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的比其他帝王墓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场败仗对中国最大的影响是(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

C.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D.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2、词汇变化反映时代变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时曾一次性增收了5000多个新词条,如市场经济、超市、电脑、绿色食品、下海等。本次修订可能发生在(       

A.1956年

B.1966年

C.1978年

D.1996年

3、辽宁舰航空母舰加入中国海军,中国人的航母梦实现了,海军力量加强。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  )

A. 北海舰队的建立   B. 东海舰队的建立

C. 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D. 南海舰队的建立

4、下图是1945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反应了下列哪个历史事件( )

A.渡江战役 B.挺进大别山

C.重庆谈判 D.三大战役

5、英国是近代侵略中国的急先锋,其根本原因是

A.虎门销烟对英国打击最为沉重

B.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C.有印度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

D.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是世界殖民霸主

6、下列有关辛亥革命伟大历史意义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C.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 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 实行公私合营

C. 组织生产合作社   D. 开展合作化运动

8、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B. 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

C. 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D. 都是为巩固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

9、五四运动期间,天津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工人罢工运动。天津总商会急电北京政府:“查栖息于津埠之劳动者数十万众,现已发生不稳之象,倘牵延不决,演成事实,其危厄之局,痛苦有过于罢市者,市面欲收拾而不能矣。”材料反映了(       

A.工人阶级有了革命政党领导

B.工人阶级的斗争效果显著

C.天津商人要求武力镇压工人

D.五四运动是由工人发起的

10、贴对联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习俗,不同时期的对联无不打上了那个时期的印记。以下对联能反映民国初期历史情景的是

A.“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B.“帝制休共和昙花一现,军阀乱民主风起云涌”

C.“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D.“并肩同步长征路,齐心共谱幸福歌”

11、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 其中“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指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2、下表是1926年6月~1927年6月中国农会组织情况表。农会人数变化是因为

A.广东地区造到西方列强侵略最严重

B.北伐战争期间国共两党进行社会动员

C.萍浏醴起义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D.国民党政府连续围剿农村革命根据地

13、下图来源于某画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图片,这是哪年的国庆日

A.1956年

B.1976年

C.1978年

D.1984年

14、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15、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火烧圆明园 D.鸦片战争

16、孙中山(1866 一1925年)在回忆录中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在“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A.发动广东沿海起义 B.成立中国同盟会

C.成立兴中会 D.支持变法改革

17、1900年前后,在清廷的默许下,义和团民大量涌入京津地区。义和团打的“旗号”是(     

A.自强求富

B.救亡图存

C.反清灭洋

D.扶清灭洋

18、爱国人士柳亚子写过这样的诗句:“中山卡尔(马克思主义)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在20世纪20年代,标志着“中山卡尔双源合”的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召开 B.国民党一大召开

C.黄埔军校创办 D.北伐战争开始

19、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土地改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A.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B.书写了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20、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完成统一

C.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抗美援朝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____(会议)上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2、最先吹响了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是_______;《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作者是_______

23、结果:中国军队经过拼死抵抗,击退日军,最后,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____,获得会战胜利。

 

24、_______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百日维新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________

25、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26、定都天京:1853年,攻占________,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27、洋务运动的中央代表是:__________________

 

28、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和天津的《国闻报》。《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邹容的《革命军》、_____的《猛回头》和《警示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29、《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割____________给英国;《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____________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30、1999年11月,_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西安事变是谁发动的?他们为什么要发动事变?事变结果怎样?有什么意义?

32、材料一: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

(1)开启“中国新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保卫新生的中国,1950年国家主席毛泽东在军事上做出了什么其大决定?

(2)开启中国“伟人转折”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历史性的会议,这次大会是什么?它确立了什么样的思想路线?

材料二: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3)“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去做?

33、从人治到法治、从神权到人权、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讲话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潮流。请回答:

(1)历史上最早的依法治国开始于哪个国家?标志是什么?

(2)历史上最早的民主政治的代表出自于哪个国家?代表性人物是谁?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其名称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开始学制度。枪快炮,同样的铁甲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学制度问题有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下

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历史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的对中国近代史产生的积极影响。

2)材料中说到学技术,学制度分别是指中国近代化起步阶段的哪些政治派别?

3)上述历史文件体现了中国近代史道路探索过程的什么主题?

4)回首近代史历程,你有何感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