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人类与动物的依据是看其会不会
A.制造工具
B.使用火
C.直立行走
D.劳动
2、他以勃兴的武力迫降畏兀儿、灭亡西辽、臣服西夏、击败金朝,扫除各族间的强界,为后来建立远盛于汉唐的大一统局面准备了一定的条件。他是( )
A.阿骨打
B.铁木真
C.忽必烈
D.朱元璋
3、请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这幅漫画的主要寓意是
A.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建立了
B.中央集权制度从此建立起来了
C.王位世袭制从此代替了禅让制
D.夏朝建立以后开始实行分封制
4、唐朝的建立者是 ( )
A. 唐太宗 B. 唐高祖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5、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余各以次受封。材料反映的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6、后人称“宋朝是文人的乐园”,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国”,尊孔崇儒,这体现了宋朝统治者( )
A.重文轻武
B.改革科举制度
C.削弱相权
D.实行“推恩令”
7、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这说明当时北京人会( )
A.使用火
B.种植粟
C.烧制陶器
D.建造房屋
8、“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句谚语来源于道教的传说,道教兴起于
A.春秋时期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9、“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这段话描绘的情景发生在
A. 汉高祖后期
B. 汉文帝时期
C. 汉景帝时期
D. 汉武帝时期
10、商朝多次迁都的原因是
①政治动乱
②奴隶起义
③遭遇水患
④外族入侵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11、成语“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卧薪尝胆”与中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的史实有关?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南北朝时期
12、中国古代把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的社会称为太平盛世,也就是治世。这段文字描述的是治世( )
A.出现的原因
B.主要的过程
C.基本的含义
D.涉及的帝王
13、魏源《拟进呈元史新编序》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材料内容说明元朝( )
①疆域广阔 ②国力强盛 ③兵力强大 ④民族众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去夷洲,这里的夷洲是指今天的
A. 台湾 B. 钓鱼岛 C. 厦门 D. 青岛
15、在中国大运河“申遗”过程中,杭州共有5条运河故道和6个点段获得成功。这些遗迹曾属于隋朝大运河四段中的
A. 永济渠
B. 通济渠
C. 邗沟
D. 江南河
16、“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五霸”的首霸是
A. 越王勾践
B. 楚庄王
C. 晋文公
D. 齐桓公
17、1973年,在威海市发现了一个秦代铁权(见下图),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指隗状)、绾(指王绾),法度量则不壹(统一),嫌疑者皆明壹之。”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①统一了六国
②确立了皇帝称号
③统一了度量衡
④开凿了灵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说:“那位令人惊异的领袖(成吉思汗)的成功,使历史上大多数指挥官的成就黯然失色。”麦克阿瑟所说的这位英雄人物的主要功绩是( )
A.建立元朝,完成国家统一
B.起兵抗辽,建立金政权
C.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D.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19、中国古代史上结束长期分裂状态,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有( )
(1)秦朝 (2)西晋 (3)前秦 (4)北魏
A.(1)(3) B.(2)(4) C.(1)(2) D.(3)(4)
20、史书真实客观记录历史事件,方便后人查阅历史。下列史实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可以同时查到的是( )
A.贞观之治
B.张骞出使西域
C.澶渊之盟
D.八股取士
21、古代的许多著名的战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提示信息归纳重要战役。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力量灭亡商朝的战役:___________;
(2)秦末农民起义中,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击败秦军主力的战役:___________;
(3)东汉末年,曹操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___________;
(4)巧用火攻,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基础的战役:___________;
(5)“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的战役:___________。
22、《宋史·高宗本纪》记载:“是月……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该段史料记载的是( )
A. 宋元和议 B. 宋辽和议 C. 宋夏和议 D. 宋金和议
23、使宋辽双方各守边界,保持了100多年和平的和议 。
24、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人是______。
(2)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______主持修建的。
(3)为沟通中外文明,开辟“丝绸之路”的人是______。
26、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____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7、由于______、_______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_____,相互展开激烈的争斗。当时,________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以“____________”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_____和______也先后北上争霸。
28、元朝在中国历史上首次设置管理台湾地区的行政机构_________;西藏成为我国的正式行政区,开始于___________(朝代)
29、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
A. 王仙芝、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 B. 朱人忠兼并了北方割据势力
C. 朱全忠建立后梁 D. 安史之乱的发生
30、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的割据太原
的 ,史称“五代十国”。
31、
1、秦国赵国 A:牧野之战
2、武王伐纣 B:长平之战
3、前221年 C:周武王
4、前1046年 D:秦始皇
5、前2070年 F:禹
32、列举辽,北宋,西夏,的建立者及民族分别是什么?
3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促进了私田的发展,同时也为手工业提供了锐利的工具。牛耕渐趋普遍起来,牛耕技术的发展,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春秋后期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A、B是哪一诸侯国。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一诸侯国?
材料三:“商君治秦,……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3)材料中“商君治秦”指的是那一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秦朝建立后,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四:秦将司马错认为“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强调巴、蜀在统一中国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李冰为蜀郡太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
(4)李冰为根治水患,发展川西农业,修建哪一水利工程?列举这一水利工程有哪些功能?
(5)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