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4)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曹植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写出句中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________;写出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_______

(2)假如你来到草原,你想做些什么呢?试着补写。

这种境界,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是______ (国家)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他被誉为______”。

4、补充下面描写人物高尚品格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  

人生自古谁无死?  

粉骨碎身全不怕, 

5、我会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____________

2.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____________

3.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____________

4.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____________

5.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 (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两首。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这两首诗都是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作者)写的。

【2】从上面两首诗中各找出一处对偶句,用“ ”画出来。

【3】在建德江,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心是_______________的;

在故人庄,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心是______________的。

【4】在古诗中,作者往往会借助一些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从“江清月近人”中的“月”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还来就菊花”中的“菊花”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诗词,完成下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__

A.首联中的“岱宗”是泰山的别名。   B.颔联“割”字写出了泰山的绵长。

C.颈联描写归鸟,交代了时已薄暮。   D.尾联描写了诗人登上山巅之所见。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8、按要求完成诗句练习。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用“/”标出诗句的朗读节奏。

【2】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把乌云比作__________,突出了_________;“跳珠”这个富有动感的比喻,既写出雨来纷急的样子,又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_________心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把答案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新加坡)尤今

①香伯住在一幢很旧的老屋里。屋子坐落于一条很窄的老街上。这间祖传的屋子,砖瓦破落,屋内屋外的墙壁,全都被岁月的火把熏得灰黑灰黑的,尽(jìn  jǐn)管其貌不扬,可是,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幕 募)名而来。

②到老屋来的人,只有一个目的:买饼。

③香伯做的香饼,单是饼皮,便足以令人拍案叫绝:它们一层叠一层,脆而不碎,烤成很淡很淡的褐色,最上面的那一层,还调皮地粘着几颗好似在跳舞的芝麻。充作饼馅的麦芽糖,软软甜甜且不说,最不可思议的是它不腻、不滞、不粘牙。

④香伯的一生,好像是为了做香饼而活的。

⑤他做饼的手艺,究竟是从哪里学来的,没人知道。我只记得,当我还在小学读书时,便常常看到皮肤好像古铜一样闪闪发亮的香伯,把他做好的香饼,放在纸箱里,到菜市去卖。生意很好,才一盏茶工夫,便卖光了。

⑥他姓什么,没人探问;他名唤什么,没人关心;只是人人都喜欢他卖的香饼,所以,顺理成因地唤他作香伯

⑦八岁那年,我随同父亲举家南迁,从马来西亚到新加坡落叶生根。长大以后嫁人,又回到小时候的家乡——马来西亚的怡保。

⑧有一回,一个亲戚送了一包香饼给我,说:你尝尝,特地订的。那老头,生意真好,脾气可大呢,一面做饼,一面骂人!

⑨我拿起了一个香饼,无意识地看。半圆形的香饼,呈淡淡的褐色,薄薄脆脆的饼皮,层层相叠; 咬一口,那薄如蝉翼的饼皮,依然一层一层若即若离地叠在一起,饼内的麦芽糖,不腻、不滞、不粘牙……

做饼的人可是香伯?对方一点头,我立刻便央她带我去看。

香伯早已不在菜市摆卖香饼了,他成日成夜地窝在老屋里烤饼。烤好的饼放在铁皮饼干桶内,每桶十斤。凡是上门买饼的,必须拨电话预订,凡是(猛然 欣然 贸然)摸上门去的,香伯一概不应酬。除此以外,也将饼批发给附近的杂货店,不过呢,他有个尽(jìn  jǐn)人皆知的怪脾气:向他领货的人必须将领回来的香饼,在同一天内卖完,借此以确保香饼的新鲜度。

有时,他心血来潮,还会微服出游,查看别人有没有把他的饼卖完。倘若卖不完,下回去领货时,他便会让你领教领教他那好像石头一般又冷又硬的臭脾气。有人劝他把这种家庭式的香饼制作业机械化、企业化,他一口回绝。理由是:机械死板板、硬邦邦,做出来的饼一个个好像穿上制服的木乃伊,连味道都带着机器那一股冰冷生硬的味儿!

亲戚带我到老屋去,远远地,便闻到了烤饼的香味。

屋里,打着赤膊的香伯,正把搅好的麦芽糖放入擀好的饼皮里,他的神情,是这样地专注,是这样地虔诚,好似他做的是惊世骇俗的艺术品,是举世无双的雕刻品。

夕阳透过色漆剥落的木窗斜斜地照了进来。浸在金色余晖里的香伯,像是一枚熟透了的柿子。尽管这枚表皮起皱、黑斑丛生的柿子已不再新鲜,可是,那种源于内心的敬业乐业、寻求完美的精神,却让这枚行将腐化的柿子在这幢光线暗淡的老屋里,焕发着一种炫人的亮光……

(选文有改动)

注释:

滞(zhì——凝积,不流通,不灵活。

贸(mào)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1 1 自然段和第 11 自然段中关于字音、字形和词语的选择,请在正确的内容下画“√”

2文中作者两次描写香饼的样子,分别在第 自然段和第 自然段。通过读这两段文字,你体会到什么?

