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台湾府的设置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B.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

C.清朝在西北设置伊犁将军

D.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2、常言道:故土难离,曾经将商朝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A.商汤

B.商纣

C.盘庚

D.周武王

3、根据表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王朝

疆域

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今河南全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陕西东部地区

西周

今河南、河北、山东全部、陕西大部、南到长江下游地区

A.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疆域在不断扩大

B.夏、商、周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国家

C.河南和山西是中国古代最发达的地区

D.夏、商、周维持统治的时间越来越长

4、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下边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依次是( )

A.象形、指示、会意

B.象形、会意、指示

C.会意、指示、象形

D.指示、会意、象形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右图所示文物透露出来的相关历史信息是( )

A.原始居民的生活

B.夏朝的社会状况

C.商周的青铜文明

D.春秋战国的纷争

6、明清时期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小说,众多情节描写深入人心,下列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A.火烧赤壁—《三国演义》

B.黛玉葬花—《西游记》

C.景阳岗打虎——《水浒传》

D.刘姥姥进大观院——《红楼梦》

7、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半坡遗址

②元谋人

③北京人

④河姆渡遗址

A. ②③①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③④① D. ④①②③

8、现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把中国人居住的地方称为唐人街,最主要的原因

A.唐朝对外政策开明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各国把唐看成是中国的象征.

C.唐朝时我国很多人出国定居

D.唐朝时大批外商来经商

 

9、战国时期和春秋时期相比

A. 周天子的地位比过去有所提高

B. 诸候国数量增加

C. 各国间的战争更加频繁

D. 霸主出现的更多

10、创作下图漫画作品所依据的历史素材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1、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 )

A.东晋——前秦 B.西晋——东晋 C.前秦——西晋 D.前秦——北魏

12、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从根本意义上说,牛耕的使用意义在于( )

A.促进农业深耕细作

B.为开发山林创造条件

C.促进社会转型

D.扩大了耕地面积

13、汉武帝为了削弱诸侯王权力,实施什么措施?(

A.设立三公 B.郡县制度 C.推恩令 D.焚书坑儒

14、“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描述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楚汉战争

15、《史记》记载,汉文帝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2021年发现的陕西江村大墓即汉文帝霸陵,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陶器。这表明(     

①考古发现能够佐证文献记载        ②《史记》所有记载都真实可信

③汉文帝提倡节俭                           ④汉文帝重视“以德化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有关西域都护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班超经营西域后设立   B. 管理西域事务

C. 西域正式归附中央政权的开始   D. 标志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7、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博物馆承办的“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于2019118日在深圳博物馆展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商周时期,我国青铜文明发展到极高水平。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妇好鸮尊

B.子龙鼎

C.西周毛公鼎

D.司母戊鼎

【2】本次展览的国宝子龙鼎造型雄伟,纹饰精细优美,是商末周初已知的最大圆鼎。它与著名的国宝司母戊方鼎一方一圆,合称商代重器双璧。它们都属于(     

A.酒器

B.食器

C.乐器

D.礼器

18、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犹行秦法政。”“秦法政”不包括

A.中央集权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

D.分封制

19、“揭竿而起”这个成语出自于《过秦论》,它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该起义的发起者是

A.陈胜、吴广

B.陈胜、刘邦

C.吴广、项羽

D.刘邦、项羽

20、《水浒寻宋》中记载:瓦肆早的五更头回就上演“小杂剧”,迟来的就看不到;不论风雨寒暑,勾栏里看客之多,日日如此;“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据此可知(     

A.唐朝长安的繁荣

B.元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C.宋朝市民生活的丰富

D.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________”;清代曹雪芹的《________》,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

22、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辉煌灿烂,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人物。

(1)他的画注重线条的变化,人称“吴带当风,被誉为“画圣”。他是   

(2)他的诗歌大量歌颂了祖国山河的壮美,他享有“诗仙”的美誉。他是   

(3)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他是   

(4)他的作品《红楼梦》是清代艺术成就最高的小说。他是   

23、约公元前2070年,部落联盟首领 _________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夏朝;启继承父位,标志着 _________ 代替了禅让制。

24、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开写意画先河的是  

 

25、下图东起鸭绿江,西至__________

26、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唐朝农民创制的新型农业灌溉工具是______。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水稻优良品种______,提高了粮食产量。

27、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在数学方面,他把______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2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南宋一位抗元英雄的豪迈慷慨之作,他是____

29、宋代时期,书画名家群星璀璨,艺术成就异彩纷呈。其中,大画家   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苏轼、   、米芾、蔡襄,书法精妙,各具特色,人称宋四家

 

30、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闻名中外的_____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明朝时期,景德镇生产的___________,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

(1)退避三舍

(2)纸上谈兵

(3)围魏救赵

(4)卧薪尝胆

(5)烽火戏诸侯

a.周幽王

b.孙膑与庞涓

c.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d.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

e.晋楚争霸时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请根据下列描述写出相关的史实

(1)传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用疏导方法治水的是:

(2)酒池肉林这个成语典故描述的暴君是:

(3)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4)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至: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7)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

(8)“六朝古都”,南朝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9)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人称“书圣”:

(10)“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描述的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至南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1) 观察材料一, 唐朝中期至南宋南方户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变化对南方经济的发展起到的作用。

材料二

冰裂纹瓷器与宋代海船

宋代海外贸易图

交子拓片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

材料三 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他们可以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消遣,……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更受市民的欢迎。于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名称,写出一位宋代著名词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