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名句中,蕴含的道理与其他三句不一致的是( )
A.好问则裕,自问则小。
B.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C.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D.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2、下列词语中能替换画“_____”部分而不改变句子原意的一项是( )
弟弟摔坏了姐姐的手机还不肯道歉,姐姐鼻子都被气歪了。
A.愤愤不平
B.气势汹汹
C.气急败坏
D.恼羞成怒
3、下列加点的“窗口”与“电脑桌面上有两个并排显示的窗口”中的“窗口”意思一致的是( )
A.车站售票窗口
B.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C.互联网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D.这个文档窗口被缩小了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
B.《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讲述五粒豌豆帮助小姑娘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心就能战胜困难的道理。
C.《走月亮》中的“我”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月色,更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
D.《嫦娥》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诗的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的同情,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5、正确读音我会选。
一匹马(pī pǐ) 奇迹(jī jì)
垛子(duǒ dòu) 瞭望(liáo liào)
6、对号入座(选词填空)。
忽然 仍然 果然
(1)刚刚天气还是阳光明媚,( )却下起了小雨。
(2)虽然她生病了,但她( )坚持上班。
(3)他打开盒子,里面( )放着他的画册。
凝视 注视
(1)人们( )着这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2)他目不转睛地( )着窗外。
7、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戎(róng)
B.纪昌(jǐ)
C.西门豹(bào)
D.蔡桓侯(héng)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爬天都峰》一文是按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重点写的不是如何登山,而是________。
(2)我急忙_____回我的猎狗,_____着它走开了。
9、古诗文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这首诗是___代诗人____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诗的前两句,诗人从 _____ 、 侧、_____、___、高、____这几个角度看庐山,所见的姿态各不相同。
【3】全诗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①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必然、竟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果然、必然、竟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②鹅的步态,更是(傲然、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傲慢)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用“/”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
【2】上面两个自然段运用________的方法来突出鹅________的特点。
【3】第①段用鹅的________与狗的________对比,表现鹅的叫声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4】第②段用鸭的步调________来显示鹅的步调________。
【5】用“﹏﹏﹏”画出语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11、阅读理解
儿子割草记
①独生儿子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要零用钱么,说一声就行,从不打回票。直到上学期结束,班主任在品德评语栏上写了一条“有时花钱大手大脚,望克服”的意见,才使我悚(sǒng)然一惊。
②暑假一开始,儿子向我提出要更新救生圈、潜水镜、遮阳帽等全套装备,共需人民币约二百元。我习惯性地伸进口袋。蓦然,班主任写的意见提醒了我。沉吟一会,我对他说:“你也不小了,该体验一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③“我们小学生又不搞勤工俭学,我有什么办法?”儿子不悦地说。
④我顺势指点迷津:“新村后面的牛奶场不是在收购每五百克五角钱的青草吗?”
⑤五百克五角,五千克五元,五十千克五十元,二百千克二百元。只要割满二百千克青草就行了——我猜儿子脑子里一定飞快地算了这么一笔帐。果然他一口答应:“好,就不向你们要钱。我靠劳动自己去挣!”
⑥第二天一清早,我叫醒儿子,交给他扁担、竹篮、镰刀。儿子头戴草帽,足蹬凉鞋出门了。九点,儿子回到家后,神情大变:满脸汗,一身土,白皙的皮肤蒙上一层淡淡的绛色,一口气连灌三杯雪碧汽水,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双手不断交叉抚摸着红肿的双肩。
⑦我用秤称了一下,两篮青草共重十五千克,可换人民币十五元。
⑧妻子心疼了,摸出二百元:“明天别去了。”儿子如遇大赦,立即把目光转向我。我似笑非笑:“我早料到你不行。”
⑨次日清晨,我狠狠心叫醒睡眼朦胧的儿子。在四楼阳台上,我与妻子目送儿子渐渐远去,直至他的身影融进绿色的田野,融进灿烂的朝霞……
⑩半个月后,儿子用割草挣来的二百元钱更新了全套游泳装备。更重要的是,儿子有一个显著的变化: __________。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指点迷津”。
指点迷津:________
【2】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文章最后一段的横线处填写符合文意的一句话。
【3】“我习惯性地伸进口袋”这句话与上文哪句话相照应?用“——”在文中画出来。
【4】儿子去割草是为了________,“我”让儿子去割草是为了_____。
【5】阅读文中画线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我似笑非笑:“我早料到你不行。”
这句话对“我”运用了_______描写和______描写,“我”这样说的意图是______。
(2)在四楼阳台上,我与妻子目送儿子渐渐远去,直至他的身影融进绿色的田野,融进灿烂的朝霞……
这句话表达了父母怎样的情感和愿望?______
12、阅读理解。
左权的英雄事迹
左权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军著名的高级将领。
1942年5月,日军纠集3万兵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形势空前严峻。鉴于眼下敌我兵力对比悬珠,彭德怀、左权等连日开会研究对策。一切部署完毕,八路军总部于5月23日奉命转移。为保证安全转移,左权不顾危险,站在山头上沉着地指挥战斗。
