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小亮所在的小区全面推行了垃圾分类,但总有一些居民依然乱扔垃圾。面对这种情况,小亮应该(     

①遵守规则,宣传知识②勇敢制止,惩戒对方

③毫不理睬,事不关己④劝导对方,维护规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下名言警句体现“礼”的重要性的是(     

①言不信者,行不果

②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③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④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将儿童优惠标准进行调整,将以前以身高划分优惠标准变为以年龄划分。这说明(     

①任何规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意地修改②社会规则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调整和完善

③原有的规则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④规则应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独臂外卖骑手王哲当选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的短视频,获得80万人次点赞,很多像他一样来自基层的代表通过媒体被公众熟知。这些“网红”代表出圈的同时也在认真思考,如何更全面了解职工群众的所思所盼,带动更多劳动者在岗位上成长成才。这启示我们做负责的人要(     

①真诚赞美他人②提升自身素质③让自己成网红④增强履责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_________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A.宪法

B.刑法

C.民法通则

D.治安管理处罚法

6、沈继奋右手残疾,却加入了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迄今为止,已经服务数千小时。她的背影,被网友们誉为最美身影。完成下面小题。

【1】志愿者们行为的意义在于(     

①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②能够提升自身价值,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

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弘扬正能量④每个人都应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善成德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以下不属于“最美身影”延续的是(     

①主动教社区老人使用电脑②邻居之间的互赠礼物

③转发好友的活动链接④参与清除街道小广告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紧绷保密之弦,保护国家安全。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国家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基础

B.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C.总体国家全观以经济安全为宗旨

D.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军事安全为依托

8、漫画《沙漏》告诉我们,沉迷网络会(     

   

A.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B.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C.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D.走向违法犯罪

9、在课前三分钟《我来讲故事》环节,小明为同学们讲了以下一则故事:

何占豪,著名音乐家、作曲家,他26岁时参与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作品成为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他说:“我觉得身为一个中华民族的音乐人,对中华民族的音乐应该有所研究,应该有所贡献。”他在搞好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培养作曲、演奏人才。

以上故事中主人公最值得称赞的品质是(     

A.主动承担责任

B.遵守社会规则

C.关心社会发展

D.树立诚信意识

10、如何防止沉迷网络是当前保护未成年人领域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增设“网络保护”专章,对网络环境管理、个人网络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作出全面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     )

①目的是要阻断未成年人与虚拟世界的联系

②体现了国家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③说明规则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变迁调整和完善

④表明未成年人不能辨别是非,不能辨析网络信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初中生小茜在日常生活中喜欢看新闻并对新闻进行分析。她对以下新闻的解读正确的是(     

A.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执法时,发现某口腔诊所未按规定处理医疗垃圾,对其作出警告处罚。——口腔诊所所受处罚,属于刑事处罚

B.我国公民黄某为获得丰厚报酬,故意向某国泄露我国机密,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有期徒刑属于主刑,黄某不可能被判驱逐出境

C.邻居向小陈借了20万元,拒不归还,小陈多次索要无果,最终将邻居告上法庭。——该诉讼为刑事诉讼,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D.一名外卖员从高架桥上跳水救人,导致胸椎骨折。——被救者应承担民事责任,向外卖员赔偿损失;我们中学生应不计后果,见义勇为

12、对下列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学生凯凯踢球损坏了学校的宣传栏,虽无人看到,但他却主动承认并赔偿了损失

——我们要自觉做到文明有礼,“止于至善”

B.邓某因发布虚假消息扰乱社会秩序,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3日的处罚

——邓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C.英语老师检查作业时,同桌小刚还没写完,小辉便把自己的作业借给他抄

——小辉懂得换位思考和关爱同学

D.某网站平台根据国家要求受理网络侵权举报,处置造谣诽谤信息7045条,对多个账号进行线下通知警告

——这告诉我们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自觉遵守网络规则

13、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于中学生而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广泛结交朋友,接受陌生人的饮料

B.抵制毒品诱惑,积极宣传禁毒知识

C.致敬禁毒英雄,无畏抓捕涉毒人员

D.加强禁毒教育,巩固禁毒学校防线

14、一位盲人夜晚总是提着灯笼走路,许多人都不理解甚至嘲笑他。他说,我提着灯笼,一方面照亮了别人,另一方面也使自己不被他人撞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要关心帮助弱势群体

B.帮助他人就一定能得到回报

C.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D.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15、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下列行为属于对自己负责任的是(     

