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

贵州是明确表示不“跟风”涨价的省区,游客大增。据贵州省统计,“五一小长假”期间,全省共计接待海内外游客30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近40%。仅前两天,贵阳火车站每天就至少迎来80个旅游团,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形成了贵州旅游的“井喷”现象。

A.贵州旅游的“井喷”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B.“五一”假期贵州的游客大增。

C.贵州是明确表示不“跟风”涨价的景区。

D.贵阳火车站每天迎来很多旅游团。

2、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妒(jì)   (bèn)     母(xiào)

B.冽(lǐng)   惚(huǎng)   裂(jūn)

C.垂(màn)   万马齐(yīn) 力(zhuó)

3、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精彩再现。

(1)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霎时间,只见________,________,被点上眼睛的龙________。游客们________,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________。

(2)在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三则成语故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你最喜欢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一定还能举出两则成语故事,如《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学习了三则伊索寓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则是《________》,从中你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你一定还读过其他的伊索寓言,如《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学习了一则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其中你最敬佩的人物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一定还知道其他的神话故事,如《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跟戏曲有关的谚语补充完整。

①台上三分钟,________________。   ②师傅领进门,________________。

③要练惊人艺,________________。   ④若要戏路通,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艺高人胆大。   ________________,小小胡琴拉断腰。

5、补充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造句。

不可______量 金______辉煌 政______人和 完好无______

______世闻名 ______所当然 依依不_____________之秋

_________________

6、昨天,老师教了《姓氏歌》,小明忘记了一部分,请你帮忙填上。

赵钱________   周吴________   冯陈________

蒋沈________   ________尤许   何吕________

7、给横线上的字加偏旁变成新字组词。

____________写  ____

____鸟 骆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助 威____

8、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继续   陆续   持续   连续

①我们( )跳上一只船。

②下雨了,联欢晚会不能( )

③联欢会上,他( )唱了三首歌。

④这场雨已经( )了一个星期。

(2)耸立   屹立   挺立   矗立

①高大的白杨树( )在道路两旁,美丽极了。

②一座座新建的大楼( )在高新开发区。

③雄伟壮观的大雁塔( )的在西安郊区。

④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上。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

草船借箭(片段)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选段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来塑造周瑜和诸葛亮的形象,下面最能概括选段中周瑜特点的是(     

A.疾恶如仇

B.忠厚老实

C.妒贤嫉能

D.神机妙算

【2】下列对画“——”句子的分析,正确的是(     

A.周瑜信任诸葛亮,想把造箭的任务交给诸葛亮。

B.周瑜心怀妒忌,设下陷阱,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接下造箭任务。

C.军中缺箭,周瑜特别着急,只好请诸葛亮帮忙。

D.军情紧急,周瑜知人善任,委托诸葛亮造箭。

【3】根据提示写一写人物心中所想。

(1)诸葛亮说“愿意立下军令状”时,心中在想:____

(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周瑜很高兴,想:____

【4】“军令状”指接受任务时所做的按时完成任务的保证。诸葛亮的军令状该怎么写?

10、阅读。

豆瓣儿酱

记得小时候,春天一到,妈妈就开始做我最爱吃的豆瓣儿酱。把早已做好的长着一层毛毛的酱曲掰成小块儿,放到簸箕里在阳光下晾晒。过几天,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把黄豆炒熟,当豆儿的香味在屋里弥漫时,妈妈总是从锅里先铲出些放到面板上晾着,我和弟弟常常迫不及待地抓起一把塞到嘴里,咯嘣咯嘣唇齿留香。

豆儿炒完之后,妈妈用一个小磨把豆粒磨成豆瓣儿,磨完后把豆瓣儿放过进小簸箕里簸去豆皮,再把去皮的豆瓣儿煮熟。这时我和弟弟又抵制不住香味的诱惑,时不时地揭开锅捞一些豆瓣儿解馋。

豆儿煮好后,妈妈把豆瓣、萝卜和酱曲一起放到一个小缸里,加上适量的水、盐还有姜片等调料,用一个小木头耙子(       )着底搅拌均匀,再用一层白净的布(       )在缸沿上,四周用绳子松松地(       )上最后用一根小木棍儿(       )上拧绞几下就非常结实了。

酱做好之后不能马上吃,必须经过大约一周的发酵过程。这段时间,对于我来说是最难熬的日子。每天放学之后,我都要跑到酱缸前拿着小耙去捞豆瓣儿,边捞边问:“妈,还有几天才能吃啊?”有时我实在忍不住了,会在第四五天的时候,偷偷地用手抓出几颗放在嘴里,如果偷吃时让弟弟撞着,他就会一路小跑着去向妈妈告状。而我常会挨一顿训斥,但心里还是很美,因为品尝到了香香的味道。

