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列叙述中,与大陆漂移假说不相符合的是( )
A. 大陆漂移假说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
B. 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
C. 原始大陆后来分裂漂移,逐渐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D. 大陆漂移假说认为现在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状况以后不再发生变化
2、现任俄罗斯总统是( )
A. 梅德韦杰夫 B. 叶利钦 C. 普金 D. 戈尔巴乔夫
3、在海边观察从远方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见桅杆后看到船身,该现象说明( )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下降
4、里约奥运会上可以看到美国队有许多黑人,但他们的祖先却可能是()
A.欧洲人 B.大洋洲人
C.撒哈拉以南非洲人 D.南非大裂谷
5、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佛教
6、读海口某日天气预报图,说明海口的天气状况是( )
A.多云转晴,气温在20℃﹣28℃之间 B.晴转多云,气温在20℃﹣28℃之间
C.阴转晴,气温在20℃﹣28℃之间 D.晴转阴,气温在20℃﹣28℃之间
7、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汉语 B. 英语 C. 法语 D. 俄语
8、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
A.本初子午线
B.180°经线
C.赤道
D.20ºW、160ºE组成的经线圈
9、某点南侧是寒带,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
A.66.5°N,160°W
B.23.5°N,20°W
C.23.5°S,20°E
D.66.5°S,160°E
10、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B.地球时刻不停地绕地轴自转
C.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
D.地轴和赤道面有一个夹角
11、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
①优越的位置②平坦的地形③高山、峡谷④气候干燥⑤靠近河流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②⑤
12、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粮食安全是关乎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下图示意全球面临粮食危机的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和地区集中分布在( )
①拉丁美洲②撒哈拉以南非洲③东南亚④西亚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图中“粮食供应总量严重缺口地区”出现粮食危机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生产技术落后
C.常受旱灾威胁
D.过度开垦
【3】下列对粮食输出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南亚主要输出小麦
B.美国粮食主要输往东南亚
C.东南亚粮食主要输往欧洲
D.美国是粮食出口大国
13、跨经度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亚洲、太平洋
B.南极洲、北冰洋
C.北美洲、大西洋
D.南美洲、印度洋
14、非洲由于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其中,有“非洲屋脊”之称的高原是( )
A.东非高原
B.埃塞俄比亚高原
C.南非高原
D.青藏高原
15、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 )
A. 里约热内卢 B. 圣保罗 C. 巴西利亚 D. 萨尔瓦多
16、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共同特点是( )
A.运动的周期相同 B.运动的方向相同
C.运动的速度相同 D.运动的轨道相同
17、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覆盖率低
B.海岸线平直
C.地狭人稠
D.农业生产使用大型机械
18、下列说法属于气候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东边日出西边雨
C.今天风和日丽 D.昆明四季如春
19、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航天器发射场,该基地位于
A. 甘肃 B. 四川 C. 青海 D. 云南
20、地球上赤道的周长约为( )
A.6371千米 B.5460千米 C.40000千米 D.7000千米
21、中国位于 洲东部、 洋西岸,是一个 的国家.
2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面积最小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
23、在下表中填出常见的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图例 | 代表的地理事物 | 图例 | 代表的地理事物 |
____ | ____ | ||
| ____ | ____ | |
____ | ____ |
24、地图的三要素是指 、 、 。
25、澳大利亚的西部地形是广阔的 ,中部是 ,东部山地叫 。
26、亚洲气候具有 、 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27、请填写
交通运输工具 | 运量 | 运费 | 速度 |
( ) | 小 | 最高 | 最快 |
( ) | 小 | 较高 | 较慢 |
( ) | 大 | 最低 | 最慢 |
( ) | 大 | 较低 | 较快 |
28、日本的首都是_________,该国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沿岸和_________沿岸。
29、在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 。
30、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 略鼓的 的球体。
31、假期,文文回到乡下的外婆家,把村子周围的情况绘成了等高线地图。现在特来考考大家。
(1)图中A、B、C三处等高线表示的地形分别是: 、 和 。
(2)图中P点的海拔高度是 米,P点与山峰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米;若要上山,走哪一条路线省力? (AP还是AN)
(3)河流的主干河道的流向是:自 向 流。
32、下图是重庆市铜梁区××中学初一4班的李明同学的家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观察地图,你会发现图中缺少的一种地图要素是_______。
(2)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_______米。
(3)请用箭头在图中小河上标出本区小河的流向_______。
(4)地形图中甲区域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李明家附近有较丰富的_______资源。
33、啊,长江!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甲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乙图2004-2016年长江上、中、下游各区域废水排放量统计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从湖北宜昌到江西________为中游。
(2)长江上游主要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是________。
(3)从乙图判断,2004--2016年长江上、中、下游各区域废水排放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________游的废水排放量最大。
(4)长江为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至少两点)。
(5)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洪涝和________。
(6)请写出一条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________。
34、左图示意欧洲西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右图示意汉堡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欧洲西部主要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_______,南临的海洋是______________。
(2)结合地图,分析欧洲西部的人地关系。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_。
(3)甲河—莱茵河是欧洲著名的国际性河流,内河航运发达。请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该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属于____________国家。该区人口增长缓慢,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5、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地跨两洲的国家,并完成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