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省份中水土流失较严重的是( )
A.江西 B.山西 C.黑龙江 D.西藏自治区
2、我国下列资源中居世界第六位的是( )
A. 领土面积 B. 耕地面积
C. 森林总面积 D. 矿产资源储量总值
3、我国的半球位置是( )
A.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4、新疆境内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 B.霍尔果斯 C.乌鲁木齐 D.喀什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降水夏多冬少,根本原因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B.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的问题
C.台风是深圳的主要气象灾害,对我们有害无益
D.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仍是世界“贫水国”之一
6、下列关于交通运输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交通运输业就是运送旅客
B.交通运输业就是运送货物
C.交通运输业起着联结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生产与消费的纽带作用
D.以上叙述都错误
7、李明乘火车外出旅游,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不得不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你认为此人的旅行路线可能是
A. 上海-北京 B. 杭州-昆明 C. 哈尔滨-广州 D. 济南-西安
8、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 ( )
A.北海、黄海、东海、南海
B.北海、东海、南海、西海
C.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D.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9、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风能
D.煤炭
10、小明同学暑假从长沙出发,乘坐沪昆高铁列车到贵州、云南游玩。他的旅游日记中写到:“来到贵州,发现这里有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很多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山寨村民,都从大山深处渐渐搬迁出来,把原来的山寨开发成旅游景点……贵州和云南真是凉爽呀!”下图示意沪昆高铁所经省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明乘坐高铁自东向西经过省份对应的简称分别是( )
A.湘、黔、鄂
B.湘、赣、浙
C.湘、渝、沪
D.湘、黔、滇
11、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台、粤、桂、滇
B.滇、粤、桂、台
C.滇、桂、台、粤
D.台、桂、粤、滇
12、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规律是( )
A.冬春多,夏秋少 B.夏秋多,冬春少
C.冬春多,夏秋也多 D.冬春少,夏秋也少
13、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属于建设用地的是( )
①城乡建设用地②农业用地③交通用地④工矿用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春联“林海雪原,沃野龙江麦浪滔”和“碧水蓝天,沙滩椰林稻花香”所反映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A.黑龙江、海南 B.辽宁省、江苏省 C.河南省、江西省 D.浙江省、台湾省
15、下列关于北京的职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政治中心
B.经济中心
C.文化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16、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强与各国、各地区的合作,这有利于( )
A.控制人口增长 B.开拓国际市场
C.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D.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17、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发达的工业基地是
A. 辽中南工业基地 B. 京津唐工业基地
C. 沪宁杭工业基地 D.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8、关于我国地形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B.地形复杂多样,使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受到限制,进而产生单一生活方式
C.山区面积广大,资源丰富,为农业、工业、旅游业提供有利条件
D.在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河流水位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19、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是 ( )
A. 窑洞 B. 竹楼 C. 蒙古包 D. 四合院
20、关于我国实施“三孩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增加劳动力储备②均衡人口分布③改善人口年龄结构④缓解人口老龄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气候对农业耕作制度的影响
①:在降水丰沛的地区,____决定农作物-年中可以播种的次数。
②:在降水少的地区,需要通过____发展种植业。此外,降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
22、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开发 | 河段 | 美称 | 治理 |
____ | 主要集中在____河段 | “水能宝库” | 上游: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的____,滩多流急。 治理:修建____工程从根本上上改善了川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从长江入海口直达重庆。 |
____ | 上、中、下游 ____以下,四季通航 | “黄金水道” | 中游: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的____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河道弯曲容易引发____。 人为原因: _______ 治理: __________ |
23、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为 _________,居世界第____位。
24、与我国陆上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缅甸。
25、我国共有__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______个省、_____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26、藏族人民多信仰 教,位于拉萨市的 是著名的宗教圣地.
27、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______显著。我们所在的地形区主要是_______气候(填气候类型)。
28、读下图的各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填表
29、读“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内海:①______②________邻国:③_________④________岛屿:⑤_________⑥__________
(2)请写出A所代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_______。
(3)请写出B所代表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_________。
30、填表
31、读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的植被景观是 ,乙处位于干湿地区中的 ;读图概括西北地区降水量自东向西的分布规律 。
(2)青藏地区图中A、B、C三条河流中代表长江的是 ,阴影部分是我国最大的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简要分析国家在此设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
(3)甲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与之相关的大型能源调配工程是 ,该工程的实施给甲地区带来的益处 。
(4)青藏地区图中①、②两地是著名的河谷农业区,其中②是 谷地,该地区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原因 (填数字代号)。
①光照充足
②热量充足
③气温低
④日较差大
⑤年较差小
(5)如果去乙图所示地区旅游,最好带上遮阳帽、防晒霜等物品的原因?
32、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1月初二年级开展了研学之旅,四条线路分别前往腾冲(25°N,98°E)、西双版纳(21°N,100°E)、广州(23°N,113°E)、深圳(22°N,114°E)四城市、天坑望远镜(26°N,107°E)这五个不同的地区,小苏选择了前往乙地,她的爸爸此时正在山西省甲地开会。图甲为中国区域图。
(1)甲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根据所给经纬度判断,图中_____地是天坑望远镜,位于_______省,简称_________。
(2)乙图 是沿甲地到乙地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剖面图是沿着______至______方向绘制的,依次穿过了_________、________两条长河。乙图 中①是______(山脉名称)),②是________(地形区名称)
(3)从甲地到丙地的年降水量变化特点是_______,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小苏为了准备此次考察,特意查询了乙地的自然环境特征,罗列了相关情况,请找出错误语句:_______(填写序号)
33、根据图中五个城市的位置和表格中相应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 | 1月平均气温(℃) | 7月平均 气温(℃) | 年降水量(mm) |
海口 | 17.1 | 28.4 | 1689.6 |
武汉 | 2.8 | 29 | 1260.1 |
北京 | ﹣4.7 | 26 | 682.9 |
海拉尔 | ﹣27.3 | 19.4 | 339.8 |
乌鲁木齐 | ﹣15.2 | 25.7 | 194.6 |
(1)通过阅读表格中的气候资料,从1月平均气温可以看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城市是 、 ;
(2)从7月平均气温可以看出,位于我国最北端的城市是 ;
(3)从年降水量上看,气候最干旱的城市是 .
(4)从以上资料可以得知: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南北气温差异 (大/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外, .
(5)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 。
34、读北方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平原广阔,耕地集中连片,由于降水偏少,耕地多为____(填耕地类型)。
(2)A地区气候冷湿,发育了肥沃的____色土壤,气温条件造成农作物熟制是____。
(3)①是____山脉,该山脉以东的B地区淡水资源不足,国家通过____工程将长江水引入该地区。
(4)C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堆积区,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汇入黄河,在黄河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____”。
35、长江三角洲是富有特色的地理区域。读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_____地区,濒临________(海)和东海。
(2)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分别是______省和_______省的名城。________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重要的_____________工业城市。
(3)长江三角洲属____________(气候类型),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4)长江对于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影响重大,请写出一条: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