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呆探案》)《蓝军邮失窃案》中所讲的新中国第一套军用邮票中不包括( )
A.蓝军邮
B.红军邮
C.黄军邮
D.紫军邮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组是( )
A.龟(jūn)裂 歧途(qí) 攥(zuàn)着
B.偏僻(pì ) 客栈(zhàn) 纸屑( xiè )
C.缴费(jiǎo) 誊写(zhuàn) 怂(sǒnɡ)恿
3、汉字多有趣!下面的字你认识吗?正确的选项是( )
A.网、拿、雨、人
B.册、拿、水、北
C.网、秉、雨、北
D.册、秉、水、人
4、缩句。(4分)
(1)、鹅毛般的大雪飘落在她乌黑的长头发上。
(2)、赵州桥横跨在37米宽的河面上。
5、读拼音,写字词。
(1)他xiān kāi________炕xí________,从下面拿出了一个小布包。
(2)这里的sī chóu________ 非常漂亮,很多人下了订单。
(3)他还没bì yè________就在这里做jiān zhí________,非常辛苦。
6、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举足轻( ) 斗( )星( ) 春暖( )( )令人( )( )
接踵而( ) 海( )石( ) 化为( )( ) 阳光( )( )
7、我知道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 排比 比喻
(1)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
(2)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 )
(3)它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 )( )
8、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如________似________ 千________一________
囫囵________ 心________理________
悲欢________合 别出_______
不________而________ ________有味
(2)上面词语中有一组反义词,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作者酷爱读书,最早看“香烟人”小画片时,看得________;后来,看连环画时________;渐渐地,读文艺书籍时“________”。作者正是不断地从文中________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
9、课外阅读。
爱国的杜子威
在苏州,流传着一位归国博士的动人事迹。他叫杜子威,今年48岁,是苏州医院副院长。他出生在日本,在东京获得博士学位。1972年,他离开日本,和爱人回到了祖国。
侨居在日本的父亲为杜子威在苏州附属医院建造了一所研究室,花了整整100万人民币。杜子威不要一点儿报酬,把研究室献给了国家。有人以为杜子威一定很有钱,问他:“你戴的什么手表?”他爽朗地笑道:“国产的,苏州牌,便宜,才45元,走得相当准。”杜子威把价值100万的研究室捐给了国家,自己却省吃俭用,戴的是45元的国产表。人们被这种崇高的精神所感动,敬佩的向他伸出了大拇指。
1979年,杜子威率领医学院代表团访问日本。他离开日本七年了,家里人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准备好饭菜等着他。可是,等了好几天,也不见他的影子。原来访问时间只有半个月,杜子威舍不得这点宝贵的时间,全部安排了工作,只是在归国的前一天,代表团的其他同志上街参观去了,他才回家吃了一顿饭。
1982年,杜子威再次到日本。他为了给国家节省外汇,从宾馆搬到父母家住。临走前父亲给他一台彩色电视机,杜子威却说:“电视机我有了,我缺的是专业资料,今后常给我寄点。”
这位博士归国11年了,他用辛勤的劳动换取累累硕果,来报答自己的祖国。他和同志们共同努力,研究脑神经病,现在这项研究已经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1】带着问题读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初读课文,你是带着哪些问题了解课文内容的?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三: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侨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累累硕果:__________________
【3】再读文章,划出第2、3、4自然段的关键词句,并借助关键词句,写出杜子威博士归国后的三件动人事迹。
事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你在阅读本文时还运用了哪些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在写作顺序上,对你今后的作文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苦涩的夏天
詹钟胜
“谁?快出来!再不出来我放狗了。”
听到沙哑的恐吓声,我瑟瑟发抖,灰溜溜地爬出草丛。有生以来,我第一次这么狼狈,就像匍匐在地的乞丐,恨不能钻进地缝里。
我和表哥是来偷瓜的。他负责摘瓜,我负责放风。我没有经验,看见远处有人影晃动,没立即“汇报”,结果被抓个正着。
站在老人面前,我俩准备挨罚。一旁的大黄狗摇着尾巴,吐着舌头,那闪闪发光的白牙,显露着寒光。
老人严肃地说:“大中午不休息,想吃瓜就来干活。”他领着我们向瓜地深处走去,那里是一片菜地,刚刚挖过土豆。他指着一小块地说:“翻完这片地就让你们走。”
我们松了口气,只要不告诉父母就好,免得挨揍。
我们拿着锄头,用力地抡起,劈下,结果只挖进去一拳深。老人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这样挖太浅了,菜根扎不深,长不好。”听了这话,我们更加用力地挥动锄头。不到十分钟,我们就被炽热的太阳烤成了“蔫(niān)茄子”,额头上的汗珠大颗大颗地往下掉,手臂一点力气都没有了,而老人却一直不停地挖着。
看着他的衣服被汗水浸湿,我非常内疚。自己嘴馋,就想白拿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样做太不应该了。
我的内心越自责,就越想尽快挖好,可我没干过农活,心急却没有力气。就这样煎熬了半个小时,地没挖好,手还被磨出了水泡。老人把我们带到凉棚,里面只有一张简陋的木架子床,床下有一大盘蚊香和燃尽的香灰。静默的午后,那里十分闷热,没有一丝风,暑热简直要把人蒸熟。
那一刻,我深感老人的坚强和生活的艰辛。他让我们把摘下的西瓜带走,我不禁潸(shān)然泪下,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老人突然笑了,问:“孩子,干活辛苦吗?”
