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片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精神在哪里?它在军人的 里,它在科学家的 里,它在法官的 里,它在教师的 里。
A.爱心和责任 勇敢和坚强 执着和奉献 公正和敬业
B.勇敢和坚强 执着和奉献 公正和敬业 爱心和责任
C.公正和敬业 爱心和责任 勇敢和坚强 执着和奉献
D.勇敢和坚强 公正和敬业 爱心和责任 执着和奉献
2、看了春节联欢晚会,张明写到:“晚会的舞台美轮美huàn,节目精彩纷呈。”根据字义,“美轮美huàn”的“huàn”应该是( )
A.
B.
C.
D.
3、(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它( )照样能自由飞行。( )
A.只要……就……
B.不但……而且……
C.即使……也……
D.虽然……但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突出天都峰的险峻。
B.“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这句话通过对老公鹅的动作描写,说明了老公鹅的神气十足和胆大妄为。
C.“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说明老麻雀很勇敢,根本不把猎狗放在眼里。
D.在课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里,作者回忆了自己扮演老虎登台演出的心情:期待表演——紧张等待——痛苦煎熬——演出成功。
5、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露脸(lòu) 窗框(kuàng) B.拯救(zhěn) 谬(miù)以千里
C.哄闹(hōng) 氛围(fēn) D.花圃(pǔ) 宁愿(nìng)
6、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希望是冰雪中开放的梅花,让你在严冬中感觉到春的气息;希望是荒原中遇见的绿洲,让你在死寂中感受到生的脉动;希望是大海中矗立的灯塔, 。
A.让你在绝境中饮到生命的甘泉
B.让你在冷夜中向往着昼的美好
C.让你在迷茫中寻找到新的方向
D.让你在痛苦中感觉到爱的抚慰
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痕迹 奔流不息
B.程控 无缘无顾
C.犹其 愤愤不平
D.报负 山崩地裂
8、补全下列词语,并完成相关练习。
心悦(_____) (_____)不安 相提(_____)
井然(_____) 失(______)落(______) (_____)不响
不可(_____) 惊(______)动(______)
(1)“( )( )不响”这类词语我还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的词语是:_____;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的词语是:_______。
(3)售票窗前,人们_________地排着队。(选词填空)
9、课外阅读
繁星(二) 繁星(八) 繁星(一零二)
童年呵! 残花缀(zhuì)在繁枝上; 小小的花,
是梦中的真, 鸟儿飞去了, 也想抬起头来,
是真中的梦, 撒得落红满地—— 感谢春光的爱——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piē)么?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1】诗集《繁星》的作者是_______,这是一本_______诗集。
【2】读诗歌,选一选,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1)三首诗歌中,____抒发了儿女对慈母的眷恋之情,____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赞美,____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感慨。
A.《繁星》(八) B.《繁星》(二) C.《繁星》(一零二)
(2)从“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中的“一瞥”体会到____。
A.生命的短暂 B.不值得看 C.看的次数少
【3】《繁星》(一零二)中写到“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你觉得母亲到底是不是“春光”呢?为什么?母亲除了是“春光”还能是什么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收集了不少像《繁星》这样的诗歌,都有哪些?(可以写题目,也可以写写其中你印象深刻的诗句)说说这首诗哪里吸引了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zhòng zhǒng)的消息,众神的领袖宙斯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吩咐火神立即(jí jì)执行。
火神赫淮斯托斯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huán hái)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你。”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1】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2】仿照选文最后一句,用“决不会……更不会……”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普罗米修斯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孔子学琴
孔子向鲁国著名的音乐家师襄(xiāng)学习弹琴。师襄将一首曲子教给孔子后让他自己练习。十天过去了,师襄对孔子说他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孔子连忙站起来,诚恳地说他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说完,他又坐下继续弹奏起来。
过了几天,师襄又来看孔子练琴。他看到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便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学一首新的曲子了。”但孔子摇摇头,说他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所以他又继续练习。
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听孔子的琴声时,立即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一曲弹完,师襄说孔子弹出了乐曲的思想感情,领会了音乐的精神,可以学一首新曲子了。但孔子说不行,因为他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谁。说完,他又沉浸在琴声里,似乎想得很远很远……
不知又过了多少天,师襄静静地坐在孔子身旁听他弹琴,感情随着琴声抑扬起伏。突然,琴声夏(jiá)然而止,孔子激动地站起来,说他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行善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
师襄听了又惊异,又佩服。他起身向孔子深深地行了一礼,说孔子的琴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文王操》。
【1】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简要概括。
学会曲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炉火纯青
【3】文中画“ ”的句子从哪两方面描写了孔子弹奏的技巧?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多选)
