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读图,"我国部分省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有一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海陆位置明显与其他三个不同,该省级行政区域数码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与其简称对应错误的是(     

A.①—浙

B.②—川或蜀

C.③一晋

D.④一辽

2、(题文)我国江西庐山之所以成为夏季避暑胜地,是因为其

A. 纬度较高

B. 瀑布较多

C. 距海遥远

D. 海拔较高

3、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     

A.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B.降水不均匀

C.夏季高温多雨

D.冬季低温多雨

4、冬季,我国南北方温差大,除了纬度这一主导因素影响外,还与( )的影响有关

A.海陆位置

B.冬季风

C.地形

D.夏季风

5、下列地区雨季最长的是  

A. 华北平原     B. 海南

C. 漠河 D. 长江三角洲

 

6、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黄鹂

B.翠柳

C.千秋雪

D.万里船

7、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

A. 春季风的影响   B. 夏季风的影响

C. 秋季风的影响   D. 冬季风的影响

8、生活在世界屋脊上的少数民族的节日是(   )

A.古尔邦节 B.雪顿节

C.丰收节 D.那达慕会

9、北京的温度带与干湿分区分别是(     

A.亚热带   湿润区

B.暖温带   半湿润区

C.暖温带   湿润区

D.亚热带   半湿润区

10、北京发展目标不包括( )

A.世界城市

B.宜居城市

C.文化名城

D.最大都市

11、读下列四省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依次是(     

A.南宁、广州、武汉、沈阳

B.昆明、广州、武汉、哈尔滨

C.贵阳、福州、长沙、哈尔滨

D.昆明、南宁、广州、长春

【2】四个省区中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长江三角洲处于“弓箭型”格局的顶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江是箭

B.东部沿海地区是弓

C.长江三角洲是箭头

D.京沪线是弦

13、陕北靠山式窑洞在天然土壁内开凿修建,是当地的传统民居。下图为靠山式窑洞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靠山式窑洞(     

A.依山而建

B.屋顶坡度大

C.木质结构

D.底层架空

【2】该建筑特点反映了当地(     

A.冬暖夏凉

B.降水较少

C.土层较薄

D.森林茂密

【3】保护和利用传统民居的合理措施有(     

A.居民易地搬迁,发展特色旅游

B.恢复原貌,维持传统生活方式

C.保留民居特色,传承地域文化

D.大量改建,满足现代生活需要

14、下图是“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的内流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流区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

B.内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C.我国的河流以外流河为主。

【2】图中①是我们国家最大的内流河,它是(     

A.塔里木河

B.黄河

C.额尔齐斯河

【3】图中,我国第二长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A.②

B.③

C.④

15、下列物质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

B.淡水

C.土地

D.空气

16、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

A. 土地、淡水、铁矿石   B. 野生动物、草地、噪声

C. 石油、闪电、文具   D. 森林、电器、煤

 

17、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朝鲜族  

B.壮族  

C.蒙古族

D.回族

 

18、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曲中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这么一句歌词,这句歌词道出了长江的流向。导致长江形成这种流向的根本原因是( )

A.气候类型多样,降水总量丰富 B.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山地面积广大,平原面积较小

19、下列地形区中既位于中温带,又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云贵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东北平原

20、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省份属于图中区域的是(     

A.陕西省

B.西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2】图中①→②→③降水量逐渐减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位置

D.洋流因素

【3】图示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暖干

【4】图示区域主要的农业部门是(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的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大致以大兴安岭、   山脉、   山为界.

 

22、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其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省的________市﹣﹣云南省的________县一线,此线以东地区人口_______(“稠密”或“稀疏”)。

23、读下图,可知我国__________铁路网密集,__________铁路网稀疏。

24、交通运输业被比喻为经济发展的“______”;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是位于北京城区西北的_________

25、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城镇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1用无人机航拍a处,我们会发现这里(  )

①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②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③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④河网密布,水田成片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2该省级行政区域的城镇主要分布在( )

A. 河谷地带   B. 绿洲地带   C. 矿产地附近   D. 国界线附近

26、位于东北三省的____和乌苏里江是中俄两国的界河;____和图们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

27、填空题。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首先要考虑     的特点,还要充分考虑不断变化的     条件,走科技兴农之路,发展     农业.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从业人员中     所占比重大;二是成本中用于     的费用所占份额大;三是产品的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

 

28、我国冬季南北温差___________,夏季全国普遍__________

29、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地理要素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主要高原

________

青藏高原

________

________

 

 

30、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______,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______(填密集或稀疏)。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除了干旱和高寒地区,几乎遍及全国。《食物本草》中载:艾叶具有祛湿、散寒、驱邪毒等功效。我国民间自古就有食艾、悬艾、引艾、熏艾的习俗。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它们分别是A______地区,B______地区,C______地区,D______地区。根据艾草的生长习性,能够广泛生长的有____________地区(填字母)。

(2)“青团”如图所示,是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或者莲蓉等馅料制成的点心,已经成为一种网红食品。根据你的知识,青团应该是______(填字母)地区的传统食品,因为这里位于_______一线以_______(方向),大部分属于_______气候,是我国______(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耕地类型以______为主。

(3)每逢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前后,我国东部地区气温逐渐______,降水量逐渐_______,古人利用艾草的特殊功效将其悬于房前,可以起到_______(双项)的作用。

A.装饰房屋    B.驱除蚊虫    C.辟邪祈福

32、读“长江和黄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____山脉,图中城市①是____,它是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

(2)F____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治黄的关键性工程。

(3)黄河从地形区B____带走大量泥沙,使下游地区成为举世闻名的“____”。

(4)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山脉,注入____

(5)山脉H是____,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经过此地。

(6)位于G____水电站上游的长江三峡工程是世界上第一大的水电站,河流③是____江,是长江的最长支流。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10月23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在京成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调水,工程量小,但在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中线工程取水于丹江口水库,水质较好,但需开挖新的输水渠道,工程量大。西线方案水质最优,但地形复杂,工程量巨大。

(1)南水北调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____(填河流),此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____(时间或空间)分布不均问题。

(2)三条路线中成本最低的是____线。中线开挖渠道后可自流北上,由此判断该线路的地势特点是____(北高南低或北低南高)。

(3)请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列举一条节水措施____

(4)图示工业基地共同的发展优势有____,南水北调工程对A工业基地发展的意义有____

34、下图是“我国雨带推移规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图中黑色箭头代表的是______(冬季风/夏季风)。

(2)正常年份,华北平原雨季到来时,大致是______月,雨带在图中______位置。(C/D/E)

(3)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7月份持续一个月阴沉多雨天气,因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此时段被称作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出现时,雨带在图中______位置。(C/D/E)

(4)雨带如果推进比正常年份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______”现象。

35、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农业分布主要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格局,因而不同地区农业分布各具特色。

材料二:我国南北方耕地、水资源、人口对比图。

材料三:下图分别是1月平均气候分布图、干湿区图、土地资源利用分布图。

(1)我国1月0℃等温线穿过的地区大致与(山脉)和________(河流)重合,该界线是我国重要的分界线,根据以上材料说出4条该界线的地理意义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分析华北地区成为我国缺水的地区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