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楷书恢宏雄壮、大气磅礴,筋内丰满,浑厚有力。他就是( )
A.赵孟頫
B.柳公权
C.颜真卿
D.欧阳询
2、班级要开展“民间故事大家讲”的活动,下面我们小组收集的故事中哪些不符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
A.《孟姜女》
B.《一千零一夜》
C.《狐假虎威》
D.《列那狐的故事》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忍心 数落 权利 渔船 报考 心疼 教训 庙会
B.广播 铁路 辞退 挣钱 压抑 潮湿 忙碌 阴暗
C.触动 光滑 编扎 峡窄 勉强 脱落 梳理 连续
D.酷暑 炎夏 蒸笼 噪声 瘦弱 脊背 口罩 龟裂
4、根据课外书籍《西游记》的内容完成填空。
(1)孙悟空有很多的本领,你知道的本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悟空曾被压在__________山下五百年。
(3)在《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中,唐僧赶走孙悟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拼音写汉字。
美国白gōng(______)部分国会议员经常在我国新jiāng(______)问题上huǎng(______)话连篇,抵huǐ(______)、诬xiàn(______)中国,蒙bì(______)欺骗国际社会,破坏我国和平wěn(______)定的现状,不lǚ(______)行中美和平xié(______)议,干涉fáng(______)碍中国内政。近日,美国又派qián(______)艇、军舰chuǎng(______)入中国南海海域,这是赤裸裸的qīn lüè(______)行为,我们绝不允许,誓死捍卫国家领土完整。
6、周总理晚年身体很xū ruò(______),但是为了让人民过上zhǎn xīn(______)的生活,仍旧日理万机。人们tòng dào(______)这位伟人的离去,化悲痛为力量,把他的骨灰伴着chà zǐ yān hóng(______)的鲜花撒入辽阔的大海。
7、看拼音写字词。
diàn táng biān cè jiào huì yún jǐn
( ) ( ) ( ) ( )
bìng mó tuī qiāo dǎng yuán zāi nàn
( ) ( ) ( ) ( )
8、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6分)
( )书( )画 风( )雪( )
低头( )( ) ( )( )盛名
守望( )( ) 顶( )立( )
9、读课文,回答问题。
(1)“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父亲的话让作者一生受用不尽。课文写了作者经历的哪几件事来说明父亲的话是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一想,填一填。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牛郎织女(一)(节选)
一年一年过去,牛郎渐渐长大了。哥哥嫂子想独占爹娘留下来的家产,把他看成眼中钉。一天,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装得很亲热的样子说:“你如今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老人家留下一点儿家产,咱们分了吧。一头牛,一辆车,都归你;别的归我。”
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儿。天还早,能走就走吧。”
牛郎听哥哥嫂子这么说,想了想,说:“好,我这就走!”他想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那辆车不稀罕,幸亏那头老牛归了他,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
他就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山里。从那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装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过了些日子,他在山前边盖了一间草房,又在草房旁边开辟了一块地,种些庄稼,这就算安了家。
【1】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哥哥和嫂子的______和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们__________。
【2】文中画“﹏﹏﹏”的句子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短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厄运中的海伦
①1880年6月27日,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的一个小镇上。当海伦降生18个月之后,一场意想不到的重病使海伦变成了一个又聋又瞎的残疾人。她听不到 ,看不见 。她的眼前是 ,耳边是 。这个幼小的生命掉进了痛苦的深渊。
②当海伦长到五六岁的时候,她聪明伶俐,思想活跃。为了抚育海伦成人,她的父母费尽了心血。他们带她到著名的眼科大夫那儿去就诊,试图医治好她的双眼,但他们没有成功。为了能让孩子成长起来,他们不惜花费巨额开支聘请家庭教师,希望能为她寻找到“光明”。
③小海伦是一个意志坚强而聪明的孩子,她的进步是惊人的。她学会了用手指读盲文书,在摸读时,她的手指像微风中的树叶一样不停地动,一旦学会了生词,就反复练习。有时读得入了迷,上床以后带着盲文书摸读。1887年,当海伦7岁时,学习说话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父母就请来波士顿聋哑学校的教员沙莉文小姐,教海伦说话。在老师沙莉文说话的时候,海伦就把自己的手放在沙莉文的脸上,然后试着模仿她的口型和舌头的动作,学习发音方法。这是件异常艰难的工作,可是顽强的海伦硬是坚持下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之后,海伦终于能说话了,当她第一次说“爸爸”“妈妈”的时候,父母热烈地拥抱了她。
