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竞衣胡服。”这反映了(     

A.文化趋同的倾向

B.三教合一的潮流

C.对西洋文化的模仿

D.民族交融的加强

2、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牧野大战               ②“烽火戏诸侯”             ③国人暴动                      ④周平王迁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3、中国著名导演蔡晶盛执导的历史剧《梦回唐朝》,在拍第十六集《八方来客》(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拟定了如下四个史实,请你帮他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经

B.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

C.文成公主入藏

D.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

4、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某工程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一工程是(     

A.灵渠

B.永济渠

C.大运河

D.都江堰

5、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你知道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蓝田人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6、汉高祖建立汉朝之后,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什么政策(       

A.重视文教

B.平抑物价

C.休养生息

D.实物代役

7、约公元前1300年,将都城迁到殷,使商朝的国力日益强盛的商王是( )

A.商汤 B.盘庚 C.商纣 D.武丁

8、以下选项中的发明创造中,传说是黄帝发明的是

A.制造船只 B.制作音律 C.创造文字 D.养蚕缫丝

9、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起义的主要原因是秦的暴政   B. 起义的地点是在大泽乡

C. 陈胜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统治   D.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10、五代十国时期,真正敌对的政权是少数,多数政权奉中原王朝为正朔(即正统),称臣纳贡。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进一步分裂的因素,增加了促进国家统一的因素。材料反映出(     

A.南方相对稳定

B.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已完成统一

C.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的出现

D.五代十国时期蕴含着统一的趋势

11、西周时期的“国人暴动”发生于哪一国君统治时期( )

A.周幽王

B.周文王

C.周厉王

D.周平王

12、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

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是(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13、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用贤臣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宋代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宋代:(   )

A. 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东南地区   B. 政治重心转移到东南

C. 南方是粮食的主要产地   D. 南方的资源丰富超过北方

15、中国古代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

 

16、杜甫写了一首题为《忆昔》的诗,内容如下: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据此判断,他称赞的时代属于(     

A.唐高祖统治期间

B.唐太宗统治期间

C.武则天统治期间

D.唐玄宗统治期间

17、夏桀和商纣王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们荒淫奢侈,残暴无道,强迫百姓无休止的服劳役,致使民怨沸腾,终至亡国。他们惨痛的教训说明(     

A.得民心者得天下

B.国君不能过富裕的生活

C.百姓不能服劳役

D.末代国君基本都是暴君

18、(见下图人物)与之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著有名著《缀术》 B.生活在南北朝时期

C.创制了《大明历》 D.算出圆周率为3.1416

19、“休养生息”一词出自唐代韩愈的《平淮西碑》。下列对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实行的目的是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B.是汉高祖实行的政策,在汉高祖死后废止

C.主要措施有重视农业,减轻赋税,免除徭役等

D.实行的结果是汉初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0、东汉后期领导黄巾军起义的人是(  

A.陈胜、吴广 B.刘邦 C.项羽 D.张角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_____”;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_____”。

22、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成就。

(1)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________

(2)战国后期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综合性水利枢纽:________

(3)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_______

(4)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________

(5)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南北朝科学家:________

24、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____。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其传到可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____》一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25、公元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________”,这一时期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________

26、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的抗元名将是_____

27、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________”;西晋时,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出现了“________”,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

28、“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候。”与这首明朝军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2)牧野之战后,建立西周,开始分封诸侯的国王是

(3)灭六国,建秦朝,实现中国历史首次大一统的皇帝是(原名)

30、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连线搭配

(1)

儒家   无为而治

法家   兼爱非攻

道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墨家   用“刑罚”统治

兵家   为政以德

(2)

问鼎中原   齐桓公

卧薪尝胆   楚庄王

尊王攘夷   赵括

纸上谈兵   孔子

因材施教   勾践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人物。

(1)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_______

(2)贞观时期因敢于直谏,被唐太宗喻为“镜子”的大臣:_______

(3)“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都与他有关,他也是北宋的建立者:_______

(4)唐朝诗坛名家辈出,享有“诗仙”美誉的人物:_______

(5)被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南宋抗金将领:_______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材料一:两汉时期,我国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残破荒凉的景象,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材料二:他立志继承父亲遗志撰写史书,因仗义执言被关入狱中,遭受酷刑,肉体和精神上遭到极大摧残,但他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发奋著述,用十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不朽的历史巨著。

材料三: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曾派使者出使,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开辟出一条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1)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们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这一时期的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2)中国的四大发明是重大科技成果,诞生于西汉的是哪项成果?东汉时,哪位历史人物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等植物纤维为原料,使这项成果的成本大大降低?

(3)材料二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不朽的历史著作是什么?这本史书的体例是什么?

(4)汉武帝派使者出使,开辟的这条商路,被称为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