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A.他做起事来三眼一板,慢条斯理,十分清楚。

B.这是小明第一次到校长办公室,他显得局促不安

C.运动会上,他一路飞奔,扬长而去,最终获得了金牌。

D.秋雨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总是迈着缓慢的脚步,姗姗来迟

2、选词填空。

  美丽  漂亮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 )的画卷。

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真( )。

  发现  发明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 ),是我国几代科学家长期艰辛努力的结果。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大( )家。

 

3、花落谁家。

凝聚  凝结

(1)这部作品(   )了他一生的心血。

(2)池面上(   )了薄薄的一层冰。

气势 气魄

(3)这样(   )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4)这座山很有(   )。

因为……所以……  如果…………不是……而是……

(5)(   )明天下雨,我们(   )不去公园了。

(6)共产党闹革命(   )为了个人发财,(   )为了解放劳苦大众。

(7)(   )小明本学期在学习上狠下了一番工夫,(   )进步明显。

 

4、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丝(xuè)  (níng) 喃(ní) 瓮(dēng)

B.间(shùn) 鱼(jí)   宿(shè) 胳(bei)

C.人(shēn) (qiàn) 根(yà) 息(shào)

D.歌(yíng) (shi) 水(wà) (jià)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文章时,遇到有疑问的地方才可以作批注。

B.想象画面,不仅可以想象文章中描写的样子,还可以想象描写的声音和气味。

C.在写书信时,开头的“称呼”要在第一行顶格写。

D.简要复述课文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其他内容可以适当省略。

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参加珠心算的小选手很厉害,个个称得上是神机妙算

B.深蓝的夜空中,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C.一到节假日,大街上便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D.窃贼一看周围人多无法脱身,顿时气急败坏,就劫持了旁边一个小女孩。

7、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是个小气鬼,今天挑大梁请大家上馆子吃一顿。

B.我第一次走上讲台给大家讲故事,心里紧张极了,魂飞魄散

C.科学实验来不得半点马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定要准确仔细。

D.敌人一批又一批地扑上来,真是视死如归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读拼音,写词语。

chū zhēng_____  cuī cù_____  yīng xióng_____

yí huò_____  xùn chì_____  xiōng huái_____

yán sù_____  fán shì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1】【理解含义】标题中的“我”指_________,“中国心”指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探究】歌词中为什么要列举“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字词】“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中的“烙”字能换成“盖”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感情】歌词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爱,请从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钱塘江观潮

杨 洋

今年的国庆节我过得特别开心,因为我第一次去钱塘江观潮。

那天,天气晴朗,我们一家驱车来到海宁盐官观潮公园,那里已是人山人海。我拼命地挤到栏杆处,放眼望去,只见钱塘江一望无际,风平浪静,什么异样都没有。我正纳闷,这有什么好看的……

突然,人群一阵(骚 搔)动,有人大喊:“潮水来啦,潮水来啦!”我赶忙朝着周边人看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现出一条长长的银线,隐约传来阵阵急骤的雨声。那线条变得越来越粗,越来越近,化作一条横卧江面的白练;那骤雨声也渐响渐近,变为瓢(泼 沷)暴雨声,且越来越响,犹如闷雷似的滚来。等到潮水临近,江水猛涨,万顷波涛,(顷 倾)刻间一线白练变成了一道水墙,潮声犹如万马奔腾,惊雷贯耳。霎时,潮峰从我眼前呼啸闪过,向西面驶去。

江边有一些年轻人随着它一路狂奔,似乎在跟它比赛谁跑得快,惹得众人都在旁边加油助威。潮水过后的钱塘江,留下了一些小波浪在你追我赶,阳光(洒 酒)在上面,波光(粼粼 麟麟),煞是好看。这是我第一次观潮,听爸爸说,这次看到的只是一线潮,它还有回头潮等奇妙的景观。

拍照留念后,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江边,耳边还一直回荡着巨大的潮声,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再来观潮。

(选自《小学生分类作文示范大全》)

【1】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

【2】“人山人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通过“人山人海”一词间接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4】仔细阅读短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谁愿意和你一起

天阴沉沉的,雨不急不慢地下了一整天,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连接学校与小镇的石墩桥无可奈何地浸到了水里。

班主任说:“石墩桥被淹了,镇上的同学今晚不能回家了,就和住校生挤挤睡一夜吧。镇上的同学请举手,我要安排一下床位。”我举起了手。

因为个子小,我坐在第一排,但却顽皮到令人讨厌的地步,再加上贪玩,学习又差,因此很不受欢迎。那时,我肆无忌惮地给同学起难听的绰号,比如叫那个胖女孩“猪头肉”,叫那个近视的男生“熊瞎子”。现在想起来,那些无聊的绰号真是一种伤害。