④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海伦学会了英、法、德、意、拉丁五种语言。海伦学会了语言,凭着她对这个神秘世界的理解,她爱上了文学,她一有空就来构思自己的文章,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她结识了许多著名的作家,诗人、编辑、演员,跟他们学到了不少东西。1905年,海伦先后发表了《我的生活故事》我的生活世界》等自传小说,很快她独特的魅力使她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人物。
【1】在第①段的横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写序号)
a.死一样可怕的寂静 b.无边无际的黑暗
c.妈妈轻声哼的摇篮曲 d.爸爸慈祥的面孔
【2】第②段末尾句中的“光明”是指( )
A.阳光
B.能看见东西
C.家庭教师
D.心灵的阳光
【3】第③段主要写海伦学习的两件事,请用小标题形式概括写。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第④段后,你有什么感想?结合自己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什么火攻啊,水攻啊,毒气攻啊,都用遍了。大家又想出了许多妙法来防备。洞口准备着土和沙,可以用来灭火。“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对付水攻的法子更妙了,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敌人放水的时候,水从洞口进来,就流到枯井暗沟里去了。任敌人想出什么毒辣的法子也不怕,因为各个村子的地道是相通的,大不了转移到旁的村子去。
【1】选文中一共提到了____种对付敌人的方法。
【2】敌人想方设法来破坏,大家想出许多妙法来防备,用一个成语来说就叫_____________。
13、精彩的课文天地
(1)《马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全诗中没有一个“马”字,但从
可以看出作者是写马。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2)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智谋的故事,形成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成语,把你知道的至少写4个
(3)写出上半学期你在课内阅读中积累的一段美文: 。你认为这段文字好在: 。
14、课外阅读。
最美的名字
在一次作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名字的故事”为题做口头作文。结果,一个最拙(chū zhuō)于表达的女生摘走了“最美的名字”的桂冠。
这个女生名叫秦沫沫,她为大家讲述了自己名字的由来——
我本来叫秦玲玲,两岁那年发烧住进唐山市儿童医院,不幸遇上了大地震。陪床的妈妈被坍下来的一块楼板夺去了性命。我和两个阿姨被埋在了废墟下面。一开始,我不停地哭闹,喊着要妈妈,但很快就哭不动了——我渴呀!两个阿姨轮流抱着我,她们看我渴得快死了,就试着往我的嘴里滴了些尿液,可我说什么也不肯咽(yàn yè),全都吐了出来。
“这孩子的命怕是保不住了。”一个阿姨伤心地说。
“是啊,(即使 但是)有一滴水润润这可怜的小嘴巴也行啊!”另一个阿姨也绝望地说。
突然,这个阿姨被自己的话提醒了,她俯下身子对着我的小嘴喂了一点儿唾沫,另一个阿姨也在冒烟的口腔中艰难地积存了一点儿唾沫喂给了我……六十多个小时过去了,我们(1)竟然被(解放 解救)出来。为了记住我是怎样活过来的,我这个“吃唾沫”的孩子从此改名叫“秦沫沫”。
没有雕饰,没有渲染,甚至没有必要的描摹,但我们(2)全怔住了。那一刻,我们一遍遍在心底默念着“秦沫沫”这个非同寻常的名字,忘情于一种比甘露更为无私的滋润,感动于一种比乳汁更为伟大的喂哺……
【1】从括号内选出恰当的读音和词。
【2】短文中有两个“我们”,其中第(1)处的“我们”指的是 ________;第(2)处的“我们”指的是 。我认为秦沫沫是“最美的名字”的原因是 。
【3】这篇短文中的秦沫沫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父亲
①父亲是个(淳朴 朴素)的农民,一辈子和黄土交往,与黄牛为友,土里土气,汗腥味儿满身。
②每次一进村,老远就看见他噙着烟锅蹲在门前。我对父亲的爱和敬意是无法说出来的,只能深深地叫一声“爸”。父亲的脸略露出一丝笑意,算是回答。他挪一挪位置就又蹲下来,目光凝视着远方,“吧嗒,吧嗒”着。
③父亲把希望全凝注在我身上。每当他看见儿子背着书包,攥着课本回来,那满是皱纹的脸上便挂满了笑意。有一次,我进屋,看见父亲正拿着我的作业在细细“鉴赏”,尽管他不认识一个字。
④中学那会,家里的生活更清苦了。父亲知道我要在城里念书,进城给我买了一套衣服,一进门就叫我来试。那粗糙的手拉过我的手,给我穿好衣服,扣了纽扣,拉顺了衣服……我的眼湿润了,父亲似乎要笑,却又掏出烟锅“吧嗒”了几下说:“穿上吧,娃。爸手头紧,衣服不太好,到城里别让人家笑话。要好好地学习哟!”可我一看见他打满补丁的衣服,心底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A】我仿佛看见父亲吆喝着黄牛,吃力地在岗上犁地;看见父亲汗如雨下地挥舞着镰刀,在割麦子;看见 ……
⑤放假后,我一进门,父亲拿起我的奖状左看右看,喜滋滋地吸着烟锅。他小心地把它贴在墙正中,便蹲在前面欣赏,即使烟锅里已经没有了火,还是一个劲地吸着。
⑥父亲已经很久不再喝茶了,回家的时候,我特意称了一包茶叶,却惹他生了那么大的气。他叹息着冲我摆手,还不住地重复着:“瞎闹,这娃从城里耍坏了,不知道珍惜钱!”他把烟锅捏在手里,脸上蒙上了失望和悲伤。我吓坏了,连忙解释:“爸,这钱是您给我的,我没有舍得花,省了一点才……”
⑦父亲忽然怔住了,嘴角抽动了好几下,眼睛(呆滞 无神)地盯着我。【B】好一会儿,才一把抓住我的手,那树皮一样粗糙的手不停地颤抖,一滴泪打在我的手上,哭了。
⑧我爱父亲,我要用一生来报答他的一片深情……
(选文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打“√”。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然而,我爱父亲。”这句话放在哪个自然段开头最合适?
A.第一自然段。
B.第二自然段。
C.第三自然段。
D.第七自然段。
【3】梳理父亲与“我”之间难忘的场景,抓细节体会人物心情。
场 景 | 蹲家门口等“我”回家 | ________ | 给“我”买新衣服 | 欣赏“我”的奖状 | ________ |
细 节 | “老远”“略露出一丝笑意” | “挂满”“细细‘鉴赏’” | “穿”“扣”“拉” | “_________” “_______” | “叹息着冲我摆手”“捏”“蒙” |
父亲心理 | _______ | 满意 | _______ | 喜滋滋 | 失望、悲伤 |
在描写父亲和“我”的一个个场景中,_______这一事物反复出现,它既展现了父亲特别的农民形象,也暗含了父亲在各场景中的情绪表达。