我们连连点头。他望着瓜地说:“要想得到就得付出。”
在这个苦涩的夏天,我明白了老人的良苦用心。回去后,我把自己攒了一周的零花钱拿出来,然后向瓜地跑去……
(选自《读写》,有删改)
【1】“我”“恨不能钻进地缝里”的原因是( )
A.偷瓜被抓很内疚
B.偷瓜被抓很自责
C.偷瓜被抓很委屈
D.偷瓜被抓很恐惧
【2】“我”因为偷瓜被抓后,最怕的惩罚方式是( )
A.被放狗撕咬
B.被告知父母
C.被罚挖菜地
D.被关进凉棚
【3】文中“苦涩”的意思是指( )
A.偷的瓜还没熟,味道很苦
B.炽热太阳下挖地很辛苦
C.偷瓜被抓、被罚,心情很苦闷
D.挖地导致手磨出水泡,很痛苦
【4】“观看凉棚”这个情节是接在下面哪一项之后?( )
A.偷瓜被抓
B.准备挨罚
C.受罚挖地
D.拿出零钱
【5】老人的“良苦用心”是指告诫“我们”( )
A.菜根扎不深,菜就长不好
B.心太急干不了农活
C.生活再苦也要坚强
D.要想得到就得付出
【6】我”在偷瓜被抓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请把下面空缺的方框填写完整。
【7】品读文中画线的语句,想象画面,说说这两句环境描写在短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他让我们把摘下的西瓜带走”,瓜主人的这种做法,你赞同吗?(请联系文本信息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舍生忘死的这一挡
提起杜富国,战友们都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艾岩更是眼含热泪:“如果不是杜富国,我现在就不会站在这里了。”
2018年10月的一天,杜富国和艾岩进行扫雷作业时,发现了一个露出地面的弹体。他们初步判断,这有可能是一颗危险性极高的加重手榴弹,而且下面.埋着雷窝。
杜富国马上向分队长报告,随后接到了侦察指令。艾岩深知任务的危险性,要求一起侦察。杜富国又何尝不知道危险呢?正因为危险,他才不能让战友冒险。他命令艾岩:“你退后,让我来。”艾岩只好听从命令,后退了几步。
正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地清除弹体周围的浮土时,突然一声巨响,弹体发生了爆炸。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杜富国下意识地挡在了艾岩身前。杜富国被炸成了血人,失去了双手和双眼。因为他的这一挡,艾岩仅受了皮外伤。
危险来临时,很多人的本能是自救。然而,杜富国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在了战友前面。这一挡,是战友之情,是兄弟之义,更是舍生忘死、英勇无畏的军人本色!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钧一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文章叙述的内容,给下面的短语排序。
①受到重伤 ②弹体爆炸 ③发现雷窝 ④冒险排雷 ⑤舍身遮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体会杜富国的心理活动,说说他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觉得杜富国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知道的具有这类品质的人还有谁?(列举一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收藏( ) 珍贵( ) 销毁( )
2、我会用“不但……而且……”造句。
3、第一自然段的段落方式(结构、关系)是什么
4、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5、联系上下文,说说从划横线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6、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什么?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幸福看得见,摸得着,它就装在我的小枕头里。
小时候,我就有落枕的毛病,早晨起来,常常是歪着脖子,疼得直掉眼泪。母亲小心地在我颈上揉捏着,愁眉不展。市场上买不到合适的枕头,母亲决定自己动手做为我做枕头。这可是个细心活,棉花太软了易凹,太硬了又易伤。母亲便用筷子把棉花弹得蓬松,感觉适中才放进枕袋。两天后,我终于有了舒适的枕头。晚上,头枕在上面,枕头的中间凹得适中,我的颈椎正好被高起的部分托举着,被棉籽轻轻按摩着,那感觉只能用幸福来形容。枕头就像母亲温软的手,枕着它,就像躺在母亲的怀里,呼吸之间全是爱的味道。
可是夏天来了,棉花被汗水一浸,难免要发霉,皮肤特别敏感的我索性推开枕头,仰着头睡觉。结果自然是又歪了脖子,母亲又有了心事。
后来我就有了一只绿豆皮做成的枕头。枕着它,只要轻轻一动,就会发出一种“咯吱咯吱”的声音,就像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静的夜空弥散。枕着这只绿豆枕,就是枕着满满的幸福,我自然睡得格外香甜。后来才知道,为了攒这些绿豆壳,妈妈学会了自己生豆芽,并一个一个把绿豆壳从豆芽上剥下来。
