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史学家认为“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
A. 创立拜上帝会 B.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制定《资政新篇》 D. 定都天京
2、“这些军政官员深知中国国力衰弱,为了振兴中国,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开始创办民用工业”。其中比较典型的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3、1900年7月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登载了题为《没有开化的中国佬》和《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1900年英国人认为中国要崩溃了的主要依据是
A. 英军占领了香港岛
B. 日本打败了中国的北洋舰队
C. 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
D.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4、“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句诗一直鼓舞着深圳人民。1992年,为深圳“扶摇直上”再添动力的是 ( )
A.实行“一五”计划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建立经济特区 D.发表“南方谈话”
5、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下面作者与作品搭配准确的是
A.徐悲鸿——《愚公移山》
B.齐白石一一《田横五百士》
C.茅盾——《狂人日记》
D.冼星海——《毕业歌》
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我们将……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
A. 互不侵犯 B. 平等互惠 C. 和平共处 D. 求同存异
7、洋务运动兴起的主要目的是
A.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C.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以抵御侵略
D.兴办新式学校,培养人才
8、梁启超在回忆19世纪80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人类”,而到了19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人人竞言西学”的局面。材料中对于西学态度发生如此大的转变,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 )
A.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
B.自强求富观念的推广
C.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D.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9、如图为清末革命家谢攒泰(1871—1938)于1898年7月以浸画为武器,写下的时代最强音——《时局图》,该图在当时的寓意是
A.表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
B.表明当时中国清政府与西方各国和谐相处
C.表明当时中国自然环境良好一片欣欣向荣
D.表明当时谢缵泰的绘画水平已经独领风骚
10、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下列属于“最可爱的人”的是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邓稼先
④雷锋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1、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变法图强”再到“三民主义”,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基于( )
A.“中体西用”的实践
B.思想解放的不断推动
C.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D.资产阶级的不断壮大
12、经过十几年的对外开放,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浦东属于沿海开放城市
B.海南是最大、最早的经济特区
C.昆明是内地对外开放的代表
D.连云港是沿江城市开放的典型
13、1980年,深圳正式被中央宣布为经济特区,深圳最吸引眼球的产业巨头腾讯和华为,这两家公司毫无疑问是国内行业的标杆。下列不属于我国首批经济特区的是
A.深圳
B.珠海
C.广州
D.厦门
14、七七事变后,骄横的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其中“武汉会战”的作用是( )
A.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B.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C.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D.提高了八路军和共产党的威望
15、“海峡光缆1号”的建成是两岸“三通”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这预示着两岸关系又迈进了一步。以下关于两岸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C.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根本的前提是坚持国共两党平等对话
D.经过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16、新华社文章《在历史关节点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开天辟地’‘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钟山风雨’五个关键阶段。”其中“星火燎原”是指(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中共七大的召开
D.渡江战役
17、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图中其革命活动和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8、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经济建设的完成
19、张艳同学是在去年的“青年节”那天光荣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你知道“青年节”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吗?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0、十八大后,党和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上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等口号。这些口号体现了哪一理念( )
A.创新
B.绿色
C.开放
D.协调
2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________三个阶段,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22、请写出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知识。
(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 ______ 》。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并放火烧毁的皇家园林是 ______ 。
(3)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______ 。
(4)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约:《 ______ 》。
(5)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场胜利是 ______ 。
(6)解放战争中,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是 ______ 。
23、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为自强求富开展的自救运动是________。黄海海战中,________驾“致远”撞向“吉野”,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
2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的全称是什么?________
25、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大会上____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领导工人运动。____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26、在抗日战争中打破日本企图3个月内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是_______;在解放战争中,用手推车推出来的战役并解放长江中下游的战役是_______。
27、天京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最终未能解除威胁;1864年夏,________病逝,湘军冲入城内。________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28、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____________________》,轰轰烈烈的______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
29、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有_____;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0、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________
31、写出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和地点。这次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作用?从辛亥革命的失败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32、关于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为什么会出现“短暂的春天”?
(2)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人发明的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请你列出当时传入我国的一种新式交通工具。
(3)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很多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请你举一例加以说明。
(4)中国历来重视发展教育,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请你举一例加以说明。
(5)中国早期的电影均为无声电影。请写出新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的名称。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 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官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出自哪个政治派别的观点?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
(2)在对待西学的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异同?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阶级的什么历史运动?近代史上这个阶级还发动了哪次运动?两次运动最大区别是什么?
34、民国建立后,局势纷扰,人们依然在不断地追寻救国救民的真理。
材料一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材料二 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
(1)材料一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谁?宣传这“两位先生”的主要阵地是什么?
(2)材料一反映出陈独秀的什么精神?和他并肩作战的主要战友还有谁?(至少两个)
(3)依据材料二说明李大钊此时在宣传什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