【4】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补全句子【A】,使语言表达更具体生动。
【A】我仿佛看见父亲吆喝着黄牛,吃力地在岗上犁地;看见父亲汗如雨下地挥舞着镰刀,在割麦子;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阅读全文,说说第⑦自然段句子【B】父亲流泪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个好的结尾,能给文章增色。文中“我爱父亲,我要用一生来报答他的一片深情……”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委婉含蓄,引人深思
B.总结全文,饱含深情
C.意在言外,深化主题
16、精读课文深感悟。
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这样写道:“朋加沙告诉我们,变色龙数量不多,难得碰到。于是我们将它放回了原始森林。”
【1】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
A. 变色龙数量多。
B. “我们”害怕变色龙。
C. “我们”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2】请你为野生动物设计两条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 44 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 72 千米每小时。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
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猎豹了。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 110 千米每小时。猎豹才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但是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超过 320 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
【1】语段中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1)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
(2)猎豹才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18、课内阅读(15分)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地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好似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的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qīlíng( ),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缭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
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huáqiáo( )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1)在文中音节后面的括号里填上相应的汉字(2分)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4分)
大抵:
眷恋:
(3)用“——”画出文中赞美梅花的句子。读这些句子,我们体会到梅花这样的品质
(3分)
(4)读文中画“~~~~~~”的句子,你想到了什么人,为什么会想到他?(3分)
(5)这段话是外祖父对莺儿说的话,他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呢?(3分)
19、阅读理解。
忆读书(节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 )越看越明白。( )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
果然 虽然 居然 忽然
【2】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故事与《三国演义》中的哪个人物有关( )
千里走单骑 温酒斩华雄 刮骨疗毒 败走麦城
A.诸葛亮
B.周瑜
C.关羽
D.张飞
【4】“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
【5】读书很重要,读书方法更重要。试着写两个你读书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的句子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读一读,再选择一个场景,照样子写一写。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
放学后的校园 公园的早晨 猎豹追击羚羊 太阳落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被我一口气背到了医院。(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天燕子整天坐在王子的肩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孩子们叫道:“我们现在有面包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再没有比贫穷更不可思议的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难道小燕子不想飞到埃及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扩句:列车开动了。
________
23、习作展示台。
我们常会从生活中获得启示,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一次不经意的观察和发现,都有可能会引发我们的思考。请你以“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为题,写一篇400字以上的作文,要注意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