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一般而言,医生需如实告知患者病情,但在癌症治疗领域,却存在着“保密性医疗”,即不告知患者病情,而先告知病人家属。这是为了避免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进而加快病情的恶化。“保密性医疗”(     

①违背了诚信的要求,应该予以取缔

②遵循了伦理原则,维护了患者利益

③在面临两难选择时运用了诚信智慧

④体现了对癌症患者人格尊严的维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截至2023年9月28日,沾益区、富源县、陆良县实施的“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项目,已为全部680名服务对象及其家庭送上了中秋、国庆的双节祝福,提供基础体检、理发、代购代办、康复理疗等服务超过1600余人次。面对残疾人我们应(     

①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②用平等待人的态度尊重他们

③因为身体残障而歧视他们④关爱但讲究策略,不伤害自尊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近日,在成都市某小区内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狗咬人事件,一名无辜的2岁女童在自家楼下遭到一只狗的凶猛袭击,导致她严重受伤,情况令人心痛。为此,我市加强城市管理,倡导人们文明养狗,规定“养狗办证”“遛狗牵绳”等,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这告诉我们(     

A.规则保障自由

B.规则限制自由

C.规则一成不变

D.规则约束权利

4、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情境中用语恰当的是(       

①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指点说“赐教”     ②起身作别说“久违”,请人谅解说“拜托”

③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赴约说“赏光”     ④麻烦别人说“打扰”,归还物品说“奉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2年国庆假期,小秦和家人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小秦被一件件文物吸引,和家人边参观边小声探讨,体验了一场沁润心灵的文化艺术之旅,感受到了深厚博大的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华文明。小秦参观博物馆(     

①有利于了解和认识社会②实现了人生价值

③能够感受不同的社会生活④可以获得精神滋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346日,针对美国国会众议长麦卡锡等国会议员在美国执意会见“过境”窜美的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予以强烈谴责。完成下面小题。

【1】习近平主席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体现了(     

①国家安全以政治安全为基础,必须高度警惕②台湾问题事关国家核心利益,不容他国干涉

③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是中国的内政④解决台湾问题才能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西方国家妄图用台湾作为政治筹码制造不安定因素,牵制中国、阻碍中国的发展,这启示公民应该(     

①建设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推进军队现代化②运用一切方法和途径,表达爱国情感

③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积极履行义务④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时刻保持警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不要问集体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集体做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什么,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什么。”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的关系是(     

A.国家利益是整体利益

B.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局部利益

C.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D.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没有区别,是一样的

7、下列角色与责任相匹配的是(     

A.作为乘客,可以在地铁上大声播放短视频

B.作为学生,应认真完成作业,遵守学校纪律

C.作为居民,对于小区事务高高挂起,事不关己

D.作为朋友,要讲“哥们儿”义气,满足朋友一切要求

8、古语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说明在集体中要(     

A.理解包容,维护他人利益

B.确立共同目标,团结协作

C.民主公正,满足个人意愿

D.避免内部竞争,精诚合作

9、“我是中国空军,你们的行为己严重影响我飞行安全,现向你提出严正警告!”2023年8月,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编队,遭遇外机“亮肚皮”挂武器挑衅,我军飞行员临危不退,严正警告,最终将外机驱离。飞行员以实际行动(     

①维护国家安全,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②坚决捍卫国家利益,体现了中国军人的担当

③捍卫国家尊严,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④表明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牺牲个人全部利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的方针是(     

A.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11、中国共产党带领我国亿万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应该(     

①努力成为脑力劳动者,为国家和社会作更多贡献②关注国家的发展,为祖国的成就感到自豪

③看到我们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④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要实现这一目标是因为(     

①当前我国的国家安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②国际安全形势正处于不可控制的严峻局面

③符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

④我国要谋求世界霸主的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初中生王某经常旷课到网吧玩游戏,后因缺钱上网,持刀抢劫,造成受害人重伤,受到了刑罚处罚。对此,同学们展开了议论,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甲:不良行为一定会发展为犯罪行为乙:我要远离网络,免受其害丙:我们要防微杜渐丁: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甲和丙

