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修先生建议鲍雷伊如果想成为作家,就应该( )
A.多看书、多观察
B.多听、多想和多写
C.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D.以上都是
2、选一选,填一填。
(1)我的视力不好,看远处的东西总是很模( )糊。
(2)当年她二八芳龄,模( )样俊俏。
(3)今年的运动会,我参( )加了很多的运动项目。
(4)队伍排列的参( )差不齐,杂乱无章。
(5)最近爸爸要出差( )了,以后我
自己一个人去上学了。
(6)上课不注意听讲,这就是你学习成绩差( )的原因。
(7)对于你来说,最重( )要的是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8)当年,年轻的鲁迅先生远渡重( )洋,去日本留学。
(9)小姑娘把水倒( )出来一点在掌心里,小狗把它舔干净了。
(10)猪八戒接连摔了四个跟头,真够倒( )霉的。
(11)他的脸涨( )的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12)大雨过后,所有的小河都涨( )水了。
(13)天放晴了,太阳慢慢地 从云层后面露( )出了笑脸。
(14)雾散了,叶子上挂着几滴晶莹的露( )珠。
3、依次填入画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1)他 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2)汽车在 的公路上奔驰。
(3)孔繁森心里装着西藏人民, 没有他自己。
A.陆续 宽阔 唯有 B.连续 辽阔 唯独
C.连续 宽阔 唯独 D.陆续 辽阔 唯有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春雨总是鸦雀无声地来到我们身边。
B.人民法官秉公执法,维护法律的尊严。
C.公园的花坛前,站着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D.听到自己获奖的消息,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5、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是一样的一组是( )
A. 融化 融洽 B. 凯旋 旋转 C. 模仿 模型 D. 残酷 酷刑
6、给句子中的“张”字选择合适的意思,然后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的序号。
张A.分开,展开;B.扩大,夸大;C.铺排,陈设;D.看,望;E.商店开业。
(1)小明说话太喜欢夸张,同学们都不太相信他。( )
(2)小心路滑,别东张西望。( )
(3)下雨了,快把雨伞张开。( )
(4)春节来了,到处张灯结彩。( )
7、下列与“动”有关的字是( )
A.征
B.词
C.振
D.催
8、读拼音,写词语。
hé lǒng hān hòu tiāo ti páo xiào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9、阅读。
候鸟之歌(北岛)
①我们是一群候鸟, 我们放牧着风,
飞进了冬天的牢笼; 飞行的口袋装满歌声。
在绿色的拂晓,
去天涯远征。 ④是我们的叫喊,
冰山吓得老泪纵横;
②让脱落的羽毛, 是我们的嘲笑,
落在姑娘们的头顶; 玫瑰羞得满面绯红。
让结实的翅膀,
托着那太阳上升。 ⑤北方呵,故乡,
请收下我们的梦:
③我们放牧着乌云, 从每条冰缝长出大树,
抖动的鬓毛穿过彩虹; 结满欢乐的铃铛和钟……
【1】读了这首诗,我知道诗中的“我们”是__________,“我们的故乡”在__________,“我们的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牧”的本义是把牲畜放到草地等处吃食物和活动。诗歌第三小节提到了“放牧着乌云”“放牧着风”,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候鸟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这群候鸟对冰山叫喊,对玫瑰嘲笑,太狂妄。( )
(2)“在绿色的拂晓”说明候鸟们在黎明启程。( )
(3)作者对候鸟的精神是持肯定态度的。( )
(4)“铃铛”和“钟”这两个事物表达的意义是欢乐的 。( )
10、课外阅读。
没有双手的塑像
巴尔扎克是法国的一位伟大的作家,他逝世后,法国作家协会为了纪念他,请当时国内著名的雕塑大师罗丹塑一座巴尔扎克像。罗丹为塑这座像伤透了脑筋。因为巴尔扎克其貌不扬,身材又矮又胖,头大肚圆,这样的形象如何塑造呢?罗丹左思右想,决定把刻画的重点放在巴尔扎克的脸部。
罗丹为了雕刻这座像,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经过整整七年的时间,巴尔扎克的雕像诞生了。只见他身披宽袖长袍,双手叠合在胸前,昂着一颗硕(shuò)大的脑袋,额纹紧皱,两眼注视着前方,目光中带着深深的思考,好像在构思新作……
雕塑完之后,罗丹叫他的学生来欣赏。几个学生一踏进工作室,立刻惊呆了,他们不断惊叹:“这双手简直像真的一样,无与伦比啊!”听着听着,罗丹的眉头皱起来,突然,他操起一把斧子,“咔嚓”砍掉了雕像的两只手。看着学生惊讶的目光,罗丹解释说:“我要着重表现的是巴尔扎克的脸部,但是,你们一进门就被双手吸引住了,说明这双手比他的脸部更突出。只有砍去这双手,才能突出巴尔扎克的脸部!”
