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3年以来,天津海关开展了“国门绿盾2023”行动及严防外来物种入侵3年专项行动,在非贸易渠道截获小豆蔻等外来物种共97种次。这一行动有利维护了国家(     

A.生态安全

B.文化安全

C.社会安全

D.网络安全

2、民族精神具有 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A.博大精深

B.内涵丰富

C.与时俱进

D.源远流长

3、漫画中老人和儿童的善举表明(     

A.奉献社会,要多多捐款

B.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C.帮助他人,要倾尽积蓄

D.援助他人,应不伤自尊

4、某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违法言论被抓获,这告诉我们(     

A.增强法治意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B.只要违法犯罪一定会受到刑事处罚

C.尊重公民言论自由、参与权表达权

D.尊重自由平等,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5、和谐号奔驰在祖国大地,“天宫课堂”在空间站开课,国家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乡村振兴初现成效,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居民收入差距大等问题仍然突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们对国家的发展要有信心和期待

②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令世界瞩目

③我国存在的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④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家”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国”是个体最大的依靠;家给我温暖,国给我力量。无数华夏儿女带着“家国同构”的使命意识,撑起家,建设国,在人生的漫漫奋斗中,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难以兼顾兼得

②只有牺牲个人利益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③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④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明有礼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礼有利于形成和谐社会

③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的私事                           ④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8、曾经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墨脱,在2023年10月迎来了通车10周年的庆典,墨脱公路助力墨脱走上了致富道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一代又一代的墨脱建设者们发扬了“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     

①积极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②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③积极奉献社会,弘扬社会正能量④树立正确职业观,规划职业生涯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9、某家长在一家培训机构续费一万余元,刚上了一节课,这家店就“跑路”了,如今有两百多名家长的课时费退费无门。对此,你给这些家长的建议是(     

A.保存好缴费证据等,拨打110,向警方寻求帮助

B.只能选择去法院起诉这家不负责任的机构

C.尽快联系上机构负责人,不择手段的追回损失

D.通过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10、2022年11月22日,正在柬埔寨出席第9届东盟防长扩大会议的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应约与美国国防部部长举行会谈时指出,中方重视发展两国两军关系,但美方必须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我国国防部部长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下列与我国国防部部长强调的核心利益一致的是(     

①国家主权、国家安全

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③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④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1、研制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保护了几代新中国儿童的科学家顾方舟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荣誉。为加快疫苗问世的进度,顾方舟和同事们除在动物身上试药,还自己以身试药。从他的事迹中可以看到(     

①努力拼搏、意志坚强                       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③热心公益、关爱他人                       ④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不学礼,无以立。以下是部分同学的生活片段:

①早晨,在校门口遇到老师和同学,兰兰主动问好。

②课间,凯凯进办公室请教问题,自觉轻轻地敲门。

③下午,龙龙一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自顾自玩手机,也不和妈妈打招呼。

④晚饭时,菜刚上齐,父母还在收拾厨房,思思就自己先拿起筷子夹菜吃。

上述行为属于文明有礼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联网用户的真实属地公开,一批伪装者现出原形、人设崩塌。此举有利于(     

A.学会信息节食,提高媒介素养

B.保护个人隐私,控制网络言论

C.创新技术手段,消除欺骗行为

D.净化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生态

14、“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舍小家为国家,把家安在无人区,和妻子刘景好为国巡边半个多世纪,总里程达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圈),成了新疆毗邻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他的事迹启示我们(     

A.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就要放弃个人利益

B.维护国家利益,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献出生命

C.在我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没有区别

D.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15、成都大运会期间,活跃着一群辛勤奉献的大运城市志愿者,他们用热心、舒心、暖心的服务,织就城市最靓丽的风景线。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为个人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B.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各种关系

