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生崖 妇女
B.尊循 遵重
C.疲劳 涛涛不绝
D.应验 忙忙碌碌
2、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清明”意思是( )。
A. 清澈明净 B.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4月4日或5、6日
【2】“路上行人欲断魂”中“断魂”是对行人的( )描写。
A. 动作 B. 神态
【3】“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指( ) 。
A. 酿杏花酒的村庄 B. 杏花盛开的村庄
3、下列量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一卷布料 B.一头胖驴 C.一个人家 D.一家帽子店
4、选字组词,写在横线上。
苦(脑 恼)_________ (圆 园)月_________
开(恳 垦)_________ (底 低)头_________
形(壮 状)_________ (坐 座)位_________
5、看拼音,写同音字组词。
lì (_________)害 (_________)史 胜(_________)
yì 文(_________) 利(_________) 意(_________)
xìng (_________)别 (_________)名 (_________)趣
jiāo (_________)软 (_________)外 (_________)水
6、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童年的水墨画》一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小标题,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构成了一幅幅令人向往的____________画面。
2.《剃头大师》一文中的“剃头大师”指的是 ______________,“害人精”指的是______________。
3.《我不能失信》一文表现了宋庆龄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4.当朋友犯错时,我想用《左传》中的“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劝他。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从军行》。
2.________________,没在石棱中。——选自《塞下曲》。
3._____________,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4.读书不忘报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步青
5.____________,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
6.抛弃时间的人,________________。——英国· 莎士比亚
8、读拼音,写出漂亮的字。
mì mì mén líng jì xù mó gu
xī wàng rǎn sè bēn téng zǒu láng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狐狸和猴子
森林中有一条又宽又深、水流湍急的大河,河中央有一个土墩,墩上长着一株桃树,树上(结 垂)满了大桃子。
狐狸想吃桃子,可是过不了河。猴子想吃桃子,可是也过不了河。
狐狸便和猴子商量,一同想办法过去,摘下桃子各分一半。
狐狸和猴子一起花了很大力气,(搬 提)来一根木头,从这边(抬 架)到河中央的土墩上,成了一座独木桥。
狐狸说:“桥太窄了,让我先过去。”
狐狸走过去了。它想独自吃桃子,便故意把木头(推 拨)到河里去。
“猴子,请你回去吧!”狐狸哈哈大笑了起来,说:“你没有口福吃桃子。”
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马上也笑了起来说:“哈哈!你能够吃到桃子,但是你永远回不来啦!”
狐狸听了非常着急,没有办法,只好苦苦哀求猴子说:“猴子大哥,我们是好朋友,请你帮我想个办法让我回去吧!”
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
【1】把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用“/”划去。
【2】用自己的话转述狐狸的话。
狐狸说:“桥太窄了,让我先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猴子,请你回去吧!”句中“请”的含义是( )
A.讽刺 B.尊重 C.请求
【4】“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
A.猴子没有吃到桃子,感到很生气。
B.猴子没有办法,只好去找别人帮忙。
C.猴子放弃狐狸,不再与它做朋友。
【5】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朋友之间要真诚相待,要讲信用。
B.去危险的地方要做好回来的准备。
C.不能自私、贪心,否则自食其果。
10、阅读《扁鹊治病》片段,回答问题。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公听了满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立刻掉头就跑。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原因。扁鹊解释道:“病在皮肤,用热水敷烫就能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针灸的办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1】十来天后,扁鹊见蔡桓公,蔡桓公的病在__________,蔡桓公听了扁鹊的话,他的反应是___________。
【2】选文第一自然段可以用 这个成语来表示,选文第二自然段可以用 这个成语来表示。
A. 病入膏肓 B. 讳疾忌医
【3】又过了十天,扁鹊看见蔡桓公为什么立刻掉头就跑?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4】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老鼠买鱼
一天,鼠倾巢出动,窜上大街要把所有的鱼买下来。
鱼行老板问:“你们不愁吃喝,买那么多鱼干啥?”“虽不愁吃喝,可要平安无事,总得破费些钱财呀!”老鼠狡黠地笑了笑。
鱼行老板仍听不明白,却狠狠地敲起竹杠来。一下子,鱼价抬高了几倍。
买完鱼后,小老鼠们有的把鱼扛在身上,有的举在头上,有的抱在手上。这时,一个小老鼠跑到老鼠头领面前说:“头儿,咱们买这么多鱼干啥呀?”