他心里不仅想着总部的安全,还惦记着群众的安危。①当他看到有群众没有脱离险境时,便命令警卫连长唐万成从已经十分吃紧的兵力中抽出一部分吸引敌军,以便让群众转移。
日军发觉了八路军的意图,迅速收缩合围圈,并将一簇簇炮弹砸向密集的人群,给突围的人们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恐慌。面对这一处境,左权一边鼓舞士气,一边迅速督促彭德怀转移。②目送彭德怀离去后,左权又奔向司令部直属队,继续指挥着大队人马的突围行动,他的身体这时已虚弱得很厉害,但仍然尽全力招呼着每一个人。午后2时,在十字岭高家坡,利用短暂的休整,左权用嘶哑的声音激励着已极其疲劳的队伍:“同志们,虽然敌情严重,但大家不要慌。我们要胜利,就得一齐冲,一齐冲就要听从指挥,只要冲过前面一道封锁线,我们就安全了。”
当队伍冲向敌军最后一道封锁线时,敌人火力更加凶猛。突然,一发炮弹落在左权身边,他不顾危险,高喊着让大家卧倒。接着第二发炮弹又接踵而至。就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八路军高组将领,失去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1】读文中画“ ”的句子,完成练习。
(1)句①中“十分吃紧”的意思是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左权将军_________。
(2)句②抓住左权的________描写,写出了他_________。
【2】文章的过渡句是: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
【3】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左权将军怎样的伟大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都是靠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你想对我们的革命先烈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明天的太阳城(节选)
在不久的将来,德国将出现一座全新的城市——完全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太阳城。
在这座城市,到处都是蓝色的太阳能转换器,建筑物的房顶在太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蓝色的光芒。这里没有烟囱,房屋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像彩色的金字塔,有的像正在生长的向日葵。这些房屋通过巨大的玻璃窗吸收太阳能,并如同瓷砖壁炉那样可在以后慢慢地将热量释放出来。
房内外安装有热交换器,地下室有蓄能器。所谓热交换,就是把热量从热的物体传递给冷的物体。太阳光使太阳能接收器产生热量,热量通过交换器被接收或转换而储【chǔ】存起来。
太阳城居民的生活方式会起新的变化。太阳能转换产生約电流带动洗衣机、冰箱、电视机、计算机等进行工作。由太阳能烧的热水源源不断供应浴室、厨房。在多云天气,这些太阳能转换器仍可接收到太阳能。在阴雨天,人们使用蓄能器中储存的太阳能。
在这座城市,太阳能几乎被用于一切需要能源的地方。人们做饭使用太阳能炉,一个功率约1100瓦的太阳能炉可把饭在几分钟内煮熟;人们出门驾驶太阳能汽车,或乘太阳能电车、太阳能轮船,尽管速度不很快,狙没有任何噪音。人们戴的手表,用的计算器,马路上的交通灯,工地上的安全灯,商店里的广告牌、霓虹灯,用的都是太阳能。
可以预见,( )要走的路还很长,( )新型的太阳城一定会出现。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读画线句子,你觉得房屋的形状还像什么呢?展开想象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段话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德国将出现全新的城市是大部分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 )
(2)太阳城居民在阴雨天,无法使用太阳能。( )
(3)使用太阳能的交通工具不仅速度快,而且没有任何噪音。( )
14、延伸阅读
家乡的瀑布
我的家乡铜梁,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那里有水平如镜的西郭水库,还有雄伟壮丽的巴岳山。然而最使我难忘的却是滴水岩的瀑布,它给我的印象是那么可爱,那么神秘。
滴水岩三面环山。人们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滴水岩附近,还未见瀑布,就听到了瀑布飞流的响声。那“哗哗哗”的响声和松涛声交织在一起,简直就是一曲雄浑的大合唱。当人们绕过一座山时,滴水岩瀑布便一下子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远远望去,它像一匹悬挂在空中的素练。
走近一瞧,它又像一扇挂满珍珠的屏风。遇到凸起的岩石,这如练似屏的瀑布,或被折叠出大皱纹,或被剪成大大小小的几绺儿。那四溅的飞沫在阳光的照耀下,成了瑰丽的五彩雾,实在美极了。
【1】滴水岩瀑布给“我”的印象是什么?( )
A.可爱、神秘
B.风景秀丽
C.水平如镜
D.雄伟壮丽
【2】作者是按( )顺序描写滴水岩瀑布的。
A.由远及近
B.时间
C.由近及远
D.逻辑
【3】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喜欢爬山
B.对大自然的热爱
C.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对西郭水库的依依不舍
【4】“那‘哗哗哗’的响声和松涛声交织在一起,简直就是一曲雄浑的大合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动物是人类的老师,你还知道动物教给了我们什么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给“生病”的句子治好病。(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1)数学对我很感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的春天是个迷人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飞快的赶紧跑回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使用修改符号修改语段中的三处错误。(标点1处,错别字1处,病句1处)
第19届亚运会隆重开幕在杭州,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吉祥物首次亮相:头戴神徽的“琮琮”,头顶浪花的“宸宸”,还有扎着小辨子的“莲莲”。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突然,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微风。一会儿,雨哗哗地下起来,越下越大。向窗外望去,近处的景物看不见了,远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任选一题,完成习作。
1.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要经历许多事情,想一想:近期都有哪些新鲜有趣的事发生?选一件写一写,注意:语句通顺,把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题目自拟。
2.你经常做梦吗?你做过最神奇的一个梦是什么?请你以“神奇的梦”为题,把它写出来吧。注意:语句通顺,表达清楚,把梦境的神奇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