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唐朝的僧人②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做出重大贡献③西行求取佛法④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2、《魏书》中记载:“(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     

A.禁用鲜卑语、使用汉语

B.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C.改鲜卑姓为汉姓

D.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3、下例图文材料体现在时代特征是(     

   

完顔—王

蒲查—李

兀颜—朱

女真改汉姓

A.大动荡和大变革时代

B.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4、“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与华夏族形成有关的人物有(     

①炎帝②尧③启④黄帝⑤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④⑤

5、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主要依据。下列可以用于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是(     

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B.青铜爵

C.刻有文字的甲骨

D.战国铜壶

6、下图描绘了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情景。该作品(     

A.反映了中外之间的交流频繁

B.准确还原了真实的历史场景

C.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原政权

D.具有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7、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作者是

A. 司马光   B. 司马迁   C. 班超   D. 班固

8、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     

A.黄河中游

B.珠江三角洲

C.长江中下游

D.辽河流域

9、东汉初期,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一局面被称为(       

A.光武中兴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贞观之治

10、杜甫有一句诗“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描述的工具如图,使用它的好处是(     

①节能环保   ②不限地域   ③提高效率   ④节省人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南北朝时期,在黄河流域出现了“汉人胡食”——乳酪,胡饼,少数民族炮、炙等烹饪方法被中原汉族广为接受;“胡人汉服”——少数民族区域盛行汉式风韵的广袖、大口裤服饰。这一现象的出现(     

A.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B.影响了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

C.是民族交融的体现

D.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12、寒假期间,杨军实地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下面是他拍下的一张照片,据此推断这个遗址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13、中国青铜铸造的鼎盛时期是( )

A.原始社会末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14、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动荡时代人民的苦难,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颜真卿

15、“唯殷先人,有典有册”,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A.夏朝开始 B.商朝开始 C.西周开始 D.东周开始

16、下列关于《史记》和《资治通鉴》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部史书都是通史  ②两部史书都完整地描述了秦朝时期的历史

③《史记》是纪传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  ④两部史书的共同特点是史料详实,文笔生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 (  )

①交子   ②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③瓦舍   ④街道旁有酒店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④

 

18、下图是某班学生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1.收复建康

2.取得郾城大捷

3.“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

19、中国最早栽培粟的地方是(     

A.东北地区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沿海地区

20、下图是1974年陕西农民在临潼打井时发现了一个陶俑。经过几年的发掘,这里成为20世纪最重大,也是最激动人心的考古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该遗址是

A.河姆渡遗址

B.阿房宫遗址

C.敦煌莫高窟

D.秦始皇陵兵马俑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4年,_______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爆发了。腐朽的东汉政府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

22、__________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争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23、三国之一的蜀汉是三国之中历时最短的政权,它的都城建在今四川成都,该政权的建立者是( )

24、周口店________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________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25、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使用___________石器为主的时代叫旧石器时代,使用___________石器为主的时代叫新石器时代。

 

26、_______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_______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27、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________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________

2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___;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__

29、中国书法历史悠久,请根据描述写出下列内容

1)商周时期出现的____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2)秦始皇为消除文字差异,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3____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工艺。

4)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____,被后人为“书圣”

30、______族的阿保机建立辽国;_________族的元昊建立西夏。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列举出西汉和东汉的都城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材料三: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四: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哪一阶级的什么愿望?材料中描述的理想社会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一法律文件?谁颁布的?该法律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

(3)材料三的宣言是在什么运动中提出的?依据材料三指出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这场运动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共的诞生有哪些影响?

(4)材料四的纲领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制定的?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