老鼠头领说:“笨蛋!咱们虽然不愁吃,但有老猫就过不了安稳日子。猫爱吃鱼,咱们送些鱼,不就和猫化敌为友了吗?哈哈……”说着,露出得意的笑容。
小老鼠仍听不明白,但也不想去问了,心想:头儿让我干啥,我就干啥。跟着头儿干准没错。
因为老鼠把鱼买完了,所以街上没有鱼卖。猫只好自认晦气,运气不好。不过,从此每天都有老鼠给猫送鱼,猫非常高兴,果真与鼠“化敌为友”了。
不久,该市鼠患成灾,鱼行老板这才猛然醒悟,叹息道:“我虽然赚了钱,却上了老鼠的当。”
【1】解释词语。
“化敌为友”的意思是 ,在短文中是指 和 成为了朋友。
【2】填空。
这篇短文先写了老鼠把街上所有的鱼 ,然后把鱼 ,最后导致该市 。
【3】选择最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老鼠把街上所有的鱼全买下来的原因是( )
A. 鱼行老板要抬高价格,老鼠多买一些鱼存放。
B. 把买来的鱼当作礼物送给猫,讨猫的欢心。
C. 买光街上所有的鱼,好乘机抬高价格多赚钱。
【4】鱼行老板说上了老鼠当的原因是( )
A. 因为老鼠乘机抬高价格赚了不少钱。
B. 因为猫吃了老鼠送的鱼,非常高兴。
C. 因为老鼠和猫成为朋友,导致鼠患成灾。
【5】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 老鼠和猫也可以成为一对朋友。
B. 鱼行老板贪财,使老鼠成灾,给社会造成危害。
C. 社会上有些人敌我不分,给社会造成了危害。
12、阅读训练
母亲的姿势
吴志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们就住在一套用木板隔成的两层商铺里。母亲半夜起床上厕所,突然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便意识到家中出事了。等丈夫从梦中惊醒,楼下已是一片火海,全家两个女儿三个儿子以及两位雇工都被困在大火中。
孩子们被叫醒后,个个如受惊的小兔子,逐一聚拢到母亲身边。幸好阁楼上的天花板只有一层,砸开它,就可以攀上后墙逃生。绝望之余,父亲带着两个雇工砸开天花板,并第一个抢先翻过墙头。父亲出去后,再也没有回来,他只顾呼唤邻居救火。
高墙里面,大火离母亲和5个孩子越来越近了。5个孩子中,最高的也仅有1.54米,而围墙竟有两米多高。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单独攀上去。幸运的是,墙头上有一个雇工留了下来,他一手抓房顶横梁,另一只手伸向墙内的母亲和5个孩子。
别怕 踩着妈妈的手 爬上去 母亲蹲在地上 抓牢大儿子的脚 大儿子用力一蹬 抓住雇工的手攀上了墙头翻身脱离了险境 用同样的办法,母亲把二儿子和小儿子一一举过了墙。
此时,火舌已舔到脚掌,母亲奋力抓起二女儿。此时,她的力气已用尽,浑身不停地颤抖。大女儿急中生智,协助妈妈把妹妹举过了墙。火海中,仅剩母亲和大女儿。大火已卷上了她们的身体,烧着了她们的衣服。大女儿哭着让妈妈离开,但母亲坚决地将女儿拉了过来,拼尽最后一口气,将大女儿托过墙头。当工人再次把手伸向母亲的时候,她竟然连站立的力气也耗尽了,转眼间,便被大火吞没了。
墙外,5个孩子声泪俱下地捶打着墙,大喊着“妈妈”。而墙内的母亲再也听不见了,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消防人员赶到,20分钟便将大火扑灭。人们进去寻找这位母亲,看到了极为悲壮的一幕:母亲跪在阁楼内的墙下,双手向上高高举起,保持着托举的姿势。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深圳,人们也将永远铭记这位英雄母亲的名字——卢映雪。
(选自《读者》2004年9月)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声泪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中生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给第4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孩子们被叫醒后,个个如 ,逐一 。
(2)墙外,5个孩子 ,大喊着 。而墙内的母亲 ,永远地 。
【4】文章题目是《母亲的姿势》,请 找出与题目相照应的句子。
【5】读完短文后,你最想对这位英雄母亲说点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
鲁迅的学习和玩耍
