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明同学要去寻访我国历史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历史遗址。他应该去的地点是
A.阳关
B.巨鹿
C.大泽乡
D.渔阳
2、“王立群读史记”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观看。下列有关《史记》表述错误的是
A.作者司马光生活在汉武帝时代
B.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革命首创精神
3、东晋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股实”的景象的主要原因是
A.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东晋政权落入了武将的手中
D.南方政权更迭频繁
4、北魏贾思勰总结了北方农业生产的经验,强调要掌握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依据天时地利的具体特点,合理使用人力,谋求事半功倍。下列能反映这一思想的作品是( )
A.《齐民要术》
B.《九章算术》
C.《女史箴图》
D.《水经注》
5、汉文帝时期贾谊在《治安策》曾主张:“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心。”基于这一理念,汉武帝( )
A.推行刺史制度
B.颁布“推恩令”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实施休养生息政策
6、“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的部分歌词,其中的“东瀛”指的是今天的( )
A.日本
B.朝鲜
C.印度
D.越南
7、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二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 印刷术
B. 指南针
C. 火药
D. 造纸术
8、“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的“革命路径”是指( )
A.占领中心城市
B.农村包围城市
C.和平夺取政权
D.实施战略决战
9、乾隆皇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许多努力,自称有“十全武功”,下列不属于其“十全武功”的是( )
①组织雅克萨之战 ②设立军机处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小明同学在某搜索引擎里输入“大泽乡”,“揭竿而起”等词语,由此推断,小明查找的是关于的资料
A.马陵之战
B.楚汉之争
C.陈胜吴广起义
D.黄巾起义
11、为加强中央集权,秦朝在地方推行了(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三公九卿制
D.郡县制
12、我国著名青铜器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1986年考古学家又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出大量精美青铜器,即使在我国东海渔岛,也发现有青铜器。 这反映出我国青铜器的特点是
A.种类丰富
B.分布广泛
C.工艺高超
D.历史悠久
13、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清朝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收集的历史资料中恰当的是( )
A.清朝设立军机处
B.大兴文字狱
C.康熙册封五世班禅
D.雅克萨之战
14、下面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15、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统治的事件是
A. 黄巢起义爆发
B.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
C. 朱元璋建立明朝
D. 明军攻占元大都
16、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国古代第--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是
A.孔子
B.司马迁
C.班固
D.司马炎
17、北宋建立以后,设参知政事位同副宰相,又设枢密院执掌军事,其目的是
A.增加宰相人数,加强宰相的权力
B.增强国家对军事的重视
C.增加官职,安抚功臣
D.分化相权,加强君主对国家的控制
18、西藏由中央政府直接统辖始于元朝,元朝统辖西藏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行省
C.御史台
D.宣政院
19、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两者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
A.严刑峻法
B.精兵简政
C.轻徭薄赋
D.整顿吏治
20、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形式弘扬文化自信,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1、根据提供的信息,写出对应的历史人物。
(1)被后世称为“诗圣”的人——
(2)两宋时期的女词人——
(3)改国号为元的统治者——
(4)明朝时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
(5)《本草纲目》的作者——
22、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__________;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杰出首领__________的领导下,返回新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23、通过这学期的学习,你都知道了哪些朝代,来填填看吧。
24、(1)公元前771年,西周被________族所灭;316年,西晋被________人灭掉。
(2)________年,西汉建立;________年,西晋建立。
(3)东汉定都________;东晋定都________。
(4)被后世称为“医圣”的代表著作是《__________》;被后人誉为“书圣”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5)三国时期的__________最早提出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南北朝的_________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25、(1)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
(2)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____》
(3)主张“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_____;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
(4)_____的成立,使全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1911年10月10日,_____起义爆发。
26、宋与辽、西夏在边境交界处开设的贸易场所,称为____。宋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____。
27、小明在假期中进行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专题旅游。在旅游中小明对一些资料作了详细的记录,没想到笔记本不小心掉进了水中,一些重要的记录模糊了!你能否帮他补充完整,相信你一定行!
(1)小明来到当年官渡之战所在地,记下了曹操能统一北方的的原因之一“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 ”的有利地位”。
(2)在洛阳,小明感受到孝文帝把都城从________迁到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
(3)在山西大同,小明参观完著名的 石窟后,深深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而震撼!
(4)在南京,这个有六朝古都美誉的地方,小明知道除了南朝四个朝代外,还有______、____。
28、考古学者在洛阳发掘出夏朝都城遗址______________,这里出土了______________,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29、__________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争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30、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
31、
(1)( )颜真卿 A.《送子天王图》
(2)( )柳公权 B.《步辇图》
(3)( )阎立本 C.《玄秘塔碑》
(4)( )吴道子 D.《颜氏家庙碑》
32、历史并非枯燥的文字,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感知历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载体 | 案例 |
诗歌 | 杜甫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后人称他的诗为“( )”。 |
史著 | 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历史巨著_______记述了历代政治、军事等史实,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
绘画 | 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 )(朝代)都城东京的社会风俗,为后人提供丰富的资料。 |
杂剧 | 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 ),他的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作者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地鞭挞了黑暗势力。 |
3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841年,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带领亲信逃离镐京……
材料二:公元前209年,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他们当中的领队人……大家热烈响应,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
材料三:张角是一个伟大的组织者。他在平常的传教活动中,已经不动声色地把数十万徒众部署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有自己的首领,都归他指挥。三十六方的教众,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甲子”年有“大吉”到来,而最近的一个甲子年就是汉灵帝中平元年。
——江建忠《漫漫中兴路:公元8年至公元220年中国故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王朝的什么事件?
(2)阅读材料二,请说出这次农民起义的“领导人”都有谁?此次农民起义有何历史地位?这次起义曾经建立了什么政权?
(3)材料三与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次起义有关?这次起义有何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