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改进了造纸术的是:(   )

A. 郦道元   B. 顾恺之   C. 蔡伦   D. 范缜

2、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

A.废除了贵族特权

B.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分封制遭到破坏

D.打破了禅让制的秩序

3、比较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③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④都城建在长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历史上曾有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三武灭佛”的故事,造成佛教与世俗政权严重对立的主要原因是

A. 佛教传播危及儒学正统习俗

B. 佛教成为农民起义暴动的思想武器

C. 佛教与世俗政权争夺经济利益

D. 佛教教义不符合中国传统习俗

5、明朝中期倭寇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下列关于倭寇和倭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倭寇是海盗武装集团 B.倭患发生于江苏、山东一带

C.明朝对倭患听之任之 D.郑成功是著名的抗倭爱国将领

6、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科学家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刘徽 D.胡昭

7、冠军的典故源自霍去病。十七岁时,他在反击匈奴的战斗中勇冠全军,被封为冠军侯。给他这一封号的是

A.齐桓公 B.孝文帝

C.晋文公 D.汉武帝

8、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的农民起义军首领是

A.张角

B.张陵

C.陈胜

D.吴广

9、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人类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下列各项属于儒家学派治国主张的是( )

A.“兼爱非攻”

B.“法治”

C.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D.“为政以德”,以德治国

10、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第十集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鼎中的王者……封印着商代密码与故事的国之重器。铸造这件832.84公斤的青铜器,前后各道工序均需大量熟练工人协作配合。”这件青铜器是(       

A.

B.

C.

D.

11、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青铜立人像   D. 毛公鼎

 

12、史料中记载:“监禄秦将,凿通湘水离(漓)水之渠。”这里的“渠”指的是

A.郑国渠

B.秦渠

C.灵渠

D.京杭大运河

13、《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的时代开始于

A.秦朝

B.周朝

C.商朝

D.夏朝

14、假如要考订中草药曼陀罗花的麻醉效用,应查阅的古代医书是   (   )

A. 《伤寒杂病论》   B. 《千金方》   C. 《本草纲目》   D. 《农政全书》

 

15、从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择洞而居到半坡、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在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变中起决定因素的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16、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1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描绘秦王

A.灭六国,统一全国

B.自称皇帝,君临天下

C.焚书坑儒,思想专制

D.法律严苛,实行暴政

1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者是

A.齐桓公

B.周武王

C.炎帝

D.嬴政

19、历史解释是在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618年,李渊称帝,建立了唐朝

B.唐玄宗在位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C.唐末,黄巢领导起义军攻入长安

D.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唐朝灭亡

20、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大分裂、大动荡、大演变、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可以概括为“乱”和“变”。这里“变”的本质应该是(     

A.农业生产发展

B.争霸战争频繁

C.社会制度变革

D.人民不断起义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宋真宗时,辽与北宋在澶州之战后议和,史称“____”。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统率岳家军在____大败金军,并乘胜追击。

22、根据课本知识完成以下空格:

朝代名称

都城

建立者

灭亡者

夏朝

阳城

_____

_____

商朝

_____

_____

_____

西周

_____

_____

_____

秦朝

_____

_____

_____

 

 

23、夏、商、周的建立,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这一时期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夏、商、周的更替,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就相关知识,完成表格

朝代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亡国之君

古代文明成就(列举两项)

 

 

 

 

 

 

 

 

 

 

 

 

 

 

 

 

24、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_____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建造了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______”。

25、___________、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26、7世纪前期,唐太宗将_______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到了8世纪初,唐朝又将_______公主嫁到吐蕃,使得唐蕃和同为一家

 

27、宋辽签订“_______”后,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28、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是

29、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总结性药物学著作是(_____

30、______族的阿保机建立辽国;_________族的元昊建立西夏。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将百家争鸣的内容填入下面的空格内(要求将字母填在对应的格子里)

A.墨子          B.韩非          C.孟子          D.庄子            E.“兼爱”“非攻”   

F.“民贵君轻”     G.“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H.“无为而治”

     

     

     

     

     

思想家

①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

     

⑤_____

⑥______

⑦______

⑧______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请你写出战国时期著名战役三个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创立什么学派?图二人物的学说集中在哪本书中?图二人物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图三人物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对于各国相争的局面,他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

(3)战国时期各学派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形成了什么局面?

(4)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