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下面各字的不同意思组词。
胜(1)跟“输”相反____________
(2)优美的景物等___________
(3)超过___________
端(1)不歪斜___________
(2)仔细地看___________
(3)原因;起因_________
2、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______)空见(______) 无(______)有(______) 不可思(______)
悬(______)结(______) (______)箱(______)柜 (______)而不舍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隐蔽— 搜索— 慎重— 安静— 宽敞—
4、填字组词,对号入座。
刻不( )( ) ( )( )活剥
国弊( )( ) ( )新( )异
(1)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
(2)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
(3)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
(4)国家落后,人民贫穷。( )
5、按要求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描写春天: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
(2)描写夏天:________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
(3)描写秋天: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4)描写冬天:_______________,凌寒独自开。
(5)关于送别:才始送春归,_______________。
(6)关于爱国: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6、诗词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__________”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
【3】请你谈一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春草
(宋)刘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柴。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或行楷抄写本诗的第三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水边原上乱抽柴”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四两句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非雪天不能读书
①读书不分四时。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具一番风情;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而我半生读书,都似乎与杏花、春雨、莲叶无缘,飘满记忆中的是山乡茅屋的一天风雪。
②我年少时即插队山区,那里地旷人稀,劳动很紧张,每年繁忙的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常常是忙得两头摸累。虽然有时雨天不出工,但能够留给我读书的时间毕竟太少,也太零碎。
③只有冬天,对我来说是奢侈的日子,会有整把整把的时日供我闭户读书,我可以在火炉里煨上几只红著,让书香伴着火苗。书读足了,就从灰烬里拨出几只又香又烫的红薯来吃,吃完后又翻开喜爱的书来读。这种时日,我往往将平日里想读而无暇读的书堆满一床,逐本读过去,或者将一年中零零散散读过的书全翻出来,恣意地重读一遍。
④雪夜读书对我也是欢乐的事。一炉红火,满室雪光,四野静谧的落雪声,我时而默诵,时而低吟,一直到雄鸡初啼才恋恋不舍地吹灯睡觉。现在回想起来,我生平所读的书,在那些雪天里读的最多,也记忆最深。
⑤我常常思忖;为什么我一回忆起读书的生活,总是想到那些苦寒的雪天?难道我就没有杨柳岸边书相伴的日子吗?难道我今天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读书不值得留恋吗?可是近年来我的读书成了消遣,早期的锐志没有了,更常常禁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许多书买来,一堆一堆还没翻过,有些只看了开头的几页就再也没有碰过。现在我似乎懂了:人的一生,可用来读书的日子数来不少,但真正用在读书上的时间却不多。读书,是需要一点生存压力的。清人袁枚在《黄生借书说》里写道,年轻时因家贫,他如饥似渴地借书读,做官后,生活安顺,书也“俸去书来”容易得到了,反而“素蝉灰丝,时蒙卷轴”,读书的时间反倒不多了。
⑥袁枚说的是书非借不能读,而我则想说书非雪天不能读。寒冬,是时令的雪天;艰难递境,是人生的雪天;清静寡欲,是情志的雪天。雪天读书,正如旅人在风雪之夜里对家园的思念,更有一番神思的投入和彻骨的深味。
【1】第①段中“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这句话,是由杨万里的诗句“__________”转化而来的。
【2】第③段中“奢侈”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导致作者“许多书买来,一堆一堆还没翻过,有些只看了开头的几页就再也没有碰过”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短文第⑤段“素嫌灰丝,时蒙卷轴”的含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很少翻书,银白的蠹鱼和虫丝,时常沾满了书本
B.因为经常翻书,银白的蠹鱼和虫丝,时常沾满了书本
C.因为很少翻书,银白的蠹鱼和虫丝,有时沾满了书本
【5】综合全文,文章中的“雪天”,既指______的雪天,也指______的雪天和_______的雪天。
【6】对文章题目“非雪天不能读书”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己下乡时,生活艰苦,只有雪天时才能尽情读书
B.读书,是需要生存压力的,在艰难逆境时读书,记忆更深刻,效果更好
C.在雪天里读书,更有情趣,所以印象也更深刻
【7】作者在苦寒的雪天里挑灯夜读,并把这说成是“奢侈的日子”。你喜欢在课余时间读书吗?请简要说说你在课余时间里是怎样读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人生第一课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 通俗)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 声音)在空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 象)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 钉)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本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之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
【1】画横线的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将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词用“/”划掉。
【3】根据提示以及第②~第⑥自然段的内容,概括“人生第一课”是怎样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进行的。
提示:(1)上课开始了,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问在人生第一课里,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灌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感悟。
信誉的价值
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酒店,由于他们卖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五元钱。
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了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
谁知 丈夫一听 气得双脚直跺 抱头痛哭 说 人最可贵的是讲信誉 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 信誉 只五元钱就卖掉了 叫我怎能不哭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后终于彻底破产。当妻子贫困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1】在文中找出与“兴旺”意思相近的词:___________。
【2】给第四小节加上标点符号。(这一题可要细心哟!)
