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空。

1.赏赏美景: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_______,就像只用________,不用________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__,又叫人_______,既愿_________,又想________一首奇丽的小诗。

(2)皮鞋匠静静地听着贝多芬的琴声,仿佛看到月亮正从____________升起来。霎时,海面上洒满了银光。月亮__________________轻纱似的微云。……皮鞋匠看看妹妹,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________________

2.读读诗文:

(1)刘禹锡在《________》中写到: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

(2)《七律.长征》的作者是_____。整首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总领,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

3.赞赞人物:

本学期,读了课文,大家结识了鲁迅笔下的______,又被__________的老支书和_________的桑娜夫妇深深感动。通过课外阅读,你还从《_________》一书中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我国的传统节日众多,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习俗,表达着人们不同的企盼和情感。《寒食》中,“__________。”描绘出了寒食节的京城的景色;《迢迢牵牛星》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诗表达出作者对牛郎织女虽相隔一水却无法交流的慨叹;《十五夜望月》中,“ ____________。”表达了中秋节时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匆匆》是一篇 ____(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__。文章紧紧围绕“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________之情。

3.劝人读书时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能文采出众,可以用经典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想看出人心的好坏,友情的真假,可以引用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里填入与第一空意思相同但是说法不同的词语。

花园里,各色的月季花________,艳丽的桃花________,热情的杜鹃花______,美丽的海棠花______ ,到处花香醉人。

3、根据拼音写词语。

jiǎn  yuè            diǎn          huì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xuān             zhì           bào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从中选择恰当的填入下面的句子里。

暴露( )( )       ( )( )       ( )( )

( )( )凛凛       忘乎( )( )       ( )( )

1.走在华山玻璃栈道上,看着脚下的万丈深渊,我感到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自己的成绩时,他高兴得有点_________________

3.小弟弟学起猴子来,抓耳挠腮、挤眉弄眼,真是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填写古诗句、名言。

①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大家都喜欢吟诵古诗应景。七夕时人们会吟诵“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寄托思而不得的离愁;寒食节时,人们会吟诵“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_”体会别样的春景;中秋节时,还会吟诵“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思念;表达思念之情,我还知道类似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师的一番话让我受益匪浅,真是“_________________,胜读十年书”;我们要想真正地了解一个人就得和他多接触,近距离地观察他,正所谓“近水知鱼性,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赏析。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朝诗人_____浪淘沙_____

2解释词语。

九曲:______。   簸:_____

3请写出三、四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作者借______的景象,抒发自己______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本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代)词人。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明月别枝惊鹊______

(2)路转溪桥忽______

3对本词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西江月》是辛弃疾中年在江西闲居期间,夜行经过黄沙道,看到月夜乡村景色时写下的一首小令。

B.词人描摹了一幅江南山村初秋月夜图。

C.上阕中,夜间的“鸣蝉”反而更衬托出乡村的幽静。

D.下阕中的“星”“雨”,与上阕中恬淡清幽的氛围相得益彰。

8、诗歌欣赏。

  愁(cóu  chóu)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fén  féng)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到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照样子写词。

例:窄窄  矮矮  浅浅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4.读读诗歌,完成填空。

(1)这首诗把乡愁分别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诗中“一湾浅浅的海峡”是指_________海峡。

5.选择正确的理解,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这首诗表达了_________

(1)作者对母亲、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2)作者难以排遣的乡愁。

(3)作者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课内选文,完成练习。

①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中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②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选文从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对桑娜进行了描写。

【2】选文中最能表现桑娜心情的词语是“_____”,最能表现渔夫辛苦的一个字是“_____”。

【3】在每段中用“____”画出表现桑娜矛盾心理的句子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选择相应的特征填空。 ①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②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 ③体谅丈夫的难处

选文第①段中画出的句子表现了桑娜______的品质,第②段中画出的句子表现了桑娜______的品质。

【4】对照第②段中桑娜的心理活动选择表示其心情的词语,在括号里打“√”。

后悔( ) 坚定( ) 担忧( ) 委屈( ) 自责( ) 紧张( )

10、阅读课片段,回答问题。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bāo bǎo),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xuǎn xiǎn);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qí guī)。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1】找出括号里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选段中描写瓜藤的长势是从(视觉 听觉)角度来写的;描写竹子、高粱的长势是从(视觉 听觉)角度来写的。

【3】选段在描写花蕾到果实的生长过程时运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

【4】用横线画出选段的中心句,选段围绕这句话描写了哪些动植物?至少写五种。

11、课外阅读。

________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欧洲。

有一次,一个著名的小提琴手将在某地演出。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五千元。有一些人看了简直惊呆了。为了想看一看这把高贵的乐器,听一听它的妙音,很多人也跟着音乐爱好者蜂拥而来。

高朋满座,演奏开始了,那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发出异常美妙的琴声,使听众如醉如痴……一曲终了,余音袅袅,正当不少人惊叹于那宝贝乐器的魅力的时候,音乐家突然转身把小提琴在椅背上猛力一击,那珍贵的乐器立刻粉碎了。

