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匹诺曹深夜出门寻吃的结果是( )。
A.闪了一下腰
B.烧了一只手
C.烧了两条腿
D.鼻子变长了
2、下面诗中不是描写春天的一项是( )。
A. 《滁州西涧》 B.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C. 《游园不值》 D. 《村居》
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 )
A.郑国
B.燕国
C.赵国
D.卫国
4、布袋爷爷最喜欢的花是( )
A.蔷薇花 B.蝴蝶花 C.玫瑰花
5、照样子,写词语。
例:蓝悠悠(ABB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例:零零星星(AABB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6、默写古诗,并填空。
1.元日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sòng guó děng dài jiě shì gēng tián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
1.wěi dà我国造纸术的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之一,东汉时期蔡伦吸收了前人jīng yàn
,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进,后来造纸术传到阿拉伯、ōu zhōu
等地区。
2.zhào zhōu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zhì huì
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lì shǐ
文化遗产。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纸的发明(节选)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学富五车:___
普及:___
【2】人类用文字记录事情,经历了这样的历程:___→___→___。
A.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或青铜器上
B.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C.把文字写到帛上
【3】“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这种书”指哪种书?用“ ”在文中画出来。
【4】“帛”不能普及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帛比竹片、木片轻便
B.帛的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
C.帛不能被大量生产
D.帛不方便保存
10、课内阅读。
陶罐和铁罐(节选)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1】按要求回答问题。
“兴奋”的“兴”读__________,它是一个多音字,请用“兴”的另个读音写一个四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描写陶罐外形特点的句子。
【3】通过陶罐请求人们把铁罐也掘出来的举动,可以看出陶罐具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有什么不同?他们的不同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
【2】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画上“﹏﹏﹏”。
【3】从选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写下来。
进攻( ) 忽然( ) 快速( ) 旅游( )
【4】请概括下面的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要求不超过三个字。
海参:( ) 梭子鱼:( )
乌贼和章鱼:( ) 贝类:( )
12、片段阅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荷花的姿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课文中的“冒”字用得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大禹治水(节选)
禹改变了父亲的想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上,天蒙蒙亮就又要出发。他的脚常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洪水终于退了,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1】大禹是怎样治水的?在原文中用“______”画出来。
【2】从短文第二段中的三处加横线的字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3】写三个和“欣欣向荣”一样的AABC式的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大禹治水成功了,造福了百姓,你想对大禹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沙百灵的制胜之道
在撒哈拉沙漠,有一种特别的鸟儿叫沙百灵,它身体很小,只有麻雀那般大。就是这样弱小的鸟儿,在与“沙漠之王”响尾蛇的较量中竟然每战必胜。
有探险家记录下了沙百灵与响尾蛇搏斗的精彩一幕:
当沙百灵扑扇着翅膀停在沙丘上,准备寻找食物的时候,在沙丘里等候多时的响尾蛇凶猛地张开大口蹿了出来。眼看沙百灵就要成为响尾蛇的美餐时,不可思议的画面出现了:面对响尾蛇的攻击,身体灵活的沙百灵用自己并不有力的爪子狼狠地拍打着响尾蛇的头部,尽管力量有限,对响尾蛇似乎也构不成什么威胁,但沙百灵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拍击。沙百灵一边躲闪着响尾蛇的血盆大口,一边用爪子疾速地拍击着响尾蛇的头部,其准确程度分毫不差。就在沙百灵拍击了一千多下之后,响尾蛇终于无力地瘫软在沙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蛇口脱险的沙百灵停在沙丘上,从容地吃了一些甲虫类的食物后,才扑扇着翅膀慢慢地飞走了。
沙百灵和响尾蛇的力量对比是悬殊的,但为何获胜的总是弱小的沙百灵呢?生物学家对此解释是:沙百灵在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后,掌握了一套对付响尾蛇的制胜之道,那就是瞄准一个点——响尾蛇的头部,一个很脆弱的部位,并持之以恒地用爪子拍击。沙百灵就是用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一次次敌强我弱的较量中赢得了最后胜利。
成功的人生往往就是从瞄准一个目标并且坚持不懈开始的。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缺少了沙百灵那种执著的精神。
【1】短文第一自然段先写沙百灵的_________________,接着写它在响尾蛇的较量中__________,突出了沙百灵非凡的能力。
【2】沙百灵对付响尾蛇的方法是一边______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___。
【3】沙百灵之所以胜利,是因为它( )
A.身体轻盈,便于逃脱 B.选准目标,坚韧不拔
C.能飞就飞,不会恋战 D.全面出击,出其不意
【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感悟: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共10分)
天鹅要搬家,一只乌龟舍不得离开它这些好邻居,要跟它们一起走。它说:“我找一根树枝,衔在中间,你们衔在两头,带我一起飞。”
天鹅带着乌龟飞呀,飞呀,飞过一个村子,人们看见就异口同声地喊起来:“你们看啊,天鹅带着乌龟飞,天鹅真聪明!”乌龟听了心里很不愉快。它想:这个办法是聪明的我想出来的,怎么能说是天鹅呢?这群人真是有眼无珠呀!
天鹅飞呀,飞呀,又飞过一个村子,人们看见了,就一起喊起来:“你们看啊,天鹅带着乌龟飞,天鹅真聪明!”乌龟听了,简直气炸了。它忍无可忍了,想对人们说这个办法是它想出来的,它才是聪明的。可它刚一张嘴,就从天上掉下来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异口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乌龟想出一个什么办法和天鹅们一起搬家?用“ ”线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3】乌龟听到人们赞扬天鹅聪明后有什么想法?用“ ”线在文中画划出相关的句子。
【4】看到乌龟最后这样的结果,你想对乌龟说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孩子们背上书包回家了。(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
2.我从缸里捉出几只小虾来。(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
3.河面很平静。(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
4.小鸟在树枝上叫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
5.老师这么耐心地帮达丽玛补课,她怎么能不感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
17、我们一起参加叠词大聚会。
ABB式的词语
红通通
甜___________ 笑___________ 亮____________
白___________ 急___________ 热____________
18、综合训练馆。
粗心的小明同学写的通知中有三处错误,请你帮他把正确的通知写在小黑板上。
通知
3月27日上午八点,请参加艺术节演出的同学来排练,不要迟到。
3月25日
少先队大队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我要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完成这项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兰兰穿着一件红色的外衣和一件紫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语段。
要求:
1.修改一个不通顺的句子,一个不准确的词语。
2.另外至少再修改三处,使句子更准确、具体、生动。
虽然小猫咪咪很调皮,但是它可讨人喜欢啦!脑袋上圆圆的长着尖尖的两只小耳朵,只要听到声音,就会竖起来。两只眼睛是绿色的,闪闪发光。它全身的羽毛都是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你身边最好的朋友是谁?选取一两件典型的事例写一写他(她)的特长吧!要求:题目自拟,表达出真情实感,3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