16、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八年级某班开展了“模拟法庭”的活动。针对模拟的案件同学们依次做出了以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案件:李某家与吴某家是邻居关系,双方多次因建筑物拆除、杂物乱放等问题产生矛盾纠纷,于是李某擅自拍摄并在网络上公开发布含有吴某肖像的视频内容,构成了肖像权侵权(如图)。之后,吴某将李某告上法庭,最终,李某被法院要求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

A.小新:吴某提起的是刑事诉讼,我们要警惕身边违法行为

B.小年:吴某通过行政诉讼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C.小快:李某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吴某提起的是民事诉讼

D.小乐:两人的关系属于地缘关系,邻里之间不应该打官司

17、傍晚放学的时候,由于接孩子的家长太多,某中学门口混乱不堪:有的家长不顾禁止掉头     标志随意掉头;有的家长着急上火狂按喇叭,完全不顾学校路段禁止鸣笛的法律规定……班会课上,同学对这一现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只有大家有序地按照指示标志和相关法律规定行车,才能避免混乱

B.社会正常运行需要大家形成交通秩序,这样可以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C.家长们为了提高效率、接到孩子,在学校路段偶尔鸣笛,情有可原

D.校门口需要呈现一种有序化的状态,这样我们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

18、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生活情境与社会秩序的类型连线正确的是(       

①地铁站,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社会管理秩序

②交警对过往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提示——————生产秩序

③医院的候诊室,大家自觉保持安静——————公共场所秩序

④工厂里,流水线工人正在规范作业——————交通秩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烁着思想与智慧的光芒。对以下名言警句解读正确的是(     

①“单则易折,众则难摧”——遵守社会规则,凡事要随大流

②“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敬重

③“内不欺己,外不欺人”——要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于他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下列行为与违法类别的搭配,正确的是(     

①张某醉驾撞人后逃逸——刑事违法行为②李某破坏铁路封闭网——行政违法行为

③王某伪造人民币使用——民事违法行为④陈某上课不认真听讲——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一次隆重的法律家族大聚会》

时间:2020年12月4日

地点:某校道德与法治课堂

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感悟习近平法治思想

成员:宪法、刑法、民法典、刑事诉讼法、立法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

争论:如图

最后,课代表归纳出一个结论:宪法=刑法+民法典+立法法+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请你对这个结论的观点进行辨析。

22、谦让意味着软弱可欺。

判断:(  

理由  

 

23、请辨析以下言行:七年级同学小明不小心破坏了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在老师询问时,却谎称是别的同学弄坏的。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2016415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安全教育日,各中小学在国家安全机关的支持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宣传活动。某学校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开展了一系列多样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你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代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设计一种活动形式。

(2)在活动中请说出我国如此重视国家安全教育的原因有哪些?

(3)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我们要树立怎样的安全观和增强什么意识?

(4)活动结束时,请你谈一谈怎样才能走出了一条坚定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5、承担责任的代价?

26、某初级中学学生丁某,读初一时经常旷课,逃学,在家玩电脑,屡教不改。上初二后,他更沉迷于网吧,花完零用钱就偷家里的钱,再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件去卖,甚至常常向低年级同学索要财物,稍有不从,就大打出手。因为影响恶劣被学校处于勒令退学的处分。丁某辍学后在网上结交了一些网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为了网友的“哥们义气”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将对手刺成重伤,最后受到了刑罚处罚。  

(1)丁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哪些行为属于犯罪? 

(2)丁某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说明了什么?

(3)从丁某的犯罪历程中启示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27、遇到下列情景,你会怎么做?

情景一:下课了,小玲发现小芳又独自坐在教室的角落。小玲想起从外校转到她们的班级一个多月以来,小芳总是独来独往,不愿意与他人交往……

情景二:当学校举行升国旗仪式时。

情景三:遇到外宾时。

 

28、阅读宪法条文,回答下列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们负责,受人民监督。

第三十三条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国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贯彻落实宪法第三十三条内容,在“尊重和保障人权”对各级国家机关提出哪些具体要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