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根据现有的历史考证,下面四种文字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2、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美誉的是

A.四羊方尊

B.毛公鼎

C.青铜人像

D.司母戊鼎

3、“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中国古代哪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两汉绿林赤眉起义

D.东汉黄巾起义

4、某同学依据朝代更迭示意图(如:下图)概括时代特征。这一阶段的时代特征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5、19世纪,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有六个。这个现象说明(  )

A. 唐朝农业非常发达   B. 明清时期商业发达

C. 元朝民族进一步融合   D. 北宋时期对外贸易发达

 

6、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7、宋代《萍洲可谈》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由此可知,宋代指南针用于航海的用途是

A.辨明方位

B.探知潮汛

C.记录时间

D.观测气象

8、掌握关键词是我们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学习“楚汉之争”选取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张楚”政权 B.西楚霸王、垓下之战

C.大泽乡起义、垓下之战 D.“张楚政权”、争夺帝位

9、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育在我国民间发展的教育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董仲舒

10、封建社会里,汉族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一般称为皇帝,少数民族则另有称呼。其中,突厥人的首领被称为(     

A.单于

B.可汗

C.赞普

D.头人

11、蒙古族的史学巨著《蒙古秘史》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天空在旋转,都落在征战,老百姓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结束这一局面的历史事件是

A.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

B.忽必烈建立元朝

C.元灭南宋,统一全国

D.蒙古灭西夏和金

12、唐太宗时期,敢于直言,被皇帝称为是“一面镜子”的大臣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13、1851年,咸丰帝以“畏缩无能,纵贼养患”为由革去广西提督闵正凤的职,调湖南提督向荣充任其职;再以“庸懦无能,因循畏葸”为名革去广西巡抚郑祖琛的职。闵正凤和郑祖琛被革职主要是因为(       

A.任由鸦片大量输入中国

B.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革命党人发动广西起义

D.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14、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朝的建立者是(     

A.刘秀

B.刘邦

C.刘备

D.刘彻

15、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A. 提倡节俭

B. 严惩贪官污吏

C. 善于纳谏

D. 重视农业生产

16、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从北往南运动的物体会向右偏移,都江堰的主体工程体现了这一原理,并借助地势和弯道来排沙和泄洪。这说明都江堰(       

A.同时具备防洪和灌溉的功能

B.是世界最早大型水利工程

C.体现了中国先民高超的智慧

D.完全迁就于自然地势因素

17、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18、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进行了一场决战,一举歼灭集军主力,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该战役是(     

A.楚汉之争

B.巨鹿之战

C.长平之战

D.赤壁之战

19、“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宋代

A.都市生活的繁华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交子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0、卧薪尝胆有关是哪一历史人物?

A.齐桓公 B.楚庄王 C.越王勾践 D.晋文公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________

22、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___

23、_________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_________的政策。

24、汉高祖采取的措施

①下令“______________”,让士兵_________________;(解甲归田)

②将奴婢释放为___________,以增加_________________。(释奴为民)

③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赋税,相应地减免___________。(轻徭薄赋)

25、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政权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君主____

26、宋朝的国策是______________

 

27、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___________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_____________

28、________时期的人们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_。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由此开始。

西周青铜器毛公鼎内刻有近500个文字,这种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做“________

29、明朝时的科技巨著_____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代表作是汤显祖的___________

30、新文化运动的两大阵地是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清朝前期为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将方位与措施对应连线:

东北                       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

东南                       平定葛尔丹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西北                       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西南                       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1)今天的台湾,隋朝时称之为:——

(2)北宋时与辽、西夏边界开设的贸易场所,称为:——

(3)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4)“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5)“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反映了一位将领——

(6)“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歌曲《戏说脸谱》所唱的是被称为我国“国粹”的一种戏曲,它是:——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王先后灭掉六国,完成了国家统一,秦国能完成统一大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分别体现了秦始皇大力推行的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两项措施分别有何历史意义?

(3)根据所学知识把下列图三框架补充完整。

A   ,B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