童年的豆瓣儿酱,让我回味,更让我留恋故乡的妈妈。

【1】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弥漫:___________________

唇齿留香:________________

【2】在“(       )”里选择合适的动词填空。

               

【3】制作豆瓣儿酱的过程是怎样的?请填空。

晾晒酱曲——( )——( )——( )——( )——( )——( )

【4】“这段时间对于我来说是最难熬的日子”的“这段时间”指哪段时间呢?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

【5】对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B.“我”只是回味童年的豆瓣儿酱。

C.运用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妈妈的勤劳、辛苦的歌颂。

11、阅读。

三顾茅庐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去邀请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亮。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让人难忍。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刘备却说:“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先生,不正表明了我们的一片诚意吗?”三人继续往前赶路。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张飞、关羽竭力劝阻。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张飞更是带着轻蔑的口吻说:“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你。”刘备连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

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刘备见了诸葛亮,说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访,今日如愿,实是平生之大幸!”诸葛亮说:“蒙将军不弃,三顾茅庐,真叫我过意不去。亮年幼不才,恐怕让将军失望。”刘备却诚恳地说:“我不度德量力,想为天下伸张正义,振兴汉室。由于智术短浅,时至今日,尚未达到目的,望先生多多指教。”刘备谦虚的态度、诚恳的情意,让诸葛亮深受感动。于是,诸葛亮答应了刘备的请求,怀着统一全国的政治抱负,离开了隆中茅庐,出任刘备的军师。他忠心耿耿地辅佐(zuǒ)刘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1)徒有虚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忠心耿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至今日,尚未达到目的”,刘备的“目的”正确的一项(       

A.请到诸葛亮

B.打败曹操

C.伸张正义,振兴汉室

【3】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多处写了张飞的语言,这样写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954年,周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一次国际性会议。那时候,美国政府以中国人民为敌,采取孤立中国的态度。美国代表团团长杜德斯到达以后,出于礼节和周总理握了手,随后拿了一块手帕,擦了又擦才收起来。周总理看在眼里,也拿出一块手帕,仔细地擦了又擦,然后把手帕丢进身边的废纸篓里。在场的外交官和记者见此情景,都点头称颂周总理,杜勒斯却当众丢了脸。

杜勒斯不甘心失败,于是又生一计。在一次各国代表团参加的宴会上,他让人做了一只大蛋糕,中间用奶油制成了一个“卐”字。这“卐”字是希特勒领导的法西斯德国的标志。杜勒斯想看看周总理如何处理,为难中国代表团。周总理迈着稳健的步子,进入宴会厅以后,一看这场面,心中全明白了。只见他镇定自如的走到大蛋糕面前,一面举起闪亮的餐具,一面招呼大家说:“朋友们,让我们联合起来,消灭它吧!”说完,刀叉一把把落下,把那个字划得破碎不堪。周围的人啧啧称赞总理的才能。杜勒斯又一次当众丢了脸。

周总理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受到了许多国家代表团的敬重。

1文中划线的句子,去掉“仔细”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场的外交官和记者见此情景,都点头称颂周总理。”这句话中的此情景指的是什么,用波浪线线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3短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朋友们,让我们联合起来消灭了它吧!”你从周总理这句话中读出了几层意思?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在场的一名代表,看到周总理的表现,你会怎样称赞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就短文内容提出一个问题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将相和(节选)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和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写出下面句子的描写手法。

(1)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_________

(2)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________

(3)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__________

【2】用一个小标题概括选文第二段话的内容__________。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_________和廉颇____________。实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第一段话中的人物对话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片断,回答问题。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   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唐            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艺术馆

【1】在文中第二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饱览:____        玲珑剔透: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是_______句,起____作用。

【4】这两段话从________两方面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课文中用这么多的篇幅,写他辉煌的过去是为了( )。(先填空再选择正确说法的序号)

A.把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形成鲜明对比,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痛恨,对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痛恨。

