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曾评价近代某次革命运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侵犯了就要杀头。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侵犯了这个正统固然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们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这次革命( )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形成了新的救国方案
C.清除了封建主义影响
D.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
2、我市越来越多的学生上学都是家长开小汽车接送,在我们感到舒适的同时,无形当中使得我们的城市道路交通时常出现堵塞。你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A.优先发展公交事业
B.加强交通管理
C.减少汽车数量
D.发展地铁等硬件设施
3、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卢沟桥抗战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自治
5、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 )
A.民主共和
B.人文主义
C.重商主义
D.文艺复古
6、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土地改革完成 D. 改革开放
7、“亚罗号事件”成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其根本目的是(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C.让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获得更多的赔款
8、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ChineseAreComing(中国人来了)”。这是基于
A. 尼克松访华
B. 中日邦交正常化
C. 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9、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大事示意图,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
A.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B.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C.定都天京、天京事变
D.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10、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的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改革开放
D.加入联合国
11、毛泽东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么说是因为张之洞在洋务运动中创办了(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汉阳铁厂 C. 福州船政局 D. 大生纱厂
12、下图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情况,推断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1921- 1923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统计图
注:1922年6月底, 工人党员仅有21人,至1923年6月则激增至164人! 1923年上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共约200人,其中工人有130人。
A.十月革命的成功
B.五四运动的宣传
C.工人运动的高涨
D.二七惨案的发生
13、毛泽东曾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的这句话( )
A.全盘肯定了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B.肯定了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
C.认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
D.肯定了鲁迅在推动白话诗中的贡献
14、“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
A.李鸿章
B.孙中山
C.康有为
D.梁启超
15、下列口号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6、孙中山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其所指的战役是
A.浙皖起义
B.广西起义
C.武昌起义
D.黄花岗起义
17、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作战的军队有( )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 ②朝鲜人民军队 ③“联合国军” ④日军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
18、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史上的一场运动,它起到的重要作用是( )
A.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B.促进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C.推动了中国的科学研究
D.激发了中国教育的大发展
19、1851年1月11日开始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起义不曾遇到的新的情况,这就是( )
A.清军同地主武装联合镇压
B.内部变乱削弱了实力
C.敌人长期围困封锁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20、“总理,运载火箭一、二、三级工作正常,卫星与火箭分离正常,卫星入轨了!而且现在已接收到了卫星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声!”这则“喜讯”是指(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枚火箭成功发射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一号无人飞船试验成功
21、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_率领全舰官兵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22、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的协议是( )
23、【协商谈判·和平统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________。
24、1995年1月_____ (人物)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_____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向中国大陆,胡锦涛与之会面,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25、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事件是______,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______ 。
26、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____________,又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初解散________;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________________》,改责任内阁制为________。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____________,可指定继承人。接受________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1915年末,下令以1916年为“________________”,准备元旦登基。
27、(1)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①________》,割占香港岛,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1895年,中日签订了《②________》,割占台湾等地,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③________》,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④________
(5)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⑤________
28、背景: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________。
29、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中:
A.天京
B.金田起义
30、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31、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政府和人民作出了不懈努力。哪些地区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我国至今没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由于什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3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通而图存是从古至今的中国智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器物之变〗
(1)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及民用企业。各写出其中一例。
〖制度之变〗
(2)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维新派掀起的运动是什么?
(3)20世纪初,以“民国”取代“帝制”的政治革命是什么?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思想之变〗
(4)“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
〖感悟之变〗
(5)综合上述问题探究,请你设计一个恰当的主题。
33、中共七大的召开对抗日战争和中国有什么意义?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某中学准备举办共和国成就专题展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相关整理工作。
【民主法制篇】
材料一 “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ofLaw),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国防建设篇】
材料二 1953年1月7日,毛泽东在高级步兵学校第一期开学典礼上的训词中指出,“为了保卫祖国免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依靠我们过去和较为落后的国内敌人作战的装备和战术是不够的了,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装备和随之而来的最新的战术,我们必须向苏联的军事科学学习,以便迅速把我军提高到足以在现代化的战争中取胜的水平……”
【祖国统一篇】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这一理论在香港和澳门获得了成功的实践。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哪一举措体现了作者的观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人民军队建设主要是针对哪一不利国际因素而进行的?20世纪60年代我军国防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3)材料三中,大陆首创的“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是指什么?这一理论提出的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