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能背了。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曾经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他还是背出来了。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伶俐,还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他怎样玩呢?第一,他喜欢种花。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讲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他还在各种花旁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第二,他喜欢描画。那时候没开设美术课。他自己买了一些很簿的纸,映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这对他以后在南京矿路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读书、学习就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不要呆头呆脑,同时要玩得有趣有益。
【1】用“____”画出第1、2自然段的中心句。
【2】“他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这句话用上“被”字,可以这样说: _____________。
【3】读了本文,我知道了小时候的鲁迅是个___________的孩子。
【4】我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
【5】我读过的像本文一样,讲名人小时候的故事还有《______》,它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A.放在通风的地方
B.放入冰箱冷藏
C.放在阴凉的地方
【2】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月饼( )还可以食用。
A.9月14日
B.9月20日
C.10月1日
【3】林林吃了一口的月饼放了快一天都没有吃完,妈妈可能会对他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学会感恩
在林中小道上走着两个人——爷爷和小孩。天很热,他们多么想喝口水啊。
旅行者走到一条小河旁。(清 青)凉的河水发出(青青 轻轻)的潺(chán)潺声。他们弯下身子,喝了起来。
“谢谢你,小河。”爷爷说。
男孩笑了起来。
“您为什么要对小河说‘谢谢’?”他问爷爷,“要知道,小河不是活人,它听不到您的话,也不会接受您的感谢。”
“是这样,如果狼喝了小河的水,它是不会说‘谢谢’的。而我们不是狼,我们是人。你知道吗,为什么人要说‘谢谢’?好好想一想,谁(须 需)要这个词?”
小男孩(沉 陈)思起来了。他还有的是时间。他的路还很长很长很长……
【1】用“\”画掉括号里使用不正确的字。
【2】文中的爷爷向谁感恩?
【3】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文章的结尾“他的路还很长很长……”中的路指的是( )
A.前面的林阴路
B.人生之路
(2)读文中画“_______”线的句子,想一想男孩笑的原因是( )
A.爷爷知道感恩
B.爷爷做法愚笨
【4】本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6、口语交际。
今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李叔叔出门总不戴口罩,认为戴口罩很麻烦,你会怎样劝告他?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大阅读展示
请介绍一本最近你读过的课外书,要写清书名、作者和你的收获。
书名:________作者:________。
收获:________。
18、指出下面的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
(2)像刚下水的群鸭,扇动翅膀拍水戏耍,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听了羊站长对你的夸奖和表扬,我们也为你感到高兴、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班的同学基本上全都知道了你工作干得很出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想变成一只大大的小鸟,慢慢地一眨眼飞到你身边,为你小声地高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语段。
阅读课外书籍,可以使我们增强知识。我们因此要多读一些童话、诗歌、语文课本……只有大量阅读,广泛积累,才能我们的写作水平。
21、我写我心。
回忆生活中你听到、看到货亲身经历过的用聪明才智解决小问题的事,写下来。
提示:1.题目自拟;2.把过程写清楚,不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