顿时,四座震惊。

音乐会的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道:各位,请静一下,此刻摔破的,并不是五千元,而是一元六角五分的小提琴。音乐家为什么这么做,这个嘛,各位是清楚的。现在,要用真正的、价值五千元的小提琴演奏了。于是演奏者再度登场,那和刚才差不多美妙的乐音悠然而起……

这时,观众再也不去注意乐器的价格,而专心欣赏演奏者的技艺。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如醉如痴:_____

蜂拥而来: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有一些人看了简直惊呆了是因为_____

(2)“不少人惊叹是因为_____

(3)“四座震惊是因为_____

(4)一些观众开始是为了_____而看演奏者演出的,后来才是为了_____而看演出的。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并填空。

音乐家为什么这么做,这个嘛,各位是清楚的。

音乐家之所以要这么做,是要告诉人们:对演奏者来说,_____是决定演奏效果的关键;作为观众,_______________才是最重要的。

5如果让你为这次演出设计一条广告语,你会怎么设计?

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晴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和),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 美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用“/”划去文段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用自己的话概括草原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直接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用“﹏﹏﹏”画出文中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各画一处即可)结合自己找到的句子,体会在写景中融入感受这一写法有什么好处?

好处:

【4】仿照短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写法,写一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而美丽的。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般的蓝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上恰当的题目。

2短文第______自然段侧重描写了草原的静态,着重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______自然段侧重描写了草原的动态,突出了草原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在文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

A.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而又美丽的。

B.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C.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D.矫健的雄鹰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

14、课外阅读。

冬夜里的野玫瑰

①维也纳的冬天,从阿尔卑斯山上袭来的寒风锋利如刀。

②舒伯特很穷,家里没有钢琴,只好每天到学校练琴。那一个夜晚,他从学校里练完钢琴回家,走在寂静的路上,只听到风响,只看见路灯闪烁,夜色笼罩的街上显得有些凄清。

③路过一家旧货店的时候,舒伯特忽然看见一个小男孩。舒伯特认识这个小男孩,也跟自己学过音乐,和自己一样,是个穷孩子,甚至比自己还要一贫如洗。

④夜这么深了,小男孩没有回家,还站在寒冷的街头干什么?舒伯特一眼看见了小男孩手里拿着的东西,那是一本书和一件旧衣服。舒伯特立刻明白了,小男孩是要卖这两样东西,可是谁会买一本没什么用的旧书和一件破旧的衣服呢?

⑤童年的舒伯特也有这样的经历和心境,他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滋味。舒伯特望着这个小男孩,小男孩正抬起头,那双充满忧郁和无奈的目光和他的目光相撞,他看见孩子的眼睛里噙满泪水。舒伯特弯腰将自己的衣兜掏了个遍,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可惜他没有多少钱。舒伯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将那些钱交给小男孩说:“那本书卖给老师吧!

⑥舒伯特随手翻看看那本旧书。忽然,他看到书中的一首诗,立刻被吸引住了,禁不住站在路灯下仔细读起来,最后居然情不自禁地朗出了声:少年看见红玫瑰,原野上的红玫瑰……

⑦这是歌德的诗《野玫瑰》。不知怎么搞的,蓦然之间,寒冷的风,漆黑的夜都不存在了,连周围的世界都不存在了,舒伯特的眼前只有那盛开的野玫瑰,鲜红如火。他似乎闻到了野玫瑰扑鼻的芳香,看到了顽皮孩子的身影……

⑧一段清新而亲切的旋律,就这样,从浓重的夜色中,从寒冷的夜风中飘来,他飞也似的跑回家,把这段美妙的旋律记了下来,这就是舒伯特一直传唱至今的歌曲《野玫瑰》。现在,这首歌曲的手稿已经价值连城了。

【1】本文作者肖复兴,在小学阶段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文章《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贫如洗:_________________

价值连城: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点标出文中两处描写舒伯特很穷的句子,然后说说为什么如此贫穷的他,还坚持买小男孩的旧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画出第②段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 ”画出第⑦段中运用联想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舒伯特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牛对牛郎说:“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2)钱学森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缩句)

(3)有没有动脑筋,是考出好成绩的主要原因。(修改病句)

(4)阳光洒满校园。(扩句)

(5)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用关联词联句)

(6)我们不能够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开展体育活动。(将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我们家(   )没有什么名贵的花,(   )常见的花却应有尽有。(填关联词)

(2)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使用的修辞方法)

(3)难道课文不是描写夹竹桃万紫千红,花期之长,韧性可贵吗?

(改为陈述句)  

(4)难道课文没有抓住事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表达,展开充满情感的想象吗?(改为陈述句)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钩上闪烁着光芒!(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爸爸李大钊已经将要被敌人杀害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用不同的词代替“说”。

______________:“别过来,危险!”

(2)围绕下面的关键句写一段话。

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季节。__________________

(3)人的内心是复杂多样的,写出自己此时的心理活动。

轮到我上场了。_____________

19、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依照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和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练习。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展示。

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学校真可以称得上是第二个家了。在这个“家”里,我们学习知识,掌握本领,结交伙伴,开展活动,有成功的甜蜜,也有失败的酸楚……请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两件事,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写出校园生活中的滋味,题目自拟,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