3课文《唯一的听众》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第一支曲子。《香伯》中也有一段类似的描写,请你用   画下来。再想一想,《香伯》中的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这枚表皮起皱、黑斑丛生的柿子已不再新鲜。一句,作者运用了_____的修辞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

5文章结尾处炫人的亮光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参考 11-12 自然段的内容,为香伯撰写一个店规。请至少写出三条,注意语言要简练、准确。

店规:

(1)  

(2)

(3)  

10、阅读。

班级将以“童年”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小陆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①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②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③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④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⑤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⑥破课桌,俨然一个剑拔弩张的古战场。

⑦……

⑧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

-节选自《竹节人》

【材料二】

父辈的童年更多是在田野间放逐,是与自然交心。斗蛐蛐、抓蜻蜓、吹麦哨……有机器喧嚣的年代,大自然给父辈生活带来不少乐趣。

由于科技进步,电视机成为90后童年回忆里标准性物件。而当动漫风潮袭来,90后则成了被风暴席卷的第一批孩子。虚拟宠物喂养玩具、四驱兄弟同款赛车、游戏卡片、陀螺、弹珠超人……这些动漫衍生产品可以在家里堆成一座小山。

00后一出生就徜徉在互联网,他们学会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就是父母手中闪着光的物品--长方形、会发音,父母还会对着物品做出各种表情。它是什么?为什么如此吸引人?00后们模仿着大人的动作,很快可以上手手机、ipad等各种电子产品,那时的童年是左手拿碗筷,右手刷屏幕,在各种无意识的动作下逐渐认知世界。

接下去,我们不妨预测下什么将成为10、20后童年的代名词。

预测一:AR玩具或成为新宠

AR技术将停留在书本以及卡片上的物体生动化、立体化。上海一家公司推出了“虚拟+现实”的儿童玩具,比如魔方,结合平板电脑一起玩,透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实体魔方玩具的所有面和颜色的精确识别,实时生成魔方还原步骤,让孩子可以无师自通,学会还原魔方,体验魔方的魅力。

预测二:陪伴机器人和10、20后一起成长

机器人,是不得不提及的热词。陪伴机器人的产生也是基于10、20后现在家庭构造衍生出来的产品。其中,具有早教功能的陪伴机器人,是专为儿童开发的教育类电子产品,同时设有人机互动,帮助孩子培养学习兴趣,开发潜能的功能,是80、90后父母较为倾心的早教工具之一。

【1】阅读【材料一】无法解决以下哪个阅读任务(          

A.写一份玩具改装指南。

B.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C.体会传统玩具带来的乐趣。

D.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2】【材料一】中第3、4自然段末尾都有“神气”一词,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填写玩具进化史。

【4】【材料二】列举“AR魔方”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

A.能让人体验魔方的魅力

B.还原魔方的方法很简单

C.AR技术将停留在书本以及卡片上的物体生动化、立体化。

D.公司推出了“虚拟+现实”的儿童玩具。

【5】根据【材料一、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父辈们只喜欢与大自然交心,所以竹节人不算是父辈儿时的玩具。( )

(2)“00后一出生就徜徉在互联网”,说明00后对互联网很熟悉。( )

【6】活动中,同学们对“谁的童年乐趣多”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观点一:父辈的童年可以在山野间追逐,与大自然交心,可以玩自己做的玩具,有好多童年的玩伴,这是何等自由、浪漫,他们的童年乐趣更多。

观点二:现在物质条件好了,科技发达了,我们这群00后眼界更开阔了,我们的童年拥有更多乐趣。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由:_______________

11、刻舟求剑

战国时期,楚国有个人坐船过江,不慎将佩剑掉进江里,他立即在剑落水的船身上刻上记号。同船的人问他:“你刻这个记号有什么用?”楚国人说:“刚才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一会儿我可以顺着这个记号下去找。”等船靠了岸,楚国人就从做上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

【1】楚国人为什么在船身上刻记号?( )

A.因为他要让自己记住,以后一定要小心谨慎。

B.因为他的佩剑掉进了江里,他想要顺着记号寻找佩剑。

C.因为他担心上岸后船也会丢失,所以给船做上了记号。

【2】以下哪个词语和刻舟求剑所表达的意思相近?( )

A.画蛇添足

B.缘木求鱼

C.一叶障目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A.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的。

