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近期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大量网民为之沉迷,其中未成年人占比接近50%,他们对“抖音”的沉迷程度尤为严重。但也有一些网友表示,自己会在短视频APP上学习跳舞、烹饪等,培养了自己的生活情趣。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短视频APP容易使人沉迷,应完全禁止

②网络是把双刃剑,青少年要提高自控力

③我们应利用短视频APP,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国家应加强监管,促使网络的健康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照相馆工作人员小李没经过小芳的同意,就将其艺术照片展出,以招揽顾客。通过协商,照相馆向小芳赔礼道歉。据此判断照相馆工作人员小李(     

A.违反刑事法律,承担刑事责任

B.违反行政法律,承担行政责任

C.违反民事法律,承担民事责任

D.违反经济法律,承担赔偿责任

3、下面选项中能体现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的是(     

①蔬菜大棚里农民大爷正在采摘有机草莓            ②百货公司里琳琅满目的商品

③在电视里观看“天舟一号”成功发射               ④在新华书店寻找《中华好诗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关于诚信与隐私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绝对尊重他人的隐私

②两者发生冲突时,要运用诚信智慧

③诚实与隐私不能并存

④我们要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年5月30日,辽宁省副省长郝春荣因非法收受财物数额巨大,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万元。对该案认识正确的是(     

①该行为所受到的处罚是刑罚处罚 ②案例中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③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④行政违法行为要承担行政处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提供帮助时,一定要事先征求对方意见。要注意判断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伤残程度,按照对方的需要提供帮助。”上述关爱残疾人的提示语主要提醒我们,关爱他人要(     

A.尽己所能

B.讲究策略

C.换位思考

D.心怀善意

7、铁路部门发布最新规定,从2023年7月20日开始,儿童乘车时必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才能进站乘车。这就意味着,小孩乘坐高铁也要实行实名制,凭有效身份证件才能进站。这说明(     

A.规则没有规律可循,可以随时改变

B.规则如果不够完善,我们不必遵守

C.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时俱进

D.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要积极制定

8、“新时代好少年”刘宇从七年级开始,便坚持背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徐淮上下学,乐意当他的“腿”。他这一背就是三年,他用稚嫩的肩膀帮助了身有残疾的徐准。刘宇的善举(     

①付出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

②传递着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③播撒了爱的阳光,树立了良好榜样

④弘扬社会正能量,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的强制性措施是(     

①道德②法律③风俗④纪律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10、2023年10月16日,在四川崇州市某小区内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狗咬人事件,一名无辜的2岁女童在自家楼下遭到一只狗的凶猛袭击,导致她严重受伤,情况令人心痛。为此,全国诸多城市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倡导人们文明养狗,规定“养狗办证”“遛狗牵绳”等,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这告诉我们(     

①规则维系秩序②规则约束权利③规则一成不变④规则保障自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关于国家利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和国家兴亡

B.在我国,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C.国家利益就是指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D.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

12、把不守诚信的个人列入“黑名单”,并且采取其他惩戒措施,比如限制“老赖”们办理信用卡等,让其“品尝”失信的代价。这样做(     

①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②有助于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

③有助于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④有助于弘扬诚信文化,营造社会诚信环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某高校航天领域研究生常某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接受境外人员提供的“经费”20多万元,向境外人员发送情报资料60多份,派露了国家秘密,被依法批准逮捕,判处有期徒刑7年。这警示我们(     

①要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②要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④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23年10月26日,广大网民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观看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的实时直播,共同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辉煌时刻。这反映人们(     

A.参与社会交往,提高个人素质

B.关心国家发展,为之感到自豪

C.投身科技事业,立志奉献航天

D.关注社区治理,积极建言献策

15、快递员小张送快递到某出租屋时,发现屋里几个人神神秘秘。在签收快递时,小张发现他们正在利用手机、电脑与外脑联系,怀疑他们在实施电信诈骗。此时,小张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①及时拨打电话报警   ②不动声色地离开出租屋   ③记住房号和屋内的情况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16、刑罚包括(     

A.开除和无期徒刑

B.管制和罚款

C.主刑和附加刑

D.坐牢和死刑

17、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行为中属于这种状态的是(       

①工人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工作               ②乘客及时惩治地铁占座行为

③市民在指定区域停放共享单车                  ④小芳定期收拾自己的房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下列行为与违法类别的搭配,正确的是(     

①张某醉驾撞人后逃逸——刑事违法行为②李某破坏铁路封闭网——行政违法行为

③王某伪造人民币使用——民事违法行为④陈某上课不认真听讲——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为增强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中学生在实践中服务社会的意识,某校八年级(1)班计划在周末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你认为最合理的组织流程应该是(     

①执行活动方案,积极奉献社会②拟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③撰写活动心得,踊跃分享感悟④找好沿途景点,趁机享受周末

A.④→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④→③

20、在生活中,有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会给他人带来伤害。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     )

①学会见风使舵和随机应变②放弃对人诚实以避免伤害他人

③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④巧妙运用诚信智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   “小红帽、红马甲”,这是志愿者服务开展活动时最为常见的着装和标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志愿服务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如今,志愿服务队伍越来越壮大,志愿服务活动越来越频繁,“志愿红” 也遍布大街小巷、城乡各地。可以说,“志愿红”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文明代言人,也为 一座城市的文明撑起了一片绿荫。

22、赞美他人应该真心实意的,因此我们应该直截了当地指出别人的错误。

 

23、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关于自由,有人认为:法治限制了人们的自由。请你辨析这个观点。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16岁的小王同学回家发现自己的日记明显被翻过。他问母亲这时怎么回事,母亲说自己是了解他的学习情况简单看了几段。小王为此感到很不愉快。

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应该怎样看待这位母亲的做法?2分

(2)作为孩子和家长,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4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庆假期,全省公安机关启动高等级勤务,采取有力举措织密安全风险防控网,全力营造安全祥和的节日氛围。节日期间,全省社会大局稳定,社会秩序良好,各旅游景区秩序井然,高速公路、国省干道、重点旅游路线平安畅通。

(1)在全省公安机关的全力维护下,社会秩序良好,请回答什么是社会秩序?

(2)社会秩序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3)维护秩序靠规则,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

26、   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

据此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提倡讲诚实守信?

27、回望过去,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建设三峡水电站,青藏铁路等世纪工程到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百年夙愿达成;从实现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是劳动成就了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现代中国;也正是劳动让我们今天无比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1)新型劳动者必须具备哪些素质?

(2)为什么说劳动“成就了”今天?

28、   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到电商平台、外卖平台,再到短视频平台,网络为我们创造更便捷、更智慧的生活、学习体验。但网络违法犯罪的案件也层出不穷,因此可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1)网络怎样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2)结合材料,应该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