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奇 (   

A.看

B.看到的景象

C.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

【2】自不力 (   

A.限制

B.数目、数量

C.估计

2、( )因为输血不幸上了艾滋病。

A.艾迪 B.德诺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身(liǔ)   绑(kǔn)  亮(liāo)   安wēi

B.进(sēi)   嘴chén)   咐()   和chàng

C.进(cuō)  难(jié)   熟)   倔jiàng

D.丧()  纸xiè)   遗hàn)   轮kuò

4、理直气壮的意思是( )。

A. 挺直,使笔直。   B. 公正的,正义的。   C. 直爽。   D. 一个劲儿。

5、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  )里。(8分)

(1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这句话中引号的作用是(  )。

A.特定的称谓  B.特殊的含义  C.引用

(2自然之道一词中,的意思是(  )。

A.道路  B.道理  C.规律

(3才了蚕桑又插田的正确读音是(  ),意思是(  )。

A.le  B.liǎo  C.明白、清楚  D.完了、结束

(4)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这句话中引号的作用是(  )。

A.特定的称谓  B.特殊的含义  C.引用

 

6、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住宿 尖锐 预防 无一例外 B.依赖 响午 需要 无忧无虑

C.顺序 开辟 发挥 东躲西藏 D.邮寄 隐形 敏捷 昂首阔步

7、下面表示勇敢顽强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不屈不挠 披荆斩棘 再接再厉 奋发图强

B.临危不惧 勇往直前 不屈不挠 大义凛然

C.同仇敌忾 众志成城 豪情壮志 励精图治

D.力挽狂澜 任重道远 中流砥柱 风雨同舟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辨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廷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中的夜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这就话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呻吟体现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

B.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静谧,美丽的氛围。

C.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嗦。

D.这种重复能够让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童年(节选)

曹文轩

我的童年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她称呼我为“大孙子”。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她一辈子未走出三里方圆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一个宽广无垠的大世界。她认为,这个世界除了她看见的那块地方外,大概还有一处,而凡出门的人都一律是到那一处去的。因此,她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地方归来的人。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

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紧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一次,我跑到八里外的一个地方看电影,深夜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生火烧饭去。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乡。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在渔人“劈劈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剌泼剌”的水声中长大的。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我睁开眼睛时,一眼瞧见的就是一片大水。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存着的故事,其中大半与水相关。水对我的价值绝非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它参与了我之性格,我之脾气,我之人生观,我之美学情调的构造。

这一切,使我的“舞文弄墨”成为可能。苦难给了我幻想的翅膀。我用幻想去弥补我的缺憾和空白,用幻想去编织明天的花环,用幻想去安慰自己,壮大自己,发达自己。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并给我的性格注进了坚韧。祖母、父亲和母亲给我仁爱之心,使我从不知道何谓仇恨。我从未抓住不放地仇恨过任何人。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善良的,尽管我常常看到恶的肆虐。那片土地给了我灵气、题材、主题和故事。开门可见的水,湿润了我的笔,使我能永远亲昵一种清新的风格。

(选自《阳光新阅读》2009年11月)

1作者给我们讲述了童年的哪些生活片段?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说:“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结合此句,说说父亲的话中包含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这样写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请发挥想象,运用外貌、神态、动作等描写将这一句话扩充为100字,将老祖母的慈爱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结尾一段说“苦难给了我幻想的翅膀”、“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月桃花水

①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②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桃花,点点飘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③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④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轰鸣。河水流过麦田,哗啦,哗啦,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河水拍打着岸边的石块,像大路上马车驶过的铃铛声。那急流的水声浪声,是在催促着农家人开犁播种啊!

⑤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⑥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它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的炊烟……

⑦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秀丽——( )     柔软——( )        督促——( )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第①自然段中,作者把河水比作_________,写出了______的情景。

(2)第④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等。

【3】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

【4】“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从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营参谋长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营参长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1】在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怀疑——________ 失败——________

耻辱——________ 动摇——________

【2】说一说你从选文第二段的加点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黄继光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落花生(节选)

爹爹说:“花生的用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珍贵  可贵)的。这小小的豆不像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之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人们才把它挖出来。你们(偶尔  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识别  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

我们都说:“是的。”母亲也点点头。爹爹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爹爹说:“这是我对于你们的希望。”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画出来。

2解释下列词语。

羡慕: ___________________                                                

瑟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希望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赞美了落花生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细读课文深感悟。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这时”指的是___________时候。读了这句话,再联系上文,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道理。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写一写。

文中的孩子不爱吃青菜,“我”对他说“不吃青菜会死的”,他便主动吃了很多青菜。你不爱吃某种食物的时候,你身边的人用过什么方法让你吃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高兴得手舞足蹈。

_______________

2.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增加。

________________

3.他在海洋生物馆里观赏了红剑鱼、六间鱼、黑魔鬼鱼、海豚等各种形态各异的鱼类。

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是小林读《芦花鞋》后写的一段话,存在三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帮他修改。

读了《芦花鞋》这篇课文,被青铜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感激了。如果我们能像青铜那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害怕,努力去克服,就可能成为一个强者!

18、修改下面的病句。

(1)顺河公园的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端正了学习目的,成绩提高很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我的话,妹妹立即七嘴八舌地叫嚷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学校交给的植树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劳动最光荣,劳动成果最甜美。想一想,你在学校(家里或者社区等)参加过哪些劳动?收获了怎样的劳动成果?请根据你参加劳动的一次经历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拟题目;内容清楚,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不少于3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