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一种传统文化习俗,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活动,请你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猜一猜下面的灯谜吧!

(1)今岁除夕(打一字)——(____       (2)上下一体(打一字)——(____

(3)两点天上来(打一字)——(____       (4)忙把心放下(打一字)——(____

2、课文理解填空

1.课文通过对________等着吃妈妈熬煮的______________时的语言、心理等的描写,既让我们了解了腊八节的民俗,又展现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庭图。

2.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其中________写得详细,________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话。

一车   送给  老山羊     小白兔   白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凡卡________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________。他给爷爷写信,________爷爷能来接他回家,这是他美好的________。信寄出后,他整天等待着。半年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信,他很_________。一年后,家里捎来信,说爷爷死了,凡卡彻底_________了。

5、将句子补充完整。

1.水是________横,山是________聚。

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

3.白日________须纵酒,________作伴好还乡。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2“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____________的特点。

3请结合古诗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罗裙:

②乱入:

③始觉:

【2】怎样理解“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两句诗的含义?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

 

 

8、课内阅读。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描绘了_______________(节日)的景色。后两句描写的是寒食节的一个特殊情景——万民禁火,然而皇帝却恩赐蜡烛给王侯贵族.到了夜晚王侯贵族之家灯火通明,典型的“只准州官放火,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人们常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美丽的邂逅

①我喜欢读书,喜欢到旧书摊淘书。

②那是一个深秋雨后的傍晚,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书屋里,我随意地在杂乱的旧书摊上翻寻着。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林清玄散文》跃入眼帘。我赶快把书抽出,店里的书可都是二手书,基本上都是单独一本。

③这本书是1996年1月第三次出版的,一幅抽象的图画连贯着封面和封底,黄色白色相间的扉页上录有林清玄先生的经典语句。句子左下方的页脚处,有几个竖写的蝇头小字:“慧藏书96.5.26”。整本书除了书脊上下两端有些微的破损,没折叠,没涂画,像新的一样。

④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者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一株草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了亲自种的心血,就高贵起来。”“如果树是生命,果实就是它的心。”细细聆听先生的心灵独白,轻轻吟诵先生的絮语箴言,一脉温情和馨香弥漫了整个心田。这些篇章大部分是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结晶,十多年后被这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女孩珍藏了十多年后变成了我枕边的读本。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缘分吧,素未谋面的美丽邂逅。

⑤掩卷沉思,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

⑥都说字如其人,她是不是如她的字一样娟秀、精致和美丽?页脚签署的这个日子对于她有什么特别的纪念吗?我猜想:她必定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是一个碧玉闺秀,因为喜欢读书的女孩典雅、娴静。古时评判美女的一个标准就是诗词为心,兰心蕙质。我仿佛看见轻风微拂中,淡淡斜阳下,一个明眸善睐的少女沉醉于书卷中,不时浅浅地笑,融入时光深处。一个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书本上的人,除了纪念这个日子,说明书的出处和归属,更有一份喜爱和珍藏在内。这么多年,这本书还保持完好和整洁也说明她对这本书是多么的爱护和珍惜。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十年足以翻天覆地。但是,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来越美好的时候,她为什么忍心把喜爱的书遗弃?一起遗弃的可能还有别的书吧?是乔迁新居吗?如果乔迁新居也不差这一本书的方寸,对于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来说,不管走多远,书籍都是不舍的伴侣,精神的家园。十多年的光阴,有多少的尘俗和烟雨,再靓丽的青春也难以抵抗岁月的侵蚀。这个叫慧的女孩也应该不再年轻了,曾经的梦想和追求也许被折断了翅膀,在生活的磨砺中,原本纯洁、满怀憧憬的心灵是不是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盛行、社会的浮躁和功利,而变得越来越荒芜和浮躁?

⑦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个不起眼的书屋,一本写着藏书人名字却被遗弃的好书,一段人生和当今文学的现状,使我思绪万千:今天,有多少人还会静静地捧读一本书?有多少人还会孜孜以求三国水浒西游记和金陵十二钗?

⑧这时候,我耳畔想起来了温总理感人肺腑的声音:“读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⑨那个深秋雨后的傍晚,一段美丽的邂逅,充实、温暖和美丽着一个个夜晚。但此刻,我甚至宁愿我没有得到这一本书,宁愿这本书一直珍藏在慧的书架慧的心中……

(作者:朱东锷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把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书称作一段“美丽的邂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⑥段,说说作者在“掩卷沉思”中表达了哪些情感,并概括情感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一句以两个“宁愿”表达了作者的愿望。请结合文章的主旨,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生命之芯

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那些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扬的葡萄叶子的,但妻子对这些葡萄叶子却颇有微词,尤其是到了暮秋时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③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④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妻子摘得一串不留。我很惋惜那些没有彻底紫透的葡萄,埋怨妻子说:“有些还没有完全熟透呢,怎么一下子就摘尽了?”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我很不解,摘葡萄和扫落叶有什么关系呢?难道不摘葡萄那些叶子就永远不会凋落吗?