【3】“物美价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本文的中心句,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结尾 “妻子”想说什么呢?请你写一写。
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新叶
①一夜春雨。清晨,我撩开白色的帘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不丁爆发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新叶!”我不由眼睛唰地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胸间穿过。“啊!你好,新叶!”
②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③人们总是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定执着地等待着,积蓄着。一旦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④新叶一天天长大了,转眼间,便是满目碧绿。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老远看来,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密处浓得深邃,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使我敬慕的——它的德行和情操。
⑥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飘去了。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可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阴,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深根自养,忘我自献。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
⑦也许是因为“绿肥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可是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
⑧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净高尚的绿叶又何乐而不为呢?人生,本该像它一样青翠,蓬勃,谦逊,勤恳。
【1】第①自然段描写作者内心感受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第③自然段第一句话写新叶时写了燕子,这是一种____________的写法,文中第________自然段也用了这种写法。
【3】第⑤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起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请用一句话概括第⑥自然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与第⑦自然段中“绿肥红瘦”或“无穷碧、别样红”相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赞美了新叶的诸多可贵品质,请你简要写出其中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新叶对人生有什么启示意义?(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类似新叶一样给人以启示的平凡的事物很多,请你举出一个例子。
事物:_______________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撑伞的女孩(12分)
南天门是花果山上的一个景点。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先前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问她是做啥的。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这也是生活呀。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我来给她两写个带路歌吧。"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兴旺起来呢!
(1)给下面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画上"√"号。(1分)
打量(liáng lìàng) 兴(xīng xìng)旺
(2)从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个错别字,改正过来。___改___。(1分)
(3)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线。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______比成________。(2分)
(4)联系上下文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因地"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制宜"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2分)
(5)文中说两位女孩很"木讷",理由是____________。联系上下文来看,"木讷"这个词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2分)
(6)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请你也为带路的小女孩编一首《带路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橘皮往事(节选)
多少年过去了,那张清瘦而严厉的,戴600度黑边近视镜的女人的脸,仍时时浮现在我眼前,她就是我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想起她,也就使我想起了一些关于橘皮的往事……
有一天,轮到我和我们班的几名同学去校办工厂里义务劳动。我们学校的校办工厂专从民间收集橘皮,烘干了,碾成粉,送到药厂。一位同学问干活的师傅,橘皮究竟可以治哪几种病?师傅告诉我们,橘皮泡水喝对平喘和减缓支气管炎有良效。我听了暗记在心里。我的母亲,每年冬季都被支气管炎所困扰,经常喘作一团,憋红了脸,透不过气来。可是家里穷,母亲舍不得花钱买药,就那么一冬季又一冬季地忍受着,一冬季比一冬季气喘得厉害了。看着母亲憋红了脸透不过气来痛苦的样子,我也摧心剖肝。我暗想,一麻袋又一麻袋,这么多这么多橘皮,我何不替母亲带回家一点儿呢?