上中学了,离家那天,母亲又在我的行李中悄悄地塞进一只新枕头。新枕头溢着一股股药香,沁人心脾。母亲说,这个枕头里面装着红花、当归等好几种中药材,不仅能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还能安神助眠。这只枕头也是母亲亲手缝制的。枕着药枕,听着中药材的窸窣声音,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每一次闭上眼睛,就像是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来到了一片落叶林,眼前一地金黄。幸福就像那金黄的落叶一样,唱着歌,缓缓飘进我的梦里。
直到现在,无论是走亲戚,还是旅游,我上哪儿都得带上我的小枕头,有了它我才能睡得安稳。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的小枕头里装得满满的都是母亲的爱,是幸福。
【1】请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第三自然段中母亲的“心事”是_______________
【3】短文围绕“幸福看得见”写了“我”的三只枕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三只枕头之所以让“我”幸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枕着枕头时有许多的联想和想象,用“ ”在文中画出来,并说说你对其中一处描写的理解。
【5】文中作者用枕头生动地写出了幸福。如果让你以“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你会选择下面的哪些材料来表达?(多选)( )
A.在考试前,老师热情鼓励了我们。
B.奶奶常在我回老家时为我做上一碗我爱吃的饺子。
C.爸爸总是批评我。
D.在坐公交车忘了带钱时,我得到了陌生人的帮助。
E.绿萝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F.爷爷记不清很多事情,却不忘给我买我最爱吃的烤红薯。
14、课外阅读
这是发生在一所监狱的故事。
男重刑犯及其家属要参加一场跑步比赛,由儿子背上自己的父亲或母亲,绕着运动场跑一圈,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在等待发令枪响时,原本热闹的会场突然变得肃穆起来,犯人们身着深蓝色的囚衣,蹲下并向前微倾着探出身子,背上自己的父亲或母亲。
“啪!”的一声枪响后,参赛者们开始前进,但没有一个人是大步向前的。相反,他们不约而同地放慢了脚步,唯恐比别人快一步,唯恐惊吓了背上的亲人。
担心儿子受累的母亲老泪纵横了;白发父亲轻轻地拭去儿子的泪水,却放任自己泪流满面;小心翼翼、缓慢前行的儿子们的脚步越来越沉重,越来越迟缓了……
赛场变成了泪的海洋,哭声阵阵,犯人们多么想停留在这一刻,他们在细心地感受父母日渐羸弱瘦小的身体。轻巧微薄的体重令他们倍感沉重,他们就这样慢慢地背着,就像儿时父母背着他们一样。过去,父母的后背承载了他们童年无数的快乐与幸福,后背之上,他们眺望着远方的世界,拨弄着手中的玩具,吃着自己喜爱的食物,玩累了,静静地趴在上面美美地睡一觉,就这样,玩着闹着,他们长大了。然而父母老了,白发多了,背也驼了,却始终无怨无悔,为的只是孩子好,今天好,未来好。可身为人子的他们,有谁曾关心过父母?父母本以为自己的孩子会在人生的道路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承想孩子却意外地走进了监狱的大门,悔恨、自责、痛苦,纠缠着、噬咬着父母早已伤痕累累的心,直至肝肠寸断。
孩子坐牢,父母的心又何尝不是在“坐牢”?他们望眼欲穿,身心俱疲,他们头发花白,形容枯槁,一心盼着孩子能早日归来。家还是原来的家,温馨幸福,父母依旧是原来的父母,爱意永在,一如从前。
争夺倒数第一,孩子慢慢地行走,每一步小小的挪移,都是心灵的震颤,爱意、悔意、恨意缠绕;孩子静静地回忆,一点点,一段段,如黑白影像在脑海中一帧一帧地播放,成长、成熟、成就,这一刻,似乎穿越了千年,这一刻,又让人心碎不已,它凝聚了父母太多的心血与付出,可是他们真的没有在意,他们伤了父母。
争夺倒数第一,背上的世界需要用心去感受,它让犯人们找回了失落多年的心灵,也体察到父母为他们付出了多么辛苦的一生。
1.解释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词。
不约而同: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枯槁:___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 伤痕累累:_________________
望眼欲穿:__________________ 身心俱疲: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的句子。孩子坐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父母的心在“坐牢”,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的句子。“爱意”指_______________,
“悔意”指___________,“恨意”指____________。
4.下面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所监狱,举办这场跑步比赛,是为了更好地惩罚那些男重刑犯。
B.“家还是原来的家,温馨幸福,父母依旧是原来的父母,爱意永在,一如从前。”这句话是说父母的爱并没有因为孩子坐牢而有所变化。
C.第五段里,“脚步越来越沉重,越来越迟缓了”,表现了父母的重,犯人们每挪一步都感到十分吃力。
