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近代民主革命人士秋瑾在《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写道,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这表明(     )。

①为了自己利益,可以不顾他人利益

②要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③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④为了个人利益,有时可以放弃国家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良渚玉琮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杭州亚运会开幕式迎宾表演中使用“水玉琮”敲击出激昂鼓声。以水为礼,击鼓迎宾说明(     

A.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B.为人处世应该举止端庄

C.文明礼貌促进社会和谐

D.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3、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中国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该片上映后,掀起了观看热潮,观众纷纷点赞,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表达内心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部纪录片(     

①彰显了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②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④说明了我国经济实力已经赶超发达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面是某班开展的班级活动记录(摘录):

3月1日

我班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去学校劳动区开垦、种菜、浇水。

4月20日

我班同学去附近社区调研垃圾分类情况,为社区建言献策。

5月15日

我班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为偏远地区儿童捐款捐物活动。

结合这些活动,同学们纷纷在班会上谈感想与体会。你赞同下列哪些同学的说法(     

①小明: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

②小志:在参加劳动和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快乐

③小高:我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应将精力都放在课堂学习上

④小童: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习近平总书记到庆丰包子铺排队点餐,当收银的服务员结完账找零后,总书记对服务员说“谢谢”;当总书记就完餐,离开包子铺时,对服务员说“再见”“你们辛苦了”。你对总书记这些言行的看法是(       

①作为总书记,这些礼节是不必要的②语言文明、态度亲和的表现

③尊重他人的体现④有利于人际交往、社会和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有人说,诚实与隐私不能共存,讲诚信就不能有隐私,保护隐私就做不到诚信。当诚信与隐私进入两难选择时,我们要(     

A.树立诚信意识

B.永远不说瞎话

C.珍惜诚实记录

D.运用诚信智慧

7、中国共产党带领我国亿万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应该(     

①努力成为脑力劳动者,为国家和社会作更多贡献②关注国家的发展,为祖国的成就感到自豪

③看到我们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④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人心和善表征着心灵祥和安乐的状态,包含着崇德向善的道德要求,既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是中华文化长期倡导的对待他人与社会的态度。下列诠释了这一道德观的是(     

①浙江女教师拦下强行冲卡货车,救下被拖行的交警

②北京设立霞心驿站为守夜人“供暖”

③张某为炫车技,深夜在街道飙车

④广东退休工人49年坚守照顾残疾家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必须(     

A.从大事做起

B.从琐碎的小事做起

C.做个人人羡慕的人

D.必须学习成绩优异

10、2023年2月,盐城市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5月1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全面启动新一轮创建工作。该市以创文为契机,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文明之花在盐城遍地开放。我们要做文明有礼的现代人,是因为(     

A.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语言文明、举止端庄

B.文明有礼有助于提高个人修养,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

C.市民的文明行为决定着国家的尊严

D.文明有礼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之根本

11、“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人而无礼,焉以为德”...这些古语告诉我们,文明有礼(     

①是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②体现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④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12岁花样年华的何玥,在得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小何玥去世后,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被分别捐给了三个人。她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②要热心公益,在奉献中提升自身的价值

③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社会身份均负有的相同的责任

④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公民义不容辞的法定义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明代学者顾宪成曾写出一副出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应该(       

A.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B.大小事情要自己做,事必躬亲

C.只做大事,才能对国家有贡献

D.学会倾听他人,学会关心他人

14、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向全国观众展示了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与人性的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启示我们(     

A.承担责任一定有物质回报

B.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C.承担起责任的人都会成功

D.每一种责任都是可以选择的

15、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告诉我们创造财富的源泉是(     )

A.劳动

B.科技

C.尊重

D.智慧

16、放学路上,有同学问:“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几位同学纷纷发表看法,你赞同的有(     

①小德: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值得我尊重

②小志:我们不仅要尊重人,还要尊重动物,尊重大自然,尊重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③小雨:我只尊重那些熟识的人

④小宋:我尊重真诚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3年7月,靖江某校组织共青团员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他们前往某科技集团参观学习,投身车间劳动,体验劳动之美,在实践中丰富了课堂知识。开展该活动有利于(     

①让学生学会一技之长,为今后谋出路②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塑造健康的人格

③学生了解社会,培养亲社会行为④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完全接纳与高度认可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8、2023年10月5日至9日,新华社视频号播发五集政论片《新时代文化》,以普通人可触可感的人生体验,向国人解读文化之于国家的深刻内涵。这表明(     

A.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B.网络为民主政治拓展新思路

C.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D.网络为生态建设提供新途径

19、“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许衡的话告诉我们

①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我约束、严于律己

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提醒等外在约束 

④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小宇的爸爸因工伤住院治疗,但老板却拒绝支付医疗费用。小宇想为爸爸讨回公道,但家庭经济困难。对此,小宇应该(     

①通过诉讼途径来维权②找老板硬拼,伺机报复

③寻求法律援助中心帮助④忍气吞声,息事宁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某高中生偷父母40万元打赏女主播,10岁女孩沉迷网聊加30多个群,3名未成年人为上网盗窃4000元,某中学生在网吧猝死……近年来,诸如此类事件频见报端。人们对此义愤填膺:“网络真是害人不浅,应该禁止青少年使用网络。”

针对这个观点,请谈谈你的认识。

22、有人说: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物质回报的权利,但同时也必须付出代价。请你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

23、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一初中生小强遭到同学的欺凌殴打后,小强邀约表哥等5人,到校门口打了欺凌他的同学。_____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的生活和美好的享受;同时、网络隐患也不容忽视。各种凭空杜撰的网络谣言在微博、微信中频繁出现。低俗信息、网络赌博、网络诈骗屡见不鲜。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需要每个网民的参与,你打算怎样做一个“中国好网民”?

25、(题文)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英)波洛克。

  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到孙中山的“大同世界”。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平等的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促进公平、维护正义。打击邪恶、扫除不公。

  为了帮助同学们树立平等意识,某校八年级(1)班召开了一次以“平等的脚步”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

  (2)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哪儿层含义?

  (3)你怎样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平等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在生活中,我们怎样追求平等? 

26、实践探究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某中学开展了向劳动者学习的宣传活动,请参与:

(1)人民创造历史。请列举近年来凝结了劳动者心血和汗水的我国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两个方面即可)

(2)劳动模范是劳动者的典型代表,在劳动模范身上凝结着哪些精神?(两个方面即可)

(3)在看到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你知道我国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吗? (两个方面即可)

(4)“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应怎样用实干创造未来?

27、材料:小刚因没有完成作业被班主任李老师批评,小刚的哥哥得知弟弟被批评,怒火中烧,立即纠集了三个好朋友到李老师家对李老师大打出手,导致李老师遍体鳞伤,住院治疗一个多月。为此,李老师一纸诉状将小刚的哥哥及其同伙告上了法庭。阅读材料回答:

【法盲之痛】(1)你如何评价小刚哥哥的行为? 

 

 

 

【警钟长鸣】(2)这一案例对你有何启示? 

 

 

 

 

28、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并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忘在我们的心中。父母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许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我们应如何孝敬父母?5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