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读下图,下列地形区与主要土地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内蒙古高原——林地

B.华北平原——旱地为主的耕地

C.大兴安岭——水田

D.长江中下游平原——草地

2、如图中A、B、C、D分别表示我国四种主要的可利用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类型C代表的是(     

A.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B.林地

C.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D.草地

3、一位英国游客在中国乘火车旅游后,感慨地说:“短短的十几天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能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最可能的月份是(     

A.1月

B.5月

C.7月

D.9月

【2】这位英国游客最可能感受到的是中国气候的(     

A.东西差异

B.南北差异

C.垂直变化差异

D.沿海与内陆的差异

4、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     

①青藏高原②内蒙古高原③塔里木盆地④准噶尔盆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一   B. 南海是我国的内海之一

C. 地跨寒、温、热三带   D.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6、读“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城市共同特点是雨热同期

B.广州气温年较差最大

C.年降水量最多的是武汉

D.四城市1月份普遍高温

7、我国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 )

A. 山地和高原   B. 盆地和高原   C. 平原和丘陵   D. 平原和盆地

8、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人口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广东

C.人口分布不均,平原丘陵人口多,高原山地人口少

D.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为界,东南人口稀疏,西北人口稠密

9、下列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A.四川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柴达木盆地

10、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3年11月在三亚举办,届时各省将派出代表参赛。读图“中国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海南省的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中纬度

B.位于北温带

C.东邻东海

D.北临琼州海峡

【2】三亚将以赛事为“媒”,打造“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其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海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便利②少数民族数最多,民族风情资源丰富

③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较强④跨寒、温、热三带,自然景观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图中表示傣族独特文化的是(     

         

A.那达慕节

B.长鼓舞

C.泼水节

D.冬不拉

11、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来形容东北地区,“白山”和“黑水”分别是指(  

A.长白山、鸭绿江

B.大兴安岭、松花江

C.小兴安岭、黑龙江

D.长白山、黑龙江

12、春节马上要来了,但是我国东北的天气太冷了,因此外出海南过年是很多人的选择,什么因素使他们选择海南过年(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海陆因素   D. 洋流因素

13、云南不会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海啸 B.地震 C.干旱 D.泥石流

14、秦岭—淮河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下列景观属于该线以北的是(  

A.漫山遍野荔枝林

B.甘蔗扯起青纱帐

C.椰林婆娑菠萝香

D.旱地麦浪大豆黄

15、一个地理兴趣小组的成员在乘火车完成区域地理考察后,感慨的说:“祖国真伟大,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能感受一年四季的变化。”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这个小组出发最可能的月份是( )

A.1月

B.5月

C.7月

D.10月

【2】这个小组乘坐的火车最有可能途经的铁路干线是( )

A.陇海——兰新线

B.宝成——成昆线

C.浙赣——湘黔线

D.京哈——京广线

16、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我国每年新增人口仍然很多,其根本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较高

B.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得不好

C.人口基数大

D.国家放宽计划生育政策

 

17、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甲、乙两区域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接近(     

A.400mm年降水量线

B.1月0℃等温线

C.人口地理分界线

D.季风与非季风区分界

18、导致我国降水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 )

A. 冬季风的影响   B. 夏季风的影响   C. 季风的影响   D. 纬度位置的影响

19、“碳中性”通过各种削减或吸纳措施,实现当年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为零。丹麦宣布到2025年,首都哥本哈根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性”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倡导“碳中性”利于(     

A.消除雾霾现象

B.修补臭氧空洞

C.防避沙尘侵扰

D.缓解“温室效应”

【2】要成为“碳中性”城市,哥本哈根市政府应采纳的措施包括(     

①倡导“绿色交通”,鼓励自行车出行   ②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③关闭所有工厂,减少碳排放   ④依靠科技,开发利用新能源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关于长江和黄河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 B.下游都出现“地上河

C.防洪是治理的首要任务 D.都有凌汛现象发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位于______ 大陆的东部,_______ 洋的西岸。

22、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缺水最为严重。

23、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   一线

 

24、请为下列货物的运输选择最合适的运输方式。

______①1000吨煤炭从大同运到秦皇岛 A.公路运输

______②300箱啤酒从酒厂运到市区   B.航空运输

______③5箱贵重药品从上海运输到乌鲁木齐   C.水路运输

______④200万吨海盐从天津运输到福州   D.铁路运输

25、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______。中国现已形成一个以________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

26、我国有______个省级行政区,面积最大的是______

27、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________,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了________等保护措施。

28、东北三省包括________省、________省和________省,位于我国的________部。人们常用“________”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东北三省气候________。降水集中在________,冬季________较多。东部的________________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的________是中俄两国的界河。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气候。

29、四大盆地各有怎样的特点?塔里木盆地(面积最 ,内部有我国最大的     沙漠)、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有“   ”之称)、四川盆地(物产  ,人口  ,有“  盆地”之称)

30、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及漫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均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区,区域A表示_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区,区域B表示_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

(2)区域A和B大致以________为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____℃等温线及年降水量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区域①为________林区,②为________林区。

(4)区域①的主要山脉有________________,区域②的主要山脉有________。因此从地形看,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而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5)说出漫画反映的问题,并为漫画命名。

(6)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7)近年来,我国为提高耕地质量,减轻耕地污染,实行耕地“减肥”运动,截至 2020 年底已经实现了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目标。请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献计献策。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

(1)长江上游地区宜重点开发的清洁能源是____。将该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长江下游地区的工程是____

(2)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原因是长江中下游____

(3)据图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

(4)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____

(5)结合《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邮票展示内容,列举一例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的产业____

32、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甲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地理位置优越,长江发达的干支流水系,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这里濒临________海和________海,通过海运连接的我国两大工业基地是________工业基地和________工业基地,还可以通过远洋航线连接世界各地。

(2)图中甲________(城市名称)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其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上海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这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     )。

A.带来污染,具有制约作用

B.提供大量自然资源

C.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D.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33、   读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纬度位置看,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①的简称是_________

(2)我国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我国最东端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与该省区相邻的国家是_________

(3)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中,河流②注入_________海;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_海。

(4)隔海相望的国家③是_________

(5)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

34、读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图一)和长江三角洲(图二)地区图

材料二:上图两个区域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这里高等院校林立,科研机构和人才众多,发展以高端制造、电子和信息类等产业为“龙头”的产业,辐射周边,带动了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据图一中信息,试分析该地区工业发达的原因____

(2)图二内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

(3)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因素是____

(4)中国华为、中兴等企业因制造不出高端芯片而被美国“卡脖子”,其主要原因是(     

A.企业的产品成本高

B.我国工业生产水平落后

C.我国工业原料缺乏

D.尖端高新技术不够突出

35、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并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读“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示意图”和“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____

(2)我国耕地所占比例____(大/小),这与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分不开的,请从地形特点的角度分析__________

(3)我国的耕地面积呈递减趋势,为此我国制定的基本国策是“____”。

(4)①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南热量充足,降水量大于____毫米,水热条件较好,因此,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