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江南“鱼米之乡”与同纬度阿拉伯半岛相比未形成荒漠主要受惠于( )
A.地形复杂多样
B.领土东西跨度大
C.地势西高东低
D.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2、与香港相比,下列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先于香港回归祖国
B.面积较大
C.人口较多
D.博彩业发达
3、由于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人们的风俗习惯也就不同,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习惯,观察图中几组少数民族的活动。回答下列小题。
【1】以上四幅图中反映朝鲜族体育活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①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云南
D.贵州
4、古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了长江干流某河段的特点。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白帝城位于长江的( )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2】古诗句反映长江此河段当时( )
A.水量大
B.流速快
C.水位低
D.汛期长
【3】长江的航运价值大,主要体现在( )
①落差巨大,水能丰富②支流沟通南北,干流连接东西
③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④江阔水深,终年不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下列对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共同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料、燃料都不足
B.工业基地内都有经济特区城市
C.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D.都能实现江海联运
6、下列地理界线,与秦岭—淮河一线大体一致的是( )
①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④1月份0℃等温线⑤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7、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地方在城市周边粮食种植面积减少,蔬菜、乳肉、禽蛋产量增加的原因是( )
A.地形因素
B.气候条件
C.人口减少
D.市场需求
8、下列搭配组合正确是( )
A.东北平原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B.华北平原作物熟制——两年三熟
C.亚热带水果——苹果、香蕉
D.藏族——丰收节
9、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气温最高出现在( )
A、1月 B、5月 C、7月 D、9月
10、小白想用最省时的方式从哈尔滨返回广州,他需要乘坐( )
A.火车
B.汽车
C.轮船
D.飞机
11、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中游水土保持 B.下游加固河堤 C.上游兴修大型水库 D.中下游疏通河道
12、现在很多中学音乐、美术等课本都循环使用,这对以下资源有直接保护的是 ( )
A. 煤炭资源 B. 森林资源 C. 土地资源 D. 石油资源
13、北回归线从东向西依次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 )
A.广东、广西、海南、云南
B.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台湾、福建、广东、广西
D.云南、广西、广东、福建
14、目前我国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
A.95% B.92%
C.93% D.94%
15、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从西向东减少
B.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北方多,南方少
【2】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农业为畜牧业
B.乙地多洪涝灾害
C.丙地位于多水带
D.丁地以旱地为主
【3】下列做法符合节水行动的是(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③推广节水器具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3 年 10月, 第三届“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凸显大国担当。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一带一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充分说明了我国( )
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B.领土的最西端延伸至欧洲
C.东西、南北跨度很大
D.处在大陆与大洋结合部,海陆兼备
【2】下列对我国“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优越性分析,正确的是( )
A.东部临海, 气候海洋性特征强,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B.西部深入大陆内部,邻国众多,便于发展边境贸易
C.地跨寒、温、热三带, 气候差异大,有丰富的物产出口
D.海域辽阔,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沿海城市污水排放
17、世界上石油储量和产量最丰富的地区是:
A.东南亚 B.西亚 C.非洲 D.北美洲
18、形成我国糖料作物“南(甘)蔗北(甜)菜”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土壤 C. 热量 D. 降水
19、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A. 台湾岛 B. 海南岛
C. 崇明岛 D. 钓鱼岛
20、“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我国河流大多数直接或间接的流入(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______万平方千米,陆上国界线长达_______千米,与_____个国家相邻。
22、大陆漂移学说提出若干年后,其他学者用 的方法进行研究,证实了魏格纳的观点。
23、从利用上看,土地资源属于_______资源。
24、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填写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代表性的地理事物。
25、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一线。
26、四大高原各有怎样的地表特点?青藏高原(我国最 、世界最 的大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
27、选择合适运输方式
(1)新疆的天然气供应上海________
(2)北京一箱急救药品运到昆明________
(3)一批由俄罗斯进口的木材由满洲里运到天津________
(4)从武汉到九江旅游,欣赏长江风光________
(5)在秦皇岛港将煤运到广州________
(6)从青岛运一吨海鲜到济南________
28、读“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数字代表的大洲名称:②_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⑥__________。
(2)字母代表的大洋名称: 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
(3)七大洲中,_______洲(写数字)跨经度最广;四大洋中,_______洋(写字母)纬度最高
(4)⑥⑦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②③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
29、我国最大的东北平原实际上是由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_______平原构成。
30、我国水资源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季______、冬春季______。
31、读长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A______________山脉,注入B___________海。
(2)上中游界线C__________。
(3)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其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____(填“上游”或“下游”)
(4)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D______________。
(5)长江最长支流E_________;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F___________。
32、读“北方地区图”和“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形区甲、乙、丙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____,甲和乙的分界山脉A是____。
(2)根据图中气候资料图,济南的气候特征冬季____,夏季____。
(3)甲地区(以济南为例)春季气温回升____(填“快”或“慢”),降水少,蒸发旺盛,易发生____(填自然灾害名称);请列举应对这种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____。(写出一点即可)
3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河北省省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地区在土地利用方面应注意的主要环境问题∶___、___。
(3)②城区发展的两种工业部门;___、___。
(4)③地区适宜种植的两种粮食作物∶____。
(5)图中地区对外交往的两种交通运输方式∶_______。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土疏松,多孔隙,易于耕种,肥力优渥,但垂直节理发育,易渗水,且有许多可溶性物质,很容易被流水侵蚀成沟谷,也易造成沉陷和崩塌。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人口急剧增加,粮食需求增大,人们过度开垦耕地,植被遭受破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地肥力衰退、水土流失、洪水和干旱愈加频发,造成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
材料三:下图分别为“黄河流域示意图”和“黄河部分河段泥沙含量示意图”。
(1)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可知,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填该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的________(填城市名称)。
(2)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发源于我国的第______级阶梯,向东流入______海,属于_______(外流/内流)河。
(3)从图中可知,黄河含沙量在黄河流经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时显著增加,请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河中游含沙量增加的原因。
(4)黄河中游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给沿河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请发挥所学知识,谈谈如何防治水土流失,改善黄河生态?
35、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是_____工业基地(填名称)。
(2)②是_____工业基地(填名称);有我国首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_____。
(3)③是_____工业基地(填名称)。
(4)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点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