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有错别字的一项( )
A.俯身
B.翻译
C.感染
D.一股作气
2、选择读音错误的一项( )
A.爱 hào好
B.qǔ曲 折
C.jiào教 学
D.bēi背 包
3、下列句子中描写方法的运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环境描写)
B.哈尔威船长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动作描写)
C.青铜心里很为那人感到遗憾。(心理描写)
4、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蛟(jiāo jiǎo)龙 弯曲(qū qǔ)
铺(pū pù)路 触着墙(zhe zháo)
5、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他渐渐摆起架子来,装出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
B.奶奶两鬓斑白,可她仍然容光焕发。
C.革命者们临危不惧的精神,令人十分佩服。
D.她明眸皓齿地盯着我,脸上露出了迷人的笑容。
6、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
B.太阳像负着什么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C.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
7、结合所学,下列句子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呼风唤雨的世纪》告诉我们,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B.安慰朋友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还可以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C.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随时都可以作批注。
D.神话故事都是想象出来的,许多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与科学解释不一样,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多读神话故事。
8、看拼音写词语。
①我们在面对 xuǎn zé_____的时候 bì xū_____要 shèn zhòng_____。
②弟弟很 wán pí_____,常常做一些让人 qì fèn_____的事情,爸爸没少 xùn chì_____他。
9、课外阅读。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鉴”的意思是________;“徘徊”的意思是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诗句。
问它(方塘)怎么会这样的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地流来。_______________
【3】你对诗句中的“活水”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______
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化,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在剑桥大学留学。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之后被伊利诺伊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他一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条件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中国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袒露了一颗热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归来后,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他的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开始了。他不但连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的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1】根据内容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填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根据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为下面列出的事件正确排序。(只填序号)
①被委以重任,为国倾心培养人才。
②被前辈赏识,北上清华园,开始数学生涯。
③放弃优裕生活毅然归园。
④留学期间,向世界展露才华。
正确排序:____
【3】文章还提到华罗庚归国前做了件什么事?
____
【4】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学的发展是由许许多多不同国度的数学家一起推动的。
B.虽然数学是属于世界的,但是数学家对自己的祖国有深厚的感情。
C.数学是为全世界服务的,没有国界,但是数学家只能为自己的国家服务。
【5】你眼中的华罗庚是个( )的人。(多选)
A.自强
B.有勇有谋
C.好学
D.不忘本
E.机智
F.爱国
1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备受科技界瞩目的世界青年科学家fēng会在温州召开,本次青科会以“汇聚天下英才,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发表tí为“青年与科学精神”的主旨报告,鼓励青年科学家不断学习,要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此外,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科技人才了解温州,青睐(lài)温州、落户温州。
【1】根据文中拼音书写两个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峰 提
B.峰 题
C.锋 题
D.锋 提
【2】根据偏旁猜测,“青睐”的“睐”意思可能是( )
A.来来往往
B.一种颜色
C.大米
D.与眼睛有关的动作
【3】“要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我从( )这篇课文中也读到了这个道理。
A.《西门豹治邺》
B.《扁鹊治病》
C.《纪昌学射》
D.《王戎不取道旁李》
12、阅读《鸟的天堂》片断,回答问题。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呢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用“ ”画出写静态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动态的句子。
(2)根据短文中画“ ”的句子,选择答案。
①这句话突出了榕树的 的特点。
A、叶子多而密。 B、叶子颜色鲜明、富有生命力。
②“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 )。”是作者的 。
A、比喻 B、拟人 C、联想
13、课内阅读。
在京剧舞台上,梅兰芳主演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享誉世界。默读课文,说说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资料,深入了解这位京剧大师。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却是留着胡须的。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梅兰芳被迫藏身租界,以躲避日本人的纠缠。1938年底,有人邀请他去香港演戏。演出结束后,梅兰芳在香港住了下来,深居简出,不再登台。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这对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一个艺术大师就用这种方式坚持着对艺术的追求。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l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后来,梅兰芳不堪其扰,只好又回到了上海。
长期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又要养家,梅兰芳准备卖掉北京的房子。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但是,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部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一次,日本侵略军要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他必须上台演出。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但是,拒绝演出总得要想出个办法啊。
梅兰芳找到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了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日本人。这个朋友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人打了这种针就会连日发高烧。
日本人不相信梅兰芳病了,专门派了一个军医来检查。日本军医闯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盖着棉被躺在床上,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
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
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1】给下列加点的字补充音节。
储蓄x____ 纠j____纷 缠____án绕 要y____求
逼迫____ò 打扰r____ 宁n____可 签q____订
【2】查字典填空。
“妄”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再查(____)画。“妄”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荒谬不合理。B.非分地,出了常规地;胡乱。“狂妄”中的“妄”应选择意思(____),“胆大妄为”中的“妄”应选择意思(____)。
【3】仿写词语。
例:干干净净(AABB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例:悄悄地(AA地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例:滚烫滚烫(ABAB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高兴地说:“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梅兰芳剃了胡须决定登台表演。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14、坐中国船
1919年6月的一天,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一条木船靠岸了。准备去上海的陈毅和其他几个青年一一走出船舱,登上码头的最高处,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不一会儿,陈毅却皱起了眉头。他的目光掠过河岸,盯着挂有外国旗子的军舰,气愤地说:“美丽的祖国,却在外国列强的铁蹄下惨遭踩躏(róu lìn)!”
没多久,联系船票的人回来告诉大家:“去上海,有三家轮船公司的船,一家是日本人办的,给乘客赠送洋伞;一家是英国人办的,给乘客赠送床单;还有一家是中国人办的,大概是赔了本,没什么送给乘客。”
大家在坐船的问题上争论起来。
有人主张坐日本人或英国人的船,因为可以得到点洋货。陈毅对大家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侮。重庆人民也正在抵制日货,声援北京爱国青年。在这种时候,我们怎能为了一点洋货去坐外国船呢?这还有一点民族气节吗?”大家都觉得陈毅说得句句在理,一致决定坐中国船去上海。
(有删改)
【1】“我们怎能为了一点洋货去坐外国船呢?”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给它换个说法,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毅为什么皱起了眉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花开得这么鲜艳,我怎么能不喜欢呢?(改为陈述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生物课对林巧稚有很大的兴趣。(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用带点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同学们讨论了总结课文主要内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三处错误。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首都北京是座中外闻名的古城,这里明胜古迹很多,每年吸引了众多的无数游人前来观光游览。
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我最爱看民族舞和民族音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使大家热泪盈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因为关心我的学习,所以关心我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作
校园在我们心目中是美丽的,让我们在校园中寻找自己最喜爱的一道风景线,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