然而,大家纷纷指责罗丹的想法和行为,法国作家协会也不要这座塑像了。但是罗丹坚信,有一天人们会认识这座雕像的价值的。果然,罗丹逝世后,人们重新发现并认识了这座雕像,把它敬放到巴黎艺术馆。现在每当人们站在雕像前瞻仰巴尔扎克的风采时,无不对罗丹的独具匠心由衷敬佩。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废寝忘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瞻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具匠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的内容填空。
巴尔扎克是法国的________,罗丹是法国的________。
【3】罗丹接受塑造巴尔扎克像的任务后,为什么伤透了脑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罗丹为巴尔扎克塑造的像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本文,你能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种子的“旅行”
植物的繁衍(yǎn)主要靠种子,如果种子成热后,完全落在植株的脚下,势必会使很多种子失去生存的机会,所以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神奇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那就是让种子“旅行”。
有的植物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来“旅行”,像大豆、绿豆、油菜、芝麻等植物的种子,练就了一种“弹射”的本领,果实成熟后包藏种子的的果荚会突然扭曲、炸裂,将种子弹射到几十厘米,甚至几米之外。
许多植物的种子借风的力量来“旅行”,这一类植物,最典型的当属有“伞兵”之称的蒲公英,蒲公英的种子顶端有细毛构成的“小伞”,种子成熟后,风吹来,“小伞”便带者种子随风飘荡,最后在远方安家落户,种子会乘风“旅行”的还有柳树、杨树、悬铃木、合欢树等。
不少水生植物的种子是借水“旅行”的。深秋,莲子成熟了,整个莲蓬就会落到水里。莲蓬生有许多气孔,身子轻,不会沉入水底,它会借助水的流动或风的吹动,在水面漂荡,然后在合适的地方安家落户。
【1】对“安家落户”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找到一个地方暂时住下。
B.到一个新的地方安家,长期居住。
【2】选文围绕种子的“旅行”,分别写了植物种子__________________,借风“旅行”、___________三种“旅行”方式。
【3】请你根据提问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整理,并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A.针对文章写法提问 B.联系生活经验提问 C.针对文章内容提问
问题清单 | 提问的角度 |
1.种子的“旅行”方式有哪些? | _________ |
2.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植物种子会“旅行”? | ________ |
3.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 _________ |
【4】读了短文,请提出一个你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神农尝百草
远古时代,有个叫神农的天神,他牛头人身,力大无穷,仁爱苍生。
那时候,人类吃野草野果,喝生水,吃地上爬行的小虫子,所以常常中毒、受伤、生病甚至死亡。
神农看了很着急,总在想办法来解救人类。有一天,神农来到金冈一带,品尝草木,发现草木有酸甜辛辣等味道。他就将带有苦味的草,给咳嗽不止的人吃,吃完后,咳嗽症状立即减轻不少;把带有酸味的草,给肚子疼的人吃,这个人的肚子就不疼了。于是,神农发现了草药可以为人类治病。
为了体验不同药草的药性,并根据不同的药性为人类治病,神农总是亲口尝百草。尝百草不仅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而且还有生命危险。有一天,神农尝百草中了十二次毒。他被毒得死去活来,痛苦万分,所幸的是他又坚强地站起来了。神农浑身是透明的,什么地方中了毒,那个地方就会变黑。根据这个,神农就知道了什么药草会伤害人体的哪个部位,也知道了用什么药草来给人类治病。
可是后来,神农在尝一种名叫断肠草的药草时,不幸被毒死。神农为了天下黎民百姓,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1】文中的“_______”一词概括了神农的品质。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3】神农是怎样发现药草可以为人类治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农为什么要亲口尝百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佩服神农吗?说一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竹席上,晒上好几天太阳。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以后我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1】根据文中描述概括桂花的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这句话中的“浸”说明了( )。(多选)
A.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
B. 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
C. 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3】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写出了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种桂花,在母亲的眼中,________的桂花最香,表达了母亲________的感情。
【4】仿照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外地的________再________,还是比不得家乡的________。
14、阅读课文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这可是一项巨大而又艰难的任务。女埚先从各地捡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然起神火熔炼。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从此天上便有了五色的云霞。女娲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于是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撑起来,这样天就再没有了坍塌的危险。接着,她奋勇杀死了在中原一带作恶的黑龙,其他野兽见此情景,吓得纷纷逃回山林,不敢再到处流窜残害人类了。最后,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越积越厚,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了。
【1】女娲用来补天的石头分别是哪五种颜色?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女娲为了让天不再塌下来,她做了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娲斩杀黑龙的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用“___”在语段中画出来。
【4】女娲是如何把喷涌洪水的地缝堵住的?用“ ”在语段中画出来。
【5】结合全文,你觉得女娲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飞卫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找出下面这段话中有四处错误,找出来并修改。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即热烈又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感情,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虽然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激烈的掌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17、修改病句。
①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青岛的五月是旅游的好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准备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为了准备累坏了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在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书信的写法,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书信的格式。请你写一封信,写给谁,内容写什么,你自己来定吧!
温馨提示:(1)不需要写题目;(2)要讲究书信的格式;(3)话要说清楚,字要写好看;(4)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