A.学习要有用心专一,刻苦钻研的精神。
B.学习只有一层一层地挖掘,才能领悟到精髓。
C.要想做好一件事,就要发愤忘食。
12、阅读。
春天
叶圣陶
太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在光当中,看得见极细的尘屑在那里浮动。一股暖气“熏”得我周身舒服;过了会儿,竟觉得热烘烘了。
一阵清香拂过我的鼻头边。摆在桌子上的一盆兰花有三朵开了。碧绿的花瓣,白地红斑、舌头一般的花蕊(ru),怪有趣的。兰叶的影子描在白墙头上,就同画幅上画着的一般。
我走到庭前。看见阶石旁边的一个泥洞里出来三个蚂蚁。它们慢慢地前进,走了一段使停一停,仿佛在那里探路。又有一个蚂蚁出来了。它独自爬上阶石,在太阳中急速地前进。
什么地方传来蜂儿嗡嗡的声音?我抬起头来寻,寻不见,可是听到了这声音,就仿佛看见了红红白白、如山如海的花。
我走出了大门。细细的柳条上,不知什么时候染上了嫩黄色。仔细看去,说它黄色也不对,竟是异样可爱的绿。轻轻的风把柳条的下梢一顺地托起,一会儿便又默默地垂下了。
柳树下的池塘里,鱼儿好快乐呀!成群地游到这边,游到那边。白云、青空以及柳树的影子,都在水中轻轻地荡漾。一幅活动的画图!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不自主地说:“完全是春天了
【1】选择正确的字填在括号里。
拂 佛 沸
(1)春风仿( )小姑娘的手,轻轻( )过面频。
辨 辩 瓣
(2)飘落的花( ),好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让人分( )不清哪是落花,哪是蝴蝶。
【2】“过了一会儿,竟觉得热烘烘了。”这句话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一词写出了作者身体的感觉,像这种形式的词语还有很多,我们也来试着写一写,如:
外面大雪纷飞,到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片,屋里也___________________的,没有一丝热气。
【3】作者移步换景,写了好几处春天的景色,依次是:屋内的兰花—( )—( )—( )
【4】文中第四段虽只写了声音,但依然让人想象到春天的样子。读了这段话,你的脑海中一定浮现出一幅鲜花盛开的春景图:花朵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各种颜色,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许多种类,真是千姿百态,五彩缤纷。这些是从文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感受到的。
【5】文中第六段描写的池塘像一幅活动的画图,《走月亮》中的水塘同样迷人:“细细的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13、我会填
(1)《秦兵马俑》一文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写
另一方面是写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是通过“
”这句话联系起来的。
(2)文章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写一写。
(A)将军俑:___________
(B)武士俑:___________
(C)骑兵俑:___________
(D)陶马:___________
你最喜欢哪种,简要说明原因:
(3)兵马俑在我国 出土,它 ,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14、课外阅读。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yú),手下有 300 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 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爱好,觉得有机可乘(chéng),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xū)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 300 人的吹竽队中。这以后,南郭先
生就随那 300 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xīn)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谎,他根本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 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 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zhàn)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认为 300 人一块儿吹实
在太吵,不如独奏更好听。于是齐湣王发布了命令,让这 300 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焦躁不安。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1】联系上下文选择词语正确的意思打“√”。
A.破绽(①破洞②出现裂缝③做事出现漏洞 )
B.有机可乘(①有好处可得②事情成功③有空子可钻)
【2】“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这里的“排场”在文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文章时,我们知道应该边读边思考,请你从文章最后一自然段中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
15、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听完这番话,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2.月亮看起来很明亮。月亮本身不会发光。(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句子。
当你启动电脑查阅资料时,当你乘坐高铁去旅行时,当你 时, 当你 时……你是否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威力?
16、修改下面这段话。(提示:1个错标点、2个错别字、3个病句)
周六下午,李华和程星在一起看电视节目。演员们精致的表演,使他们不禁忍不住笑起来。他俩边看边谈抡,程星说,“不讲城信的人,是种极坏的作风。”李华听了,不住地点头。
________________
17、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误。
(1)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严格尊守交通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摆满了柜台上各式各样的商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兴高采烈地观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语段中的错误(4处错误)。
学校的课外活动真是五花八门。夏天,我们到菜地里观察黄瓜、西红柿、玉米、茄子的生长。秋天,我们带领老师到公园里欣商菊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完成一篇习作。
那一次,我真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有的让你开怀大笑,有的令你伤心懊悔,有的使你感到幸福甜蜜……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完成习作。注意把题目补充完整,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