①小涛经常购买“三无”食品②小智坚持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③小晶每次做眼保健操都认真踏实④小健每天坚持锻炼一个小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中央文明办等五部门联合发布2023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他们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文化、探索科学奥秘、践行生态理念、热心公益活动、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表现突出,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风貌。他们身上共同的品质是(     

A.专注民族团结

B.爱科学敢创新

C.坚持保护环境

D.勇担社会责任

17、中央网信办深入推进“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共处置传播网络谣言账号2800余个。如:快手账号“宇宙笑王”发布“住户在家不戴口罩被抓走”的谣言;抖音账号“疫情当下作为一个网友能做的”发布“女子下跪向志愿者求物资”的谣言,挑拨不明真相群众批评声讨;等等。面对网络谣言,中学生应该(     

①多方验证,辨析内容     ②向有关部门举报

③加大查处和惩治的力度   ④关注官方信息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8、课堂上,老师展示了明代学者顾宪成曾写的一副对联:老师展示此对联的目的是(       

   

A.告诉我们大小事情要自己做,事必躬亲

B.告诉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C.启示我们应该主动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发展

D.说明要做大事,才能对国家有贡献

19、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钟南山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在家庭里,我是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要照顾妻子、关爱子女;在医院,我是医生,要救死扶伤;在医学科研团队里,我是队长,要带领团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由此可知(     

①社会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④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2023年5月28日上午10时32分,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执行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开启这一机型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广大中学生和全国人民一道,都十分关注这件大事。这说明了(     

A.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B.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C.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是一成不变的

D.我们应积极融入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   即将期末考试了,小苗抓紧利用午休时间在宿舍背英语单词,遭到同学们的抗议。他却认为:“学习是我的权利,任何人不能干涉。”

(1)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

(2)请运用权利义务的相关知识分析他的说法。

22、【德法同行】

2022年5月29日晚,宋某驾驶大货车在威青高速文登北服务站接受查验时,他向工作人员提供虚假行程信息,故意隐瞒了他的疫情流行地区旅居史,造成疫情传播风险。威海市公安局文登分局依法对其调查处理。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宋某的行为加以评析。

23、   材料:某中学贴吧内,一个网名叫“天龙,的学生,发布了大量小林同学的照片,其 中有的照片明显丑化小林。照片发布后,引发了一些嘲讽小林的跟帖。对此, 小林很生气,小林的朋友小张却劝说小林,他说:“网络是个自由空间,想说 啥就说啥,你就忍忍随他去吧。”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对“天龙”和小张的言行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王铮亮演唱的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天底下的儿女为之感动,让很多观众流下了热泪,这首歌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共鸣,深受欢迎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优美的歌声引导天下做儿女的应该怎么做?为什么?(7分)

(2)在世上的多种爱中,至深至纯的爱是父母之爱,简要举一例说说你家中爱的故事。(3分)

(3)感动不如行动,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5、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该法规定:每年的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18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三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某校要求各班召开一次以国家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老师请你为本班活动的召开做一些准备工作。

(班会内容)

(1)有同学错误地认为,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的事,与个人关系不大,请你收集资料向同学介绍我们青少年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维护国家的安全?

(班会活动形式)

(2)请围绕活动主题及活动内容设计至少两种活动形式?

(班会宣传)

(3)请你为这次班会设计两条宣传标语,以便让更多的人重视国家安全

26、    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简便的交通工具,非常受学生欢迎。但近年来,社会上一些家庭因为疏于管理,各种年龄层次的孩子发生安全事故的案件时有曝光,特别是小学生骑共享单车,初中生开着电动自行车在大街小巷里横冲直撞的现象尤为常见,有时甚至骑车闯红灯,造成交通秩序混乱。老师和父母教育他们不要这样做,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的自由。

(1)请你谈谈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规则?

(3)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那些?

27、请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部署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

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意味着宪法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每年“国家宪法日”,武汉市中小学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宪法宣传活动。

(1)为响应“宪法宣传周”活动,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举办“宪法知识演讲比赛”,如果你参与其中,请写出你的演讲提纲。

(2)国家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多种活动,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彰显宪法精神和力量。请你列举国家增强宪法意识的重要举措。

(3)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28、   谢芳丽用感恩的心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她捐资助残,关爱孤寡,扶贫济困,坚持用阳光的心态参加爱心服务,用爱心回馈社会,用经历唤醒迷途中的人。

(1)请列举自己在生活中亲近社会的事例?(至少两例)

(2)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