⑤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个夜晚或半天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令人痛惜不已。

⑥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⑦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莅临了……我不由对葡萄叶充满了敬意。

⑧我们的生命果实是什么呢?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呢?我们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是在为自己的生命使命而生活的吗?什么才是我们人类生命的真正秋天呢?

⑨春天的庭院里,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蛰伏在绿叶间的虫子,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

   (选自《新语文学习》,有删改)

1阅读第①自然段,请品味昏睡的葡萄藤醒了这句话中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第⑤自然段都用了较多篇幅描写葡萄叶,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葡萄叶旺盛生长到葡萄叶子过早落尽,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全文,你从葡萄叶子夭折的生命历程中得到了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格拉底带着他的学生漫游天南海北,增长自己的见识。通过游历,学生们看到了很多自己以往未曾见识到的东西,增广了见闻,现在他们各个都是满腹经纶。一天,苏格拉底他们到了一片旷野,大家在草地上坐了下来,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现在你们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而且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马上你们就可以从我这里毕业了,作为你们的最后一次考试,我问你们一个问题。苏格拉底问他们:现在我们坐的是什么地方?学生们回答道:旷野。苏格拉底又问:这里长了什么?学生们答曰:草。

苏格拉底说:是的,这里长满了草,那我要问你们一个问题,让你们想办法,你们会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学生们对于这个问题很诧异,因为他们学的是哲学,而这个问题应该是那些农民就可以解决的吧,这个问题实在是大大出于他们的意料,一直探讨人生奥秘的老师最后一次的考试竟如此简单。 一名学生抢先开口: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用手拔掉即可。另一个学生答道:用镰刀割掉,那样会省力些。第三个学生回答得更为干脆:用火烧更彻底。苏格拉底站了起来,说:那好,现在你们就按各人自己的方法除一片杂草。我们明年再来这里,看看谁的答案更好。

一年后,三个学生都来了,在他们除草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不过还是参差不齐的长着一些小草在风中摇摆,而另有一块地方,不是他们除草的区域,那里没有杂草,反而旺盛地长着绿油油的麦苗,在那块区域的正前方摆放着厚厚的一摞书,他们凑上去看,那是他们老师的著作,在这摞书的上面还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其实,我们的生活也一样。要除掉你心灵的杂草,就让爱占满你的灵魂。

【1】给这篇文章取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三个学生除掉杂草的方法分别是什么?苏格拉底的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文中哪句话写得好,用“               ”画出来,说一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心灵有过什么杂草吗?假如有,你想怎么去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美文欣赏屋。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大自然的奥妙

人类有文字,其实大自然也有它的文字。

粮食是人类的食品,而粮食是农民种庄稼生产的。冬天,如果下了场鹅毛大雪,你可能认为庄稼要冻死了,但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却说,今年是一个丰收年——有一句话叫瑞雪兆丰年

动物也是大自然的文字之一。在乡村,如果出现鸡、鸭、鹅往树上飞这样的反现象,有经验的人就会知道,地震即将来临。

在很久以前,人类还没有指南针,人们上山砍柴时如果要辨别方向,就看大树的年轮。在年轮密集的地方,就是北;在年轮稀疏的地方,就是南。有年轮帮忙,即使没有指南针,他们也不会迷失方向了。在夕阳正红的时候,如果出现了美丽的晚霞,你一定会感叹它绚丽无比、光彩夺目,可是,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却知道,明天是一个阴雨天,应该把衣、被收好。

由此可见,懂得大自然的文字有很大的用途。只是要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就必须得细心观察、善于积累。如果你用心了,就能发现大自然文字的奥妙与乐趣。

1读了本文,我懂得了冬天下大雪,预示着“______________”。动物反常,预示着________。辨别方向,要看   夕阳正红时出现美丽的晚霞,预示着____________。

2大自然有无穷奥秘,除了科学知识,我们还能从中发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怎样才能发现大自然文字的奥妙与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现代文阅读。

除夕夜的年夜饭、守岁酒(节选)