当天,我往兜里偷偷揣了几片干橘皮。
以后,每次义务劳动,我都往兜里偷偷揣几片干橘皮。
母亲喝了一阵子干橘皮泡的水,剧烈喘息的时候分明地减少了。我内心里的高兴,真是没法儿形容。母亲自然问过我——从哪儿弄的干橘皮?我撒谎,骗母亲说是校办工厂的师傅送的。母亲就抚摸我的头,用微笑表达她的那一份欣慰。
不料,由于一名同学的告发,我成了一个小偷,一个贼。先是在全班同学眼里成了一个小偷,一个贼,后来是在全校同学眼里成了一个小偷,一个贼。
那是特殊的年代。哪怕小到一块橡皮,半截铅笔,只要一旦和“偷”字连起来,也足以构成一个孩子从此无法洗刷掉的耻辱,也足以使一个孩子从此永无自尊可言。这一种划痕,往往扭曲了一个人的一生,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毁灭了一个人的一生……
在学校的操场上,我被迫当众承认自己偷了几次橘皮,当众承认自己是贼。于是我在班级里,不再是任何一个同学的同学,而是一个贼。于是我在学校里,仿佛已经不再是一名学生,而仅仅是,无可争议的是一个贼,一个小偷了。我觉得,连我上课举手回答问题,老师似乎也对我视若无睹,目光故意从我身上一扫而过。我不再有学友了。我处于可怕的孤主之中。我不敢对母亲说我在学校的遭遇和处境,怕母亲为我而悲伤……
当时我的班主任老师,也就是那一位清瘦而严厉的,戴600度近视镜的中年女教师,正休产假。
重新给我们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就觉察出了我的异常处境。放学后她把我邀请到了僻静处,而不是办公室里,询问我究竟做了什么不光彩的事?
我哇地哭了……
第二天,她在上课之前说:“首先我要讲讲梁晓声和橘皮的事。他不是小偷,不是贼,是我嘱咐他在义务劳动时,别忘了为老师带一点儿橘皮。老师需要橘皮掺进别的中药治病。你们再认为他是小偷,是贼,那么也把老师看成是小偷,是贼吧!”
第三天,当全校同学做课间操时,大喇叭里传出了她的声音,说的是她在课堂上所说的那番话……
从此我又是同学的同学,学校的学生,而不再是小偷不再是贼了。我的班主任老师,她以前对我从不曾偏爱过。在她眼里,以前和以后,我都只不过是她的四十几名学生中的一个,最普通最寻常的一个……
但是,从此,在我心目中,她不再是一位普通的老师了,尽管依然像以前那么清瘦而严厉,依然戴600度的近视镜……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1)摧心刨肝: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视若无睹: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语句运用(_______)和(_______)的描写,语言简洁传神,人物特征鲜明。
【3】文中画“ ”的文字运用了(_______)的描写,生动传神地描写出了老师__________的形象。
【4】本文要写老师,但用大量笔墨写“我”偷橘皮的原因和被发现后受到的屈辱。你觉得这样处理详略得当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就是说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请写一写“我”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进行下面句子的转换。
原句: 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悬灯结彩,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1)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食指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用划线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过几天的奋战,大火被我们扑灭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幅壁画是现存的最早印证“张骞出使西域”这段历史的绘画作品。(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脸上显现出神色。(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们依恋长江。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懒狮子说:“我爸爸妈妈是森林里的大王。靠他们,我就能生活得很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张老师对吴明说,请吴明明天陪他去一趟图书馆。(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你用脏手随便抓东西吃,难道肚子不会长虫子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仿写排比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比喻句)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拟人句)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句子。
例:工人提起来汽灯。
工人把汽灯提起来。
课间,马小朋擦干净了黑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毕业联欢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和欢乐的舞蹈。(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型练习。(4分)
(1)托德刻薄地说:“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2)修改病句: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21、习作乐园
题目: 我真后悔
要求:选材要真实,事情的经过要写具体,不少于 4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