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洋务运动在地方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奕䜣
D.张之洞
2、11月17日是农历十月初十,慈禧太后于1835年诞生。1895年她六十大寿,中国却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A.2100万两 B.2亿两 C.4.5亿两 D.9.8亿两
3、下表为1900—1921年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投资机器面粉厂概况,表中的变化主要是( )
| 1900—1913年 | 1914—1921年 | ||
设厂数 | 资本额(万元) | 设厂数 | 资本额(万元) | |
民族资本 | 58 | 912.7 | 98 | 2321.3 |
外国资本 | 49 | 1100.2 | 25 | 696.5 |
A.清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B.列强忙于战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洋务运动促使民族工业产生
D.民族工业彻底打败列强在华企业
4、1920年,先进的知识分子陆续创办了《劳动者》《劳动音》等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工人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这些刊物的创办( )
A.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C.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D.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
5、状元实业家张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业,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后来民国时期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亦想通过实业救国实现理想抱负。那么,张謇走上“实业救国”之路,创办下列什么企业
A.江南制造总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大生纱厂 D.湖北织布局
6、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是
A.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B.民族矛盾加深
C.宗教矛盾上升
D.广西连年自然灾害
7、某纪念网站的首页上写着:“八十五年前,一群男人来到中国广州,在一个小岛上面创办了一所军校。之后一群男人来到这所军校就读。老师和学生都有着最虔诚的理想有着最滚烫的热血,有着最无畏的精神,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改变当日中国任人宰割的命运。然后老师带着学生主演了今后几十年的中国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所军校”是指黄埔军校
B.“这所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是国民党人
C.“这所军校”培养的“革命军”后来进行了护国战争
D.“这所军校”培养的“革命军”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8、“这朝廷已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这里所说的现象应该发生在哪一事件之后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9、《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条款是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11、“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12、孙中山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以下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3、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的战斗英雄是( )
A.董存瑞
B.黄继光
C.邱少云
D.刘胡兰
14、“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反映了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独立自主
B.团结一致
C.共存共亡
D.“求同存异”
15、“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艘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
A.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 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16、1984年,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进行股份制改革
D.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17、“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武昌起义
B.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C. 黄埔军校创办
D. 五四运动
1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瓦窑堡会议的召开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
19、历史图片是一个时代特征的反映。下图所示历史事件标志着(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20、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培育籼型杂交水稻,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钱学森
D.屠呦呦
21、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述图中的人物是_____ ,他被誉为“_____”。
(2)形成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会议是_____。这次会议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上来,实行_____的伟大决策。
(3)我国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是深圳、_____、_____和厦门。
(4)在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他创造性地提出了“_____”的伟大构想。
(5)在_____会议上他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_____会议上把他的理论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22、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________,并建立________,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走向失败。
23、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写出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挺进的目的地的名称;
(2)在答题卷相应的答题线上写出图例的含义。
24、列举与下列“第一”有关的城市。
(1)横跨长江第一桥——_______________
(2)第一汽车制造厂——_______________
(3)第一机床厂——________________
25、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________,《北京条约》中,清政府割_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
26、中国近代史开始于 ___________年;“中国所说的统治是以国君统治百姓而已”这一现象结束于___________(需答具体事件)。
27、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________”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________爆发。
28、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___________;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___________。
29、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30、为了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维护共和制度,在孙中山等人号召下,1913年,发动________,1915年发起________。
31、回眸过去,我们硕果累累,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断探索,并在实践中找到了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60多年来,在新中国的各条战线上都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模范人物,请列举出共和国发展史上曾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至少三位),他们身上的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2)1980年,这里仅是3万多人的边陲小镇,此后它以罕有的建设速度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成为中国最令人瞩目的新生城市。这个“一夜崛起之城”指的是哪里?你认为他能够迅速崛起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至少答出2点)?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国实行了哪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
(4)实现现代化,关键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科技应该先发展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发展教育,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答出2点)?
32、中共七大上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共七大召开的意义是什么?
33、中国是如何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12月18日,是个特殊的日子,是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向“富起来”转变的关键时间节点,“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
——摘编自《习近平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
(1)材料一中“1978年12月18日,是个特殊的日子”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这个“关键时间节点”必将载入史册?
材料二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凤阳县小岗村考察时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标志。”……“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的主要做法。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和发展,改革开放也不可能取得重大成就并不断向纵深推进。
——摘编自《旗帜》
(3)根据材料三,分析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