B.告诉我们要向楚国人学习,做事情要找到正确的方法。

C.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小心谨慎。

12、课内阅读。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

1这是对(   )场景的描写。

A.雨前 B.雨中 C.雨后

2说来也怪指的是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说说表达效果。

1)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从春天出发

丁立梅

①风,暖起来了。云,轻起来了。雨也变得轻盈,像温柔的手指,抚到哪里,哪里就绿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奇妙就在这里。你追着一片绿色去,那些毛茸茸的绿,多像雏鸡身上的毛啊。可是,等你到了近前,突然发现,它不见了。你一抬眼,却又看见它在远处绿着,一堆儿一堆儿的,冲你挤眉弄眼。春天的绿,原是个调皮的小伙伴,在跟你捉迷藏呢。而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②那么,我们出发吧,从春天出发。

③先去问候一下河边的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真的是这样啊,你须微仰了头,看它们在春风里蹁跹。毫无疑问,柳是春天最美的使者,它一抬胳膊,燕子飞来了,它一扭腰肢,光秃秃的枝条上,就爬满翠色的希望。采下一枝柳吧,装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希望。

④去问候一些花儿。桃花、梨花、油菜花,次第开放。它们偷了春天的颜料,把自己装扮得鲜艳明媚。粉红、莹白、鹅黄,晃花人们的眼。河边的小野花们,也不让春天,它们在春风里,争相张开了笑脸,星星点点。它们没有桃花的艳,没有梨花的白,没有油菜花的恢宏,可是,它们也一样开出生命的美丽。万紫千红总是春呢,它们一样是春的主人。摘下一朵小野花吧,装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美丽。

⑤去问候一些小生灵。蜜蜂、蝴蝶、蟋蟀、蚂蚱……一个冬天过去了,它们过得好吗?侧耳倾听,我们会听到它们拨动泥土的声音,它们就要出来了,带着它们的歌声。那好,就让我们静静坐一会儿吧,坐在小河边,坐在山坡旁,或者,就坐在一棵树下,等待着那些歌声响起,那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美妙,纯洁,是天籁之音。用心记下那些旋律吧,放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歌声。

⑥去问候飘荡的春风。“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其实,它何止是吹在手中?它是吹在心里面。于是,草绿了,花开了,人的脸上,荡起微笑。严冬终于过去了,所有的生命,在春风里欣欣向荣。请与春风相握吧,在春天,我们学会感恩与珍惜。

⑦去问候一些种子。葵花、玉米、棉花……那些香香的种子,它们的身体里,积蓄着阳光和梦想。泥土的怀抱,已变得湿润柔软,它们迫不及待地扑进泥土里,那里,很快会生长出一片葳蕤(wēi ruí)。而到了夏秋,会有果实累累的喜悦。

⑧从春天出发吧,只有在春天种下梦想,才能在夏秋收获。那么,让我们学会播种吧,在春天,跟着一粒种子一起成长。

(有改动)

1第②段“那么,我们出发吧,从春天出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语言优美生动,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①、③段中的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④段中“桃花、梨花、油菜花”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题目“从春天出发”有什么含义?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竹子

竹子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我赞美竹子的无私奉献精神,但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舒展身子。春雨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层,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尽冬来,迎风斗寒,经霜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自古以来,它和松、梅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为画家所描绘,为艺术家所雕刻,为游人所向往。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用途出发,表现了“青青翠竹,全身是宝”。

【2】短文重点写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请你用波浪线画出表现竹子生命力顽强的语句;用横线画出作者由竹子引发联想的语句。

【3】短文在写法上同《白杨》一课相似,都是________的文章。

【4】“息”字的解释有:①呼吸时进出的气。②停止。③消息。④利钱;利息。短文中的“息息相关”的“息”应选________解释;“自强不息”的“息”应选________解释。

【5】将文中划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①这段文字写了竹子的用途和品格。(____

②“岁寒三友”指的是竹、松、菊。(_____

③短文把翠竹比作绿色的宝矿,用来说明竹子全身都是宝,用途非常广泛。(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仿照示例,选择一个词语,试着写一写符合这个词语的情景。

备选词语:悲伤 高兴 入迷 震惊 害怕

例:我选悲伤:天黑沉沉的,只有远处的一盏台灯蒙蒙地照亮脚下的路。走在路上,雨丝渐渐密集起来,冷冷的,像寒针,手里已揉皱的试卷一次次攥紧,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我选: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练习。

(1)在爸爸的启发下,让我解决了这道难题。(修改病句)

_____

(2)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用加点的词造句)

_____

(3)静寂的草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仿写句子)

安静的教室喧闹起来:_____

(4)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

17、照样子,将句子补充完整。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穿石的滴水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关联词语把下列句子连起来。

1.秦王那么厉害。蔺相如不怕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和他是邻居。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花草树木能防止水土流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老牛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富丽堂皇。  织女不喜欢。(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描写雪后的景色: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以下习作,任选其一。要求字迹工整,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1.“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看到这句话,你想到了谁?为什么觉得他(她)真好?哪件事或者哪几件事让你感触比较深?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写。

2.你有没有想过,什么让你生活更美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 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清它是怎么影响你的生活的,为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