除夕的年夜饭,既是一年辛苦忙碌、辞别旧岁的重要时刻,又是具有迎接新年、祈望将来的特殊意义,当全家老少合家团聚、共进年夜饭的时候,其乐融融,洋洋得意,自不必细说。在上海的风俗中,年夜饭这顿丰宴,同样很隆重。年夜饭的菜肴,上海人很讲究好名堂。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果类中的柑子,是除夕不可缺少的食物,俗语说:“除夕吃红柑,一年四季保平安。”还要吃些芋头,即芋艿,上海人有谚语说是:“除夕吃芋头,一年四季不犯愁。”另外,吃豌豆,因为豌豆又名安乐菜,和长生果之类同样都是很吉利的名称。至于上海旧俗说除夕吃饭不宜淘汤,传说如果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旅行,会遭到雨淋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

在年夜饭之后,饭菜虽撤去,但守岁酒和果品之类却是一直要吃到第二年的。关于守岁酒,表达了一年伊始的辞旧迎新之情:“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按旧俗,在除夕子夜时分,上海人各家要“接灶君”。“接灶君”就是把灶神从天上接回家来。届时,家里男主人换衣服,上供物,焚香燃烛于灶前。“接灶君”完毕,家中主人亲自关上大门,门上贴有“封门大吉”的红纸。这时实际上已是年夜结束了。待到拂晓鸡鸣时,换贴“开门大吉”的红纸,家家赶紧燃放起爆竹,“砰啪!”“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响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宣告新的一年开始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无稽之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先后介绍了上海人家的年夜习俗,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对__________的介绍最详细,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突出了上海年俗的特别之处。

3关于“守岁酒”,文中引用了唐诗《守岁》。有关新年(或其他节日)的诗词,我也积累了一些。比如《________》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比较本文和老舍笔下的《北京的春节》,可知以下选项中描述“上海的除夕夜”的是______,描述“北京的除夕夜”的是______,两篇文章的相同点是______

A.年夜饭除了丰富,还体现地方特色

B.饭菜名堂多,求吉利

C.人人穿新衣,门外贴对联,屋里贴年画

D.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

E.接灶君,关大门,贴“封门大吉”

F.换贴“开门大吉”,燃放爆竹

G.营造了温馨美好的氛围,情趣盎然

H.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I.按时间顺序,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写过春节的习俗

14、课外阅读   

法布尔的故事

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一生如痴如醉地,观察昆虫的习性,一天,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致四周围满了人,还骂他是“怪人”,可他全然不觉(jiào jué)得.又有一次,他爬上果树观看螳螂的活动,直到树下有人大叫“抓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

法布尔在普温斯教(jiào jiāo)书时,经常到附近一条沙路上观察昆虫.有一天大清早,他在沙路上走着,忽然听到蛐蛐的叫声,于是就循着声音来到一块大石头旁,轻轻地躺了下来。几个农妇早上下地时看见他,到黄昏收工时,仍看他躺在那里。她们实在不明白,这个人怎么花一天的功夫,就看着一块石头,简直中(zhōng zhòng)了邪。其实法布尔是在_________。

法布尔活了90多岁。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昆虫学的研究上,成为十九世纪有名的科学家。

1在横线上选择正确的读音

全然不觉(jiào jué________  教书(jiào jiāo________ 中了邪(zhōng zhòng________

2在第三自然段最后的横线上补上合适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毕生________ 研究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面语句有毛病的地方改正过来。

(1)这里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缩。

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谆谆教导,把我们从一个心智成熟的孩子培养成懵懂天真的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认为取报纸是自己一项“权利”,是绝不能让别人侵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2)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缩写句子)

(3)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们识破了。(修改病句)

(4)高粱的全身具有鲜明的个性。(改为双重否定句)

 

18、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不阅读,不观察,连日记也写不好,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逊在孤岛上过着寂寞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所有敌人都投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对我说道: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本是送你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脸上有很多皱纹。(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亲身体验,怎么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写句子。

理想是一块璞玉,需要你去打磨、雕琢。

理想是一粒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从两题中选择一题来写)

(1)主题:这就是幸福

幸福是肚子“咕咕”叫时可以吃到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幸福是生病时额头上爸爸那双温暖的手,幸福是干渴难忍时可以喝到爷爷泡的一杯清新的凉茶,幸福是考试成绩不好时老师一句鼓励的暖暖的话语……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主题完成一篇作文。要选择事例来写,能以细节打

动读者,以真情实感来赢得读者的共鸣,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2)当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这些科学技术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命运带来怎样的影响?请你发挥想象畅想一下,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写一篇科幻故事,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科学技术

克隆技术

虫洞

量子隐形技术

海洋遥感技术

“云”技术

冷冻技术

黑洞

太空镜子

太空探索

……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