5.读第六段,请你结合情境,发挥想象,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内容。
犯人们多么想停留在这一刻,细心地感受父母日渐羸弱瘦小的身体,细心地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心地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__________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______》中第四十六回相关内容改写的。
【2】文中画“ ”的句子写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_,曹操的________。
【3】文中画“﹏﹏﹏”的句子是__________把箭比作__________。
【4】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其原因是( )
A.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在江中停住受箭
B.使船两面受箭,增加受箭面积
【5】“漫”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
“漫”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水过满,漾出来;②满,遍;③没有限制,没有约束。文中“大雾漫天”中的“漫”应选____________(填序号)。
【6】“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这两句话说明了( )
A.诸葛亮胆子很大。
B.诸葛亮很喜欢喝酒。
C.诸葛亮推断事情正确,他很了解曹操的性格。
16、课外阅读。
童年的时光
童年犹如一杯清香甜酸的柠檬茶,沁人心脾,留给我长久的回味。
童年是清香的。那时的天很透明,蜻蜓、蝴蝶、“拜拜跳”在草丛中飞舞、跳跃。我在草丛中追着蝴蝶奔跑。山间清朗的风,带着花草的芳香,迎着我的面颊吹过。我能感觉风在耳边吹过,心中无限喜欢这种清香的感觉,想再多待一会儿,多享受一会儿。只是山间旖旎(yǐ nǐ)的风光在太阳落山后仿佛就无处找寻了,不知疲倦的我只得随母亲下山。
童年又是甜蜜的。那时我参加了绘画班。老师姓陈,年轻貌美,温和善良。班里的同学大多是温文尔雅的,而我相比较则胖点,而且年龄最小,可能因为这样,陈老师最喜欢的就是我。绘画的时候,我的眼睛总是盯着门口,仔细观察是否有人参观。有人看的时候,自然要表现得最好,一笔一画都要规范;没有人看时,自然是能省就省啦。休息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躺下,好像一只懒猫。“过来!”陈老师叫。我就会迅速地爬过去,倚在她腿上,同她谈天说地,甜蜜无比。
童年偶尔会酸。7岁的阳春三月是我忘记不了的。那时的我平凡又调皮,总是忘带作业本甚至课本,火山爆发的语文老师一怒之下,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揪起我的衣领,把我放进办公室。面壁“思过”了一节课,我终于写了这样一段话:“老师啊老师,我想对您说我犯了错,您可以批评我、骂我,但不要不让我读书,您不让我读书,我学不到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不了本领,将来找不到工作,是会来找您算账的啊。”当语文老师当众宣读这段话的时候,全班爆笑,大家都笑出了眼泪。
童年犹如一杯清香甜酸的柠檬茶,我时时喝它,越喝越想喝,越喝越回味无穷。
1.文章的总体结构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你从哪里可以看出童年是清香的?请画上横线。
3.童年是甜蜜的,这种甜蜜表现在( )
A.休息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躺下,好像一只懒猫。“过来!”陈老师叫。“我”就会迅速地爬过去,倚在她腿上,同她谈天说地,甜蜜无比。
B.老师让“我”面壁思过一节课,“我”终于写了一段话,让全班同学爆笑不止。
4.当语文老师宣读“我”写的那段话时,全班同学爆笑的原因是( )
A.“我”写的话真实可信,同学们认为“我”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B.“我”不怎么懂事,写出来的话幼稚可笑。
5.童年犹如一杯清香甜酸的柠檬茶,除此之外,你感觉童年还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15分)
早晨,我到浴室去洗脸,发现昨晚放在这儿的空盆竟盛满了水。这是怎么回事?“滴嗒,滴嗒……”的水声,使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我没有把水龙头关紧,水滴到盆里,时间长了,无数的小水滴就(会 汇)成了满满一盆水。
看着这盆水,我想起了一件事:
