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4幅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  )

A.   B.

C.   D.

2、我国外流河中,秦岭—准河以南的河流通常具有的特征是(     

A.无结冰期

B.流量较小

C.含沙量较大

D.水位没有季节变化

3、在贵州肇兴侗寨,有大面积的稻作梯田,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怡人。在当地政府引导、企业扶持下己形成了“稻一鱼一游”生态旅游模式,走上了致富之路。完成下面小题。

【1】贵州肇兴侗寨“稻一鱼一游”生态旅游模式,符合国家提倡的(     

①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②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③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④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肇兴侗寨“稻一鱼—游“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①国家政策扶持②平原广阔③两热充足④侗乡民俗风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我国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界线是( )

A.黑河到腾冲一线 B.漠河到腾冲一线

C.秦岭淮河一线 D.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5、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林四季长青。该山脉与淮河构成了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该界限大致吻合的是(  

A.1月0℃等温线的东段

B.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

D.亚热带与中温带的界线

6、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是()

A.为满足新增人口每年所需的住房、医院、学校、交通设施等的数量都很大

B.森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加剧,水质污染严重

C.给国家、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D.全国人民每年努力所创造的财富,有一部分消耗于新增人口的需要

7、《水浒传》主题歌第一句是“大河向东流”,造成这种大河东硫的原因是(  )

A.我国东西经度悬殊大 

  B.我国南北距离长

C.西部水能丰富  

D.西高东低的地势

 

8、从以四城市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方降水较多,北方降水较少

B.冬季降水较多,夏季降水较少

C.南方雨季开始晚,北方雨季开始早

D.南方雨季较短,北方雨季较长

 

9、下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大,南北气候差异大,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②我国西部地区深居内陆,西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发展③我国主要位于热带④我国领土广阔,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嫦娥五号,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酒泉、文昌、西昌、太原所在省份的简称分别是(     

A.陇、海、川、晋

B.陕、琼、川、晋

C.陇、琼、川、晋

D.陇、琼、滇、冀

【2】西昌所在省份的行政中心是(     

A.成都

B.太原

C.海口

D.兰州

11、寒假,玲玲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她的衣着由羽绒服换成衬衫。玲玲旅游路线最有可能是(       

A.从哈尔滨到乌鲁木齐

B.从哈尔滨到海口

C.从北京到重庆

D.从上海到拉萨

12、学完中国地势特征后,小明画了中国地势简易剖面图。能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A.

B.

C.

D.

13、长江三角洲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     

A.热带水果之乡

B.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C.热带植物王国

D.热带动物王国

14、下列地理界线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吻合的是(  )

A.我国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B.我国200毫米年降水量线

C.我国一月0℃等温线

D.我国七月20℃等温线

 

15、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 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 ”

C. 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D.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16、关于首都北京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          ②名胜古迹众多

③是全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之一                              ④我国最大的城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7、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     

A.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B.大兴安岭一阴山一昆仑山一线

C.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一线

D.昆仑山一秦岭一线

18、下列不属于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条件的是

A. 资源丰富   B. 土地肥沃   C. 科技力量雄厚   D. 重工业基础好

 

19、台湾海峡沟通的海域是(   )

A. 渤海和黄海   B. 东海和黄海   C. 东海和南海   D. 黄海和南海

 

20、玲玲在街上看到自己家乡的标有“陕A26437”车牌的汽车,玲玲的家乡在(  

A.黑龙江省

B.海南省

C.湖北省

D.陕西省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青海省的简称是________

22、北回归线从西到东依次穿过我国的云南、广西、______________

23、我国地势____,呈____分布。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递减。

24、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与祖国大陆   省相邻、我国政府制定了   政策,祖国内地实现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现资本主义制度。

25、南方地区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 色的土壤。

 

26、北京是全国的 中心、   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还有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27、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是位于北京城区西北的________

28、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冬季一月平均气温_______℃ 以上,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在__________mm以下。

 

29、由此归纳我国地形特征:____

30、台湾岛_____面积广,西部地形为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粮稳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严守18亿亩的耕地红线。

材料二:图1为我国水稻、小麦集中产区分布图,图2为我国二十年来粮食总产量变化统计图。

(1)据图1判断,A粮食作物是____,B粮食作物是____,两种粮食作物集中产区的界线是____(山脉)——淮河一线

(2)读图2可知,二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整体来说是____(波动下降/稳步增长)。

(3)华北平原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此时,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易发春旱。目前,应对春旱的措施主要有(     

①改播春小麦②加快节水农业发展③缩减农田面积④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材料三:不负春日好时节,智慧春耕促丰收

(4)“智慧春耕”体现了我国(     

①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②农业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③农业地域差异逐渐缩小④作物生长过程逐步缩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当今社会,粮食问题仍是最重要的问题。做为中学生的你,针对粮食浪费现象,谈谈你的看法____

32、读台湾岛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北、恒春比较,气温年较差更大的是__________,降水季节变化更大的是__________

(2)台北、恒春海拔差异较小,两地的年均温差为__________℃(在0~4℃或2~6℃或4~8℃中选填一个),造成此差异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

(3)同纬度的甲点年均气温远低于乙点,最可能的原因是甲点海拔远__________于乙点。

(4)台湾岛西部等温线分布稀疏,气温变化__________,表明这里地势起伏小,加之年均温很高,可推断该区域地形以平原为主;台湾岛中东部等温线分布密集,可推断该区域地势起伏__________,并被一条__________走向的山脉占据。因此,通过等温线的特点可以大致判断出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地形以___________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部。

(5)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其纬度数是__________,沿此线往西,经台湾海峡依次穿过我国大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省区,因此我国有面积较大的__________带气候资源。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相应的气候类型;

A 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

(2)A地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

(3)B地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C地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B、C两地气候中,具有“雨热同期”特点的是_________

(4)D 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

34、我们伟大的祖国,地理位置优越,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读下图并结合已学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其中邻国①是_______

(2)内蒙古风光绚丽,来内蒙古可以欣赏到的旅游景观是_______(三选题)

①马头琴演奏 ②竹楼村寨 ③草原风光 ④沙滩椰林 ⑤沙漠探险

(3)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B是_______;D省的简称是_______;E的省会是_______,其美称为“春城”;A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族。

(4)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分布不均匀,东部人口_______,西部人口_______

35、同学们利用暑假开展主题为“穿越中国之旅”的地理研学活动,深刻感受到了祖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请你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1)上图中,乙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是____(选填200/400/800)mm年等降水量线穿过的位置,是半湿润区与____(填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2)在旅行途中,同学们调查发现长江三角洲和东北地区农作物熟制很不一样,长江三角洲是一年两熟,而东北地区是____

(3)同学们第一站来到中国重工业城市沈阳,它是____省的省会,当地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____

①重工业基础好②矿产资源丰富③肥沃黑土④交通发达⑤气候优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⑤

(4)在朱日和品尝到当地的传统美食(奶酥、奶片、牛肉条等),说明当地农业以____(填农业部门名称)为主。

(5)读下图,在吐鲁番容易见到的建筑是____(选填字母)。

(6)在与藏族同胞交往中,发现藏民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见下图,该独特的穿衣方式与当地气候的关系是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