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要求填空。
(1)“澡”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再查______画;“植”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
(2)“屁”和 “扇”都是__________结构的字。
2、比一比,组词。
披( ) 封( ) 盯( ) 份( )
坡( ) 桂( ) 灯( ) 纷( )
泼( ) 娃( )
3、课文知识。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并将正确的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夜宿山寺(______) ①宿舍 ②住
不敢高声语(______) ①语言 ②说话
天似穹庐(______) ①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②天空
2、《夜宿山寺》是__代诗人_____所作。直接描写山寺很高的诗句是_____,____。
3、《敕勒歌》是_____民歌。把天空比喻成蒙古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五九六九,___,七九河开,___,___,耕牛遍地走。
4、默写古诗词。
(1)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更上一层楼。
(3)清风明月本无价,________________。
(4)有山皆图画,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高鼎写的《_____》。
(2)春天,看到原野上遍地的野草,我想起了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_______。”看到河边的杨柳,我不禁想起贺知章诗句“______,万条垂下绿丝绦。”
(3)“_____黄鹂 _____,_____白鹭 _____。”这两句诗中写到的四种颜色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夏天到了,碧绿的荷叶铺满了西湖,那阳光映照着荷花,格外艳丽。游客吟诵起杨万里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5)妈妈经常用《韩非子》中的名言:“________。”来教育我,只有在小事上讲信用,就能在大事上建立信用。
6、我会把下面的句子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我还能做到“三个一”呢!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________________
7、课文整体梳理。(在正确的后面画“√”)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青蛙不爱动脑筋。( )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天是无边无际的。( )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眼光放远,不要坐在井里看天,那样是错误的。( )
8、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做作业时,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______)
【2】枫树秋天叶子变红了,松树秋天叶子变黄了。(______)
【3】木棉生长在寒冷的北疆。(______)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告诉我们,一棵树十年才能成材,而人要到一百岁才能成人。 (______)
【5】“事”和“辛”都是上下结构,“戴”是半包围结构。(______)
【6】一年中最先开的花是迎春花,最后开的花是蜡梅。(______)
9、我能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大禹治水》是一篇童话故事。______
【2】“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艹”部,再查5画。______
【3】《狐假虎威》中老虎借着狐狸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______
【4】《难忘的泼水节》写了周恩来总理和汉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______
【5】“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出自诗仙李白的作品《夜宿山寺》。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火红的凤凰花开了,朱德同志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
【2】“寒风刺骨、鹅毛大雪、冰天雪地”都是描写冬天的词语。( )
【3】“危楼高百尺”意思是:一座危险的楼,有一百尺那么高。( )
11、阅读小屋(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他是( )代( )人。
念奴娇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
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犹残城壁。
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天沙鸥雪。
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
(2)这篇散曲的作者是白朴,他是我国( )代( )家。
(3)课文内容我知道。
唐( )、宋( )元( ),
名( )、名( )传( )。
12、读短文,完成练习。
茉莉花香
凉风送爽,花店的门口飘来一阵阵袭人的茉莉花香。满枝洁白的茉莉花,有的张着花瓣,有的打着花蕾。雯雯灵机一动,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买了一盆茉莉花。
张老师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雯雯轻手轻脚地走近窗台,踮起脚把茉莉花放到窗台上。风儿一定会把茉莉花的香味送到屋里,那香味一定能消除老师的疲劳,想到这里,雯雯高兴地笑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花香 一( )茉莉花 一( )老师
【2】用“ ”画出描写茉莉花样子的语句。
【3】读第二自然段,圈出描写雯雯的动词。
【4】“那香味一定能消除老师的疲劳”一句中,“那香味”就是指( )的香味。
13、聪明阅读屋。
春天到了,石榴花开了。它的花朵是橘红色的,花蕊淡黄,头上有些薄薄的瓣,还不时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夏末,有些石榴的肚子越来越大,不久就和鸡蛋一样大了。几个星期过去了,石榴花的花瓣渐渐地落了,石榴们都咧开嘴笑了,一排排红色的牙齿多么整齐。
秋天到了,石榴熟了,摘下来尝尝,嘿!又酸又甜,真好吃。冬天,西北风一吹,石榴树上的叶子就哗啦啦地落下来了。
【1】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__) 的花朵 (______) 的花蕊 (______) 的牙齿
(______) 的石榴 一阵阵(______) 一排排(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1)有些石榴的肚子越来越大,不久就_____。
(2)石榴们都咧开嘴笑了,_____多么整齐。
【4】石榴的味道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
【5】冬天,石榴树有什么变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祖 国
小燕子说:
祖国有暖暖的泥窝;
小金鱼说:
祖国有清清的小河;
小山羊说:
祖国有青青的草坡;
小蜜蜂说:
祖国有香香的花朵;
小朋友说:
祖国到处有欢乐。
【1】根据儿歌内容填空。
小燕子说,祖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金鱼说,祖国有______________;小山羊说,祖国有______________;小蜜蜂说,祖国有______________。
【2】从这首儿歌中,我感受到了小动物和小朋友对祖国的________。
【3】仿照儿歌再写一句。
____________说:
祖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
乌鸦和百灵鸟
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ɡòu)唱出那么动听的歌来。人们一谈起百灵鸟,都会称赞它。
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那该有多好啊!
乌鸦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dì)。
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动听的歌,得每天起得早早的,坚持练习,这样长期练下去才会获得成功。”
乌鸦还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飞走了□
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1】短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在第5自然段方框里加上合适的标点。
【3】乌鸦找百灵鸟的目的是( )。
A.有副好嗓子,唱出动听的歌
B.听百灵鸟唱歌
【4】怎样才能有副好嗓子呢?百灵鸟是怎么说的,用“——”在文中画下来。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把这句话找出来。
16、照样子,写句子。
1.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园里的花真多呀!有美丽的牡丹,有纯洁的百合,有火红的玫瑰,还有芳香的茉莉,漂亮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连词成句,并加上合适的标点。
(1)快乐天地 我们的 沙滩 海边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道 这糕 怎么 的 你 是 做成 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写一写。
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________的,像________。
2.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夜空中挂着________星星。
3.用上括号里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小枣树结出枣子。(细细的 又大又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改写句子。
魔王抢去了美丽的公主。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
19、照样子,完成句子练习。
【1】例:冬天的哈尔滨冷得像冰容。
______________热得___________。
【2】例: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我说过的话怎么会忘记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去公园玩 公园里的花真多呀 (加标点)
20、写留言条。
1月14日上午,王雨去小明家,想约他星期六上午9点一起去图书馆看书,但小明不在家,请你替王雨给小明写一张留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