B.再现了圆明园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景象,唤起人们对圆明园的留念。

15、阅读练习。

扁豆花

院里的扁豆花开了。瞧那花瓣儿小小的,并且蜷曲着,就像小姑娘裙上的蝴蝶边,颜色是那种很少见却很惹人爱的淡紫色。花开得不多,但这儿一丛丛,那儿簇(cù  chù)簇,像星星似的散在绿叶中,不仔细看,竟很难发现。其间也还零星地结出几只深紫色的扁豆,形状是弯弯的,很有点儿像小船或天边的月牙儿。更多只长出嫩芽,那么娇娇的,很是惹人怜爱。让人禁不住(惊叹  惊讶)生命的伟大。我们剛出生时,也不是这个可怜样儿吗?所有生命在降临或消失时的节拍都是相同的。

走入院中,缓缓上前近看,发现那即将长成的扁豆的顶端竟连着些萎谢的扁豆花。那本来就已很淡的颜色,此刻就像经水洗过很多遍似的,褪得不见痕迹,甚至是憔悴、贏弱的。轻轻一碰,她竟飖悠悠地落下来,落下来,融进了泥土里。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她是否曾经有过那样鲜艳的色泽和丰美的生命?可她确实有过,因为所有的生命都必须从丰美走向凋(diāo  tiáo)零。只不过,她比别人走得更急了点。为了结出果实,为了果实的丰茂,她(情愿  自愿)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我弯下身,拾起脚边的一朵扁豆花,轻轻地托入掌心,借着直射而来的暖暖的阳光静静端详她。隐隐地,鼻子有些发酸。然后,眼前便一片模糊,泪光中,叠印在我眼前的是母亲那和善、慈蔼的面容。

我,喜爱扁豆花!

1请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拼音或词语下打“√”。

2短文写了哪几种扁豆花?(

A.盛开的扁豆花和深紫色的扁豆。

B.院里的扁豆花、萎谢的扁豆花和脚边的扁豆花。

C.盛开的扁豆花和萎谢的扁豆花。

D.深紫色的扁豆花和浅紫色的扁豆花。

3文中画“   ”的句子描写的是______的扁豆花,由画“   ”的句子可以让人想起龚自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白 鳍 豚(节选)

鱼类有鳃,可以在水中呼吸。白鳍豚没有鳃,有肺,靠一个朝天的鼻孔在水面呼吸。白鳍豚的肺容量很大,它头顶(lù lòu)出水面,通过鼻孔吸足一口气,就能在水中(qián qiǎn)行半小时左右。所以它可以像鱼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长江之中。

鱼类没有固定的体温,而白鳍豚体温是恒定的。白鳍豚皮下有很厚的一层脂肪,可以防寒。在冬季,脂肪层厚达五六厘米,占体重的三分之一以上。

鱼的脑子很小,白鳍豚的脑子却有500毫升左右,脑上有非常多的沟回,发达程度甚至超过许多陆地上的哺乳动物。

鱼是(luǎn nuǎn)生的,白鳍豚却跟马牛羊一样,是胎生的。刚生下来的幼豚近1米长。雌豚有一对乳头,幼豚是靠吃奶长大的。

因此,白鳍豚虽然生活在水中,却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是一种小型的鲸。

1.在短文加点的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 

2.短文用到的说明方法有        。试举一个例子: 

 

3.白鳍豚是哺乳动物的原因有四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  

(2)  

(3)  

(4)

17、课内阅读。

白鹭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1】在括号中填入正确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

A.长 短 白 黑

B.短 长 黑 白

C.白 黑 长 短

D.黑 白 长 短

【2】文中把清水田说成是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白鹭》的作者________,课文通过对白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颂了寻常的白鹭所蕴含的内在美,抒发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4】写出一句含有白鹭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鸟的天堂(节选)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将作者对大榕树发出赞叹的句子抄写下来:_________

【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是写鸟的_________________;“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是写鸟的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段中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4】从文中摘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各一个。

静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

动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最后一句话中,“鸟的天堂”加引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没加引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A.这的确是鸟儿栖息的好地方,是鸟儿生活的乐园

B.对大榕树的称呼

19、课内阅读

现在可以仔细地观察这一整群飞行的同伴了。应该承认,这些野鹅绝不能算是美丽的。他们的个子并不高大,打扮也并不漂亮。所有的野鹅都是灰色的,好像盖上了一层灰,在他们身上休想找到一根白色的羽毛!

他们走路的样子才难看呢!他们每走一步都要跳一下,碰到每一块石头都要颠一下,他们的嘴几乎要把泥土也耕起来了。

(1)从文中找出一组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描写野鹅动作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笔下的野鹅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下面语句的主要意思。

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用加点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举国行动,也感受到了网上学习带给我们的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请你把印象深刻的网上学习经历写下来与大家分享,一定要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