B.乙和丁

C.丙和丁

D.甲和丁

14、根据违反法律的不同,违法行为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下违法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①王某因报假警,被公安机关处以警告处罚

行政违法行为

②某出版社未经张某同意便使用了他的肖像,法院要求道歉并且赔偿

民事违法行为

③贾某因非法收购濒危野生动物穿山甲,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行政违法行为

④李某在小区拾得别人的手机,拒绝返还给权利人

刑事违法行为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5、下列行为中属于诚信的是(     

①和同学相处从来都不失约     ②借同学的钱总不及时还

③考试的时候传纸条给同学     ④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做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俗话说:“懂规矩,方能知礼节;行规矩,方能治国、齐家、修身、平天下。”在日常生活中,出行有交通规则、运动会有比赛规则、考试有考场规则……这表明(     

①规则制定让我们失去了自由②各种规则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③规则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④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近日,某地健身团队“暴走团”引发关注。他们统一着装、挥舞旗帜、外放音乐、步伐整齐、闯红灯、横穿马路……无视交通规则,抢占机动车道致车辆无法正常通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健身者应增强规则意识、文明意识,依法健走②相关部门应加强调研,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

③健身者不应以牺牲他人正当权益为代价④组团暴走纯属个人自由,他人无权干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2023年11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表示: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全面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不断增强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网络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

B.网络是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

C.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制造业的进步完全依靠网络

19、照相馆工作人员小李没经过小芳的同意,就将其艺术照片展出,以招揽顾客。通过协商,照相馆向小芳赔礼道歉。据此判断照相馆工作人员小李(     

A.违反刑事法律,承担刑事责任

B.违反行政法律,承担行政责任

C.违反民事法律,承担民事责任

D.违反经济法律,承担赔偿责任

20、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说明(     

A.每个人都能获得社会的认可

B.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奉献

C.投身社会实践才能走向成熟

D.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2022年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2022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并讲话。他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可以告慰遇难同胞和先烈的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奋斗拼搏,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过上了全面小康生活,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看到这则新闻,班上的同学讨论起来了,

小红说:今天我们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小明说:我不这样认为,我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父母辛勤劳动带给我的,和国家关系不大。

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2、【明辨是非】

2021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一减轻孩子的作业负担,二减轻孩子校外补课的负担)政策相关要求的第一个学期。为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泰州市教育局联合多个部门在全市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同时,指示各学校都通过严控作业量、提供课后延时服务、开展素质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做足课程内涵“加法”,做实教学负担“减法”。对此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家长、老师和孩子的观点进行评析。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年1月底,中央文明办公布了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雅安作为地级城市成功入围。5月10日,雅安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大会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召开,就雅安全市文明城市创建作总动员、总安排。会议指出,雅安市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中,要实施精神文明提升行动、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行动等。

对此,有同学认为,文明有礼对个人的人际交往比较有利,对国家和社会意义不大。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辨析上述观点。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什么要在生活中讲诚信?

25、研学旅行是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秋高气爽的时节,小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走进美丽乡村”研学活动,参观了小康村里的文化大礼堂,体验了农民劳作的辛苦和收获的快乐,感受了美丽乡村的变化。

请运用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走进社会生活》的知识,说说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对青少年有何意义?

26、在学校,部分学生对老师不尊重的行为时有发生,如课堂随意说话;背地里说老师的坏话;见面时不跟老师打招呼,老师批评时当面顶撞、谩骂,严重者甚至与老师动手。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指出,孩子的道德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不会尊重别人,可能是他没有学会尊重,他可能没有体验过被尊重,只有被尊重的人才会尊重别人。专家还指出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是今后真正得以立足的关键。 

(1)为什么专家说学会尊重他人是今后真正得以立足的关键?

(2)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27、简述如何尊重他人?

28、某沿海小村曾以海产品丰富而远近闻名。近年来,富裕起来的村民无节制地进行捕捞,乱倒垃圾造成海洋污染。许多人失去谋生条件,不得不离开家乡另谋出路。

1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5分

2你认为村民们遭遇到这样变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

3假如你是当地村民,你认为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什么?5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