周总理小时(候 后)学习很努力,他的在作文写得又快又好。每次作文,总是在其他同学刚写了一半时,他就早早交了卷,到阅览室看书去了。在一次作文课上,他像往(常 长)一样,又早早交了卷子去看书了。同学们忍不住问老师这是什么原因,老师没有回答,从他的书包里拿出一个本子交给同学们看。大家翻开本子,都吃了一惊,本子里每一页都工工整整地写满了字,是他写的读书笔记和摘抄下来的好词好句。同学们看了都赞不绝口地说,周恩来是个会学习的有心人。这时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知识在于积累。周恩来做得很好,我希望你们(像 向)他那样,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将来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知识在于积累。”今天的这件事,使我对这句话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我们能有小水滴的这种精神,那我们的知识不( )一定会更加丰富了吗?
(1)把文章中括号里用错的字划掉。(2分)
(2)给文中的带点词找一个近义词。(2分)
赞不绝口 ( ) 语重心长 ( )
(3)把第一自然段中“一下子明白了”换一个成语是( )。(1分)
(4)用成语形容一下“小水滴的精神” (写4个),我们这学期的课文中,具有这样精神的人是 、 、 、 。(4分)
(5)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填上关联词语,再把它改变成另一种说法,意思不变。(4分)
(6)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2分)
18、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这几段话选自_____________的《鸟的天堂》,这是作者第__________次经过那里,时间是_____________
【2】“不可计数”的“数”,在这里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计数”在本文指____________
【3】这几段话所描述的“鸟的天堂”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细细品读每个自然段,看看作者分别是从哪些方面写出“鸟的天堂”的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几段话属于_________________(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节选)
①看!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
那是流星体!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较小的天体。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最大速度的6倍多。
②现在,你一定会认为流星体是人们所能见到的速度最快的物体。不过,还有比流星体运动速度快得多的东西,而且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如果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就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7圈多!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1】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可以提高阅读速度。选文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抓住关键语句,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1)请用“________”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关键语句。
(2)借助关键语句将下列图表补充完整。
|
| 流星体 |
|
|
|
|
|
|
|
约4万千米每小时 |
|
|
| 约30万千米每秒 |
(3)宇宙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自然段中的加点词“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把句子写得生动有趣些。
例:我喜欢写日记,每天晚上都要把心里话写在日记本上。
日记本是我的好朋友,每天晚上我都要向她倾诉自己的心声。
(1)风儿轻轻地吹,杨柳来回摆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雨流进麦地里,滋润着麦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扩句)
2. 东方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缩句)
3. 今天的这场球赛比以前的更精彩、更激烈。(改为反问句)
22、改成“被”字句.
法布尔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展示。
亲爱的同学们,本学期你一定学到了关于说明文的一些知识,请你选择一种物品介绍给大家,如:蔬菜、水果、健身器材、玩具、文具或电器等。
要求:按一定顺序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并且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把一种事物的不同方面介绍清楚。题目自拟,字数在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