班主任接着对住校生说:“愿意和蒋力洁挤着睡的请举手!”好几个女生把手举得高高的,踊跃地表达友谊。蒋力洁高兴得合不拢嘴。

“愿意和陈群挤着睡的请举手!”又有好几个同学争先恐后地举手,然而轮到我时,班里一下子安静了,没有一个人举手。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脸上发烫,心里追悔莫及。

班主任又问:“谁愿意和鲁小磊一起?”还是没人举手。我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觉得全班同学都在嘲笑我,他们一定非常高兴我这个作恶多端的坏小子终于无家可归了。

“鲁小磊,怎么没人愿意和你一起呢?”班主任好像太着急了,无意间说出了这句话。我的眼泪一下流了出来,真想冲出去趟着大水回家,淹死都不怕。

“我愿意和鲁小磊一起。”刘全突然举手了!班主任松了一口气。

放学后,刘全带我去他的寝室。他一直微笑着,我的脸却烫得要命。我想我以后再也不叫他“二傻”了。

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我终于恍然大悟:尊重是相互的。如果你的声音不友善,连山谷都对你回应厌恶的回音。

1根据意思写出短文中相应的成语。

(1)争着向前,唯恐落后。___________

(2)做的坏事很多。__________

 

2先连线,再按文章的表达顺序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 留学校 恍然大悟

( ) 没处睡 肆无忌惮

( ) 起绰号 后悔莫及

( ) 受启发 无可奈何

3请用波浪线线画出与画线句子形成对比的语句。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4文章结尾写道:“尊重是相互的。如果你的声音不友善,连山谷都对你回应厌恶的回音。”请结合你在生活中遇到的情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快乐阅读。

古时候,橄榄坝人的祖先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们多想找一块富饶美丽的土地,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啊!

一天,突然从天上传来一阵叫声:“到橄榄坝去吧,那里会让你们过上幸福的日子!”

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绿孔雀。绿孔雀说完,就展翅向远处飞去。人们欢欢喜喜地跟着绿孔雀向前跑。

跑啊,跑啊,历尽了艰难困苦,终于到了一个大坝子。但是,那里到处都是沼泽,成群的蚊子黑压压地飞来飞去,毒蛇缠在树上吐着芯子。有的人看了,说:“绿孔雀不是骗大家吗?”

但是一些坚强的人留下来了,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来建设橄榄坝。

一年年过去了,橄榄坝变了样。一片片整齐的竹楼;竹楼周围是数不清的竹丛和果树,有芒果、木瓜、荔枝、椰子、柚子、芭蕉……一树树、一枝枝挂满了累累果实;远处是葱郁的树林、成群的牲畜、金黄的稻田……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绿孔雀没有骗人。

后来这个寨子就起名叫绿孔雀寨。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

2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描写橄榄坝原来的样子的句子。

4作者写橄榄坝现在的样子是按由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安排材料的。

5你从这篇短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第一次

马路旁的人行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他甚至还没满一周岁。

他长着两条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而且信心十足。

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沿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

然而小男孩又收回了跨出去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累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

“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啧了啧嘴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

而孩子的妈妈并没有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加油!加油!”旁边的小姑娘喊着。

终于,两只脚都站到人行道上去了,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小胖脸同时绽开了笑容——了不起的胜利!

   )好一个登山者(   )白胡子老爷爷幽默地说(   )他摸摸孩子的头(   )一开头总是困难的(   )但现在总算对付过去了(   )乖孩子(   )祝你永远向新的高度进军(   

【1】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题目中,“第一次”指的是______________,文中的白胡子老爷爷把它和_________联系起来。

【3】围绕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行为,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个人的反应。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这”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一段鼓励小男孩的话。(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文中有句比喻句与众不同,请用波浪线画出来。并仿写一句。

【2】根据选文,提一个问题并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线句子中的“逐渐”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能把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写得这么详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两个描写一个场面。

争分夺秒   热火朝天   争先恐后   一鼓作气   力争上游   不甘落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再用行楷体抄写正确句子。

我得了比赛第一名。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

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错别字1个,错标点符号1处,病句1处)

今年“六一”儿童节,我们班开展拨河,套圈圈、抢凳子、吹乒乓球等活动。我最喜欢的套圈圈是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我们学校每年都会召开拔河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妙笔生花。

生活是个万花筒,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事,或惊喜,或害怕,或紧张,或激动……请选取一件让你感受强烈,令你心儿怦怦跳的事写下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题目:一件______的事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语句通顺,内容具体;3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