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材料所述“联盟体系”的核心国家是( )
A.英国和德国
B.俄国和奥匈帝国
C.德国和法国
D.英国和奥匈帝国
2、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丰富精神营养的是( )
A.希腊文化 B.罗马文化 C.资产阶级文化 D.拜占庭文化
3、俄乌冲突爆发后,由于欧盟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导致欧洲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能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被广泛使用的是( )
A.煤炭、电力
B.电力、石油
C.电力、原子能
D.石油、原子能
4、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到他去世时,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已经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法兰克王国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A.首创了“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B.镇压斯巴达克起义,消除了国内危机
C.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D.制定《十二铜表法》,稳定了国内秩序
5、美国国会众议院于2021年1月13日以232票赞同、197票反对,通过了对现任总统特朗普的弹劾。这一事件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
A.中央集权
B.地方分权
C.分权制衡
D.邦联制
6、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语是( )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楔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分封制度,欣赏古巴比伦王国遗址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种姓制度,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在希腊半岛,参观两河流域空中花园,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7、明朝某著作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后来传到国外,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 )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8、《马关条约》签订后,为警醒世人,严复译著了《天演论》,书中宣传的观点是( )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实业救国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民主、科学
9、下列四幅不同时期的宗教题材绘画作品都叫《圣母和圣婴》,其中最能体现文艺复兴核心思想的是( )
A.
B.
C.
D.
10、据如图此判断,该笔记的学习主题是
A.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B.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实践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11、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下列战场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①欧洲西线战场②欧洲东线战场③东方主战场④太平洋战场
A.①④②③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12、下列各项中,成为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汽车的发动机的是( )
A.蒸汽机电动机
B.电动机发电机
C.内燃机发电机
D.蒸汽机内燃机
13、在世界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其中与中国的汉武帝处于同一时期并把地中海作为其内湖的是
A.罗马共和国 B.古希腊 C.罗马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4、有人认为,它在公众记忆中最初只是一份宣告与母国决裂、争取独立的“分手”性文件,强调其作为一份象征自由、反抗暴政的民主性文件的意义。据此推断此处评论的文件是
A.《罗马民法大全》
B.《王位继承法》
C.《权利请愿书》
D.《独立宣言》
15、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
A. 贫穷与富裕的矛盾
B. 中华民族复兴梦与美国霸权主义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6、下图“?”的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国家出现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7、土地改革后,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9%。据此可知土地改革( )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
D.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8、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民族工业较早兴起的地区。下表反映了1895-1910年长三角地区纺纱工业的部分发展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时间 | 厂名 | 创办人 | 资本来源 |
1897年 | 苏州苏纶纱厂 | 陆润庠(国子监祭酒) | 苏州商务局筹款 |
1899年 | 南通大生纱厂 | 张謇(翰林院编修) | 领用官机,征集商人资本 |
1905年 | 无锡振新纱厂 | 荣敬宗(钱庄主) |
|
1910年 | 上海公益纱厂 | 祝大椿(怡和买办) | 后改制为中英合资 |
A.纱厂的创立得益于民国政府的支持
B.纱厂的创办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C.纱厂的创办者都是儒学士大夫出身
D.纱厂的创办资金来自地方政府拨款
19、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
①出兵朝鲜
②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
③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开棉、清棉、推棉……这一切工艺都是放在厂房里由蒸汽机提供动力的机器完成的。60年前要200-300人来干的活,现在只要一个人和机器就能完成。对此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A.瓦特
B.斯蒂芬森
C.哈格里夫斯
D.爱因斯坦
21、1862年,林肯发表《________》,宣布美国南方叛乱各州奴隶获得自由。1942年,《________》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22、两次工业革命是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请回答问题。
(1)将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时间、主导国家填入表格中。
| 开始时间 | 主导国家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
|
(2)两次工业革命中的新技术、新发明有哪些?把答案填入表格中。
| 技 术 发 明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
(3)两次工业革命在促进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还带来了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深刻的
变化。将发生的主要变化填入表格中。
| 变 化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
23、观察《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方框中。
A来克星顿B费城C萨拉托加
24、分别指出下图中A、B、C三处文明古国的名称
25、1848年《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处置战败国德国而召开的国际会议是____。
26、斯巴达克起义:
(1)概况:公元_____年,斯巴达克(一名角斗士奴隶)发动奴隶起义。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但最终被血腥镇压。
(2)影响: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27、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将它命名为“________”。标志着铁路时代到来的是________发明的蒸汽机车。
28、7世纪初,阿拉伯地区的________阐述了________的宗教思想,创立了伊斯兰教。
29、位于长江流域、距今约7000年的______原始人群已经驯化了水稻;铁制农具和______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30、1765年,______发明了珍妮机,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英国工程师______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了蒸汽机车。
31、 美国是世界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的崛起和强大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争独立)
(1)美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哪次战役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求统一)
(2)19世纪60年代,美国是通过谁领导的哪次战争解决了“这个政府半奴隶、半自由的状况”的?
(比贡献)
(3)两次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进程所起到的相同作用是什么?
32、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本原因。
(2)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3)说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4)简述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5)总结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启示或教训。
33、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不同类型的古代人类文明。有哪两大类并举例说明?面对不同文明,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34、欧洲文明历史悠久,对当今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仅靠野蛮,罗马人不会铸造出一个史无前例而又令后来者无法复制的庞大帝国。训练有素的军队,张弛有度的政治制度,为后世引以为傲的法律,堪称经典的建筑、史学与文学,服从和团结的内在精神……这一切使公元前27年后500年的西方世界归于罗马帝国的麾下,而这500年则影响了直到今天的2000年。
——摘编自《罗马帝国:熔铸而成的世界领袖》
材料二 14世纪至15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部分地区趋于衰落。与此同时,人类文明在欧洲社会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爆发了一场令人惊叹的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家们通过各种方式揭露了贵族和教会的专横、残暴,表达了他们对非教会世俗思想的推崇。一旦人文主义思想进入个人和民族的头脑,就没有什么比它更难以控制的了。这一伟大变革,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等,驱使了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同时,也对资本主义其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舍曼《世界文明史》等
材料三 从1763年到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即: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科学革命)给了欧洲以前所未有的推动力。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正如欧洲在19世纪最后20年中迅速获得其大部分殖民地那样,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样短的时期内又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
材料五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联合。
——摘编自《世界通史》
(1)材料一中,古罗马征服世界的有力武器之一是法律,其中《十二铜表法》是杰出代表,它在罗马法制建设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次工业革命对欧洲社会产生了什么共同作用?
(4)材料四认为两次世界大战都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