28、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___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________%,居世界第________位。
29、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________端,与________省相邻。香港位于珠江口________侧,由香港岛、________、“________”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________岛和路环岛组成。青藏地区地势高耸,平均海拔________米以上,素有“________”之称。
30、我国土地日是________;“世界水日”是________。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环渤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使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资料二截止到2022年中旬,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4万公里,未来几年内还将新增1.2万余公里,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1)左图中,铁路线①是____,省区②的简称是____。
(2)读下图,归纳沈阳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北京与沈阳更有优势的是____,其优势因素有____(写出一条即可)。
(4)高铁对中国发展的重要促进有____(写出一条即可)。
32、读“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最大的内陆国A是_________。
(2)与我国有不连续国界线的国家B是_______。
(3)位于中南半岛的国家C是__________。
(4)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D是__________。
(5)位于我国西南的省级行政区①是_________。
(6)临海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7)海峡④是__________。
33、读“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C是____带;F是____区。
(2)东北平原主要属于____带(温度带);农作物的熟制是____主要糖料作物是____。
(3)图中D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4)C带与D带的分界线与1月0℃等温线以及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4、下面四幅小图阴影部分表示我国林地、草地、旱地、水田四种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①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这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
(2)图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____,从干湿地区的划分来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是____。
(3)图④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过渡放牧,土地荒漠化。
(4)东北平原的土地利用类型属于____。作物熟制是____。
(5)居住在宁安市近郊和远郊的农民面临如下两种选择:种植玉米或种植蔬菜。请你给他们出主意;近郊适合种植____;远郊适合种植____。
35、读西北地区略图,完成要求。
(1)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_级阶梯。
(2)西北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3)③是_________盆地,人口主要分布在该盆地_________(填内部或 边缘)的绿洲上。该盆地的油气资源丰富,通过_________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输送到我国的东部地区,该工程的实施对西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
(4)④是_________平原,人们引黄河水灌溉,被誉为“塞外江南”。
(5)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原因是_________。
(6)甘肃的河西走廊,为西北地区的一大灌溉农业区,其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_(山脉)的冰雪融水。
(7)请在图中的正确位置填写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