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 )
A.方便便利
B.新鲜鲜有
C.和弄和平
2、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注视 仰视
(1)人们抬起头( )着她那美丽的笑脸。
(2)他目不转睛地( )着窗外。
释然 坦然
(3)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心中的疑虑都消除了,于是他( )了。
(4)他毫无顾虑,( )能够地面对这一切。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
B.“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C.“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D.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蜜蜂》一文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
B.张衡发明了地动仪。
C.李春改进了造纸术。
5、形近字组词。
遥(__________) 波(__________) 幸(__________)
摇(__________) 泼(__________) 辜(_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dǎ bàn kǒng què huāng yě gē chàng nuǎn huó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shuì jiào zhī zhū jiù mìng huǒ yàn qì wèi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mù bù xiá jiē liáo kuò chéng shú yí hàn yǎng wàng
( )( )( )( )( )
piāo dàng xiàn mù fēng hé rì lì pí láo yóu yù bù jué
( )( )( )( ) ( )
8、拼音转盘,规范书写。
(1)近日,全国疫情稳定下降,但我们仍要坚守防范,减少
。
(2)妹妹是个胆小,看到
的大龙虾朝她爬来,吓得
着我不放。
(3)童年是的百花园,我们是花园里勤劳的小
;童年是丰富的水墨画,我们是画中扑
的小鱼儿。童年里有
明
软的肥
泡,有美味yòu
人的
力,有我们
烂的笑容。
9、阅读《玩出了名堂》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
他突然想到
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
会怎么样呢
他一试
啊
不得了
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
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他用显微镜( )水,( )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的多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 )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1】在方框中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把“看见”“观察”“发现”三个词语正确地填入括号中。
【3】列文虎克是怎样做成显微镜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4】文中的“玩具”是指 ,“居民”是指 ,“小人国”是指
【5】你认为列文虎克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中你收到什么启发。
10、阅读
书本里的蚂蚁
古老的墙角边,孤零零地开着一朵红色的小花,在风里轻轻地唱着歌。一只黑黑的小蚂蚁,顺着花枝干儿往上爬,静静地趴在花蕊里睡觉。
小姑娘经过这儿,采下这朵花,随手夹进了一本陈旧的书里,小蚂蚁当然也进了书本,夹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
“喂,你好,你也是一个字吗?”书本里传来了很整齐的细碎的声音。
“是谁?书本也会说话?”黑蚂蚁奇怪极了。
“我们是字。”细碎的声音回答着。黑蚂蚁这才看清,书本里满是密密麻麻的小字。“我们小得象蚂蚁。”字很不好意思地回答。
“我,我是蚂蚁,噢,我变得这么扁,也象一个字了。”黑蚂蚁挺乐意做一个字。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
第一天,黑蚂蚁住在100页,第二天就跑到了50页,第三天又跑到190页,所有的字都感到很新奇,要知道,这是一本很陈旧的书,很久没有人翻动过了,而这些字从没想动动手脚,走一走,跳一跳,“我们真是太傻了。”字对自己说,现在,它们都学着黑蚂蚁跳跳舞、串串门。这有多快乐呀!
旧书不再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
有一天,小姑娘想起了那朵美丽的花,就打开书来看。啊!这本她原本看厌的旧书,写着她从来也没有看过的新故事,她一口气读完了这个新故事。
第二天,小姑娘忍不住又打开书来看,她更加惊奇了,她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
这时候,小姑娘突然看到了住在书里的小蚂蚁,问:“你是一个字吗?”“是的,我原来是一只小蚂蚁,现在,我住在书本里,是会走路的字了。”
会走路的字?小姑娘明白了,这本书里的字,每到晚上就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就变来变去。
是的,第三天的早晨,小姑娘在旧书的封面上发现了一个字,它呀,走得太远不认识回家的路了。不过,这些字没有一个想离家出走的,它们全住在一起,快快乐乐的,每天编出新的故事。
【1】短文第7自然段中,字为什么对自己说“我们真是太傻了。”( )
A.在与蚂蚁交流中字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所以觉得自己很傻。
B.字从没想动动手脚,走一走,跳一跳,所以觉得自己很傻。
C.字看见蚂蚁在书中跑来跑去,所以觉得自己很傻。
D.因为从来没有人翻过这本陈旧的书,所以字觉得自己很傻。
【2】小蚂蚁,怎么进入书本里的( )
A.小蚂蚁自己爬进书本里。
B.小姑娘把小蚂蚁抓进书本里。
C.小蚂蚁在花蕊里睡觉,小姑娘下这朵花,小蚂蚁被夹进了书本里。
D.书本里的文字邀请小蚂蚁到书本里。
【3】“啊!一本她原来看厌的旧书,上面写着她从来也没有看过的新故事。”朗读这句话时,我们应该用( )语气。
A.兴奋
B.激动
C.惊喜
D.平静
【4】为什么小姑娘“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短文
大墙下的小花苗
春风把一粒花种吹到一面墙的阴影里。
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小蜗牛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有一天,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下真温暖!小花苗使劲长,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 都说瞧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真勇敢
【1】把最后一段缺少的标点在文中补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填写适当的词语。
在大墙的阴影里,小花苗( ),它靠自己的( )爬到墙顶上以后,小花苗( ),孩子们夸小花苗( )。
【3】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你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重点段落品析。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1】仔细读第一自然段,再回答问题:从这一段的中心句,可以看出庭院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哪些句子具体写出了庭院的这个特点?( )
A. 第1句 B. 只有第2句
C. 第2、3、4句 D. 第1、2、3、4句
【3】朗读第3句话时,哪个词语要读重音?__________________
【4】第4句是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红云”?( )
A. 凤凰树的枝叶 B. 凤凰树的花
C. 小城 D. 火烧云
【5】“开得那么热闹”中的“热闹”,意思是凤凰花__________________。
【6】仔细阅读第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这句话,再回答问题:把这句话缩到最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棵棵、一顶顶”可以换成“一棵、一顶”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撑开的绿绒大伞”写出了榕树的几个特点,下面哪一个不是它所描写的特点?( )
A. 数量多 B. 颜色绿
C. 树冠大 D. 形状像一把撑开的伞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蜗牛和青蛙
蜗牛和青蛙一不小心都掉进了一口井里。
蜗牛决心爬出去,可是井壁很滑,爬三步退两步。它毫不灰心,一步一步地向上爬着。
青蛙看蜗牛爬得很吃力,就劝蜗牛说□你到什么时候才能爬出去□别费这个劲儿了□听天由命吧□蜗牛满怀信心地说:“不怕慢,就怕站。我虽然爬得很慢,但前进一步,就离井口近一步。只要坚持下去,就能爬出这口井。”说完,它又不停地向上爬。
天渐渐黑了,青蛙坐在井下,先是“呱呱呱”地叫个不停,后来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当它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黎明。它抬头望去,蜗牛已登上井台。蜗牛望着那广阔无际的蓝天和大地,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而青蛙仍旧坐在井下,只能唉声叹气,或者抬起头仰望蓝天。
【1】给第三自然段中缺少标点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呱呱呱”是表示声音的词,像这样词还有______、______。
【3】“由”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由”在字典里的释义有:①经过。②原因。③顺随;听从。在“听天由命”中应选择______
【4】用“ ”画出表现蜗牛要爬出井决心很大的句子。
【5】故事里的蜗牛和青蛙,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乌鸦兄弟
乌鸦兄弟同住在一个窝里。
有一天,窝破了个洞。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结果谁也没有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小乌鸦想:“ ”
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一直到了寒冷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地飘(洛 落)。乌鸦兄弟都蜷(quán juǎn)缩在破窝里,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
大乌鸦想:“ ”
小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大还能耐得住吗?它一定会去修的。”
可是谁也没有动手,只(zhī zhǐ)是把身子蜷缩得更(近紧)了。风越刮越(大 小),雪越下越(大 小)。两只乌鸦都冻僵了。
【1】用“\”画掉括号中不正确的字或读音。
【2】在短文的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合适的语句,使短文完整。
【3】因为乌鸦兄弟都很( ),所以才有被冻僵的可悲下场。
A.愚蠢
B.懒惰
C.怕冷
15、课外阅读,并按要求答题。
勤奋好学的王冕(miǎn)
王冕是元代的画家和诗人,他的家乡在今天浙江的诸暨。
王冕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去放牛。路过学堂,琅琅的读书声一下子把他吸引住了,他悄悄地跑了过去,躲在窗外听学生们读书,并把听到的内容都默默地记在心里。天黑了,王冕这才想起该回家了,可一看,牛却不知哪里去了。
王冕提心吊胆地回到家里,父亲一看儿子丢了牛,暴跳如雷,拿起棍子就打。可过了几天,王冕禁不住学堂的诱惑,又偷偷地溜了进去,把放牛的事儿又给忘了。看到儿子这么迷恋读书,心地善良的母亲说:“这孩子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就随他去吧。”
这以后,王冕就来到一个庙里安下身来。每天夜里,他就偷偷地溜进佛殿,坐在佛像的膝盖上,就着昏暗的长明灯,读书直到天亮。佛殿里供奉着许多泥塑的佛像,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的狰狞可怕。可王冕对这一切就像没有看见一样,仍然专心致志地读书。
后来,安阳有一个韩姓的学者,听到王冕专心读书的事,感到非常惊奇,便收他为学生。几年之后,王冕终于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路过学堂,琅琅的读书声一下子把他吸引住了。 ( )
A.金石撞击时发出的声音;
B.响亮的读书声。
(2)王冕禁不住学堂的诱惑,又偷偷地溜了进去。 ( )
A.吸引,招引;
B.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做坏事。
【2】文章通过哪两件事说明王冕勤奋好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冕夜里独自坐在佛像的膝盖上读书,却不怕许多面目狰狞的塑像,是因为( )
A.王冕知道那些像是泥塑的,认为不必要害怕。
B.昏暗的灯光下,王冕看不见那些面目狰狞的塑像。
C.王冕整个身心都浸在读书中,对其他的东西熟视无睹。
【4】王冕勤奋好学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填写句子。
1、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清的骆驼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我不用箭,(________)拉一下弓,这只大雁(_________)掉下来。
3、你积累了哪些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和诗句,请各写一句。
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调查。
这学期,我看了许多课外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 _____________ 》,因为 ,所以我喜欢这本书。
17、句子乐园。
1.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只篮子装满了又香又甜的大桃子。 (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情不自禁地高声朗诵起来。(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句子。
(1)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着。
(2)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
热。
它把_______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春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修改病句。
这里的花美丽,优美,好看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画对他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了《司马光》这篇课文,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操场走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节日对我们来说是那么具有吸引力。春节,家人团聚、穿新衣服、讨压岁钱;端午节,吃粽子、看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元宵节,吃汤圆……你最喜欢哪个节日呢?回忆自己家过节的情景,写一写吧,题目自拟。
也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自己知道的关于传统节日的传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