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B.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
C.鹅常突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
D.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
2、我能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不教胡马度阴山( )
A.传授
B.令,使
C.指导
3、下列词语与人物不匹配的一项是( )
A.神机妙算——诸葛亮
B.大义凛然——李大钊
C.铁面无私——包青天
D.精忠报国——梅兰芳
4、下面词语中,能让你想到诸葛亮这个人的词语是( )
A.神机妙算
B.腾云驾雾
C.各显神通
D.上天入地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喜小儿亡赖(亡赖:顽皮、淘气)
B.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天刚亮)
C.只留清气满乾坤(乾坤:天地间)
D.欲将轻骑逐(骑:骑马)
6、“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治疗,爷爷的病已经恢复了健康。
B.我们学习语文要养成天天诵读的好习惯。
C.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8、日积月累。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飞奔而来。
(2)_____________,谬以千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
(4)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题西林壁》中说明了这一道理地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出 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的____。
【2】对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理解正确的是 ( )
A.秦朝时期的明月和边关,汉朝时期的明月和边关
B.秦朝时期的明月,汉朝时期的边关
C.秦朝时期的边关,汉朝时期的明月
【3】这首诗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____。
【4】本诗中表现诗人对朝代更替,征战未断,男儿战死沙场,留下无数悲剧的感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理解正确的是( )
A.这句诗写了匈奴大军对李广的畏惧
B.这句诗用“龙城飞将”的典故,婉转地讽刺了现在边防将帅的骄惰无能
10、理解阅读。
黑齿国国民的牙齿都是黑色的,他们以稻米和蛇为食,身边总是围绕着一条红蛇、一条黑蛇。毛民国国民毛民身材十分矮小,体毛覆盖全身,如同熊一般,他们没有穿衣服的习惯,以洞穴为居所。氐(dī)人国的人都长着人脸鱼身,只有鳍(qí)没有脚,他们能自由往返于天地间。
大人国的国民身材十分高大,平时都是腾云驾雾飞行。他们会制造木船,却不会走路,造船时都是坐着的。传说大人国的人要在母亲的腹中孕育三十六年才能出生,出生时便已头发雪白了。君子国的国民衣冠楚楚,喜爱佩带宝剑,国民崇尚谦让,以不争为荣,他们以野兽为食,身旁常有两只大老虎可供驱使。
【1】本文段一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君子国等五个国家的国民,你觉得最神奇的是_______国民,因为______________。
【2】关于君子国的理解,说法错误的是( )
A.国民都衣着整齐
B.国民喜欢争斗
C.国民平时吃野兽
D.他们身边常有两只老虎
【3】用自己的话解释“腾云驾雾”:________________神话故事里还有会腾云驾雾的人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书籍不是专讲神话故事的是( )
A.《山海经》
B.《西游记》
C.《聊(liáo)斋(zhāi志异》
D.《自然大百科》
【5】你能想象一种神奇的国民,并描绘出他们的样子吗?
我的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西门豹一看,女孩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1】西门豹说“这个姑娘不漂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西门豹把巫婆投进了漳河,表面是______________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
【3】西门豹惩治巫婆的做法妙在( )
A.诱敌上钩
B.假戏真做
C.故弄玄虚
D.秉公执法
【4】有人读画“ ”句子,说西门豹对这些恶人太有礼了,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其余的几粒豌豆呢?曾经想飞到广阔世界里去的那一粒,它落到了屋顶的水笕里,被一只鸽子吃掉了。那两粒在地上打滚的豌豆也没有走多远,也被鸽子吃掉了。它们还算有些实际的用途。那本来想飞进太阳里去的豌豆,却落到了水沟里,在脏水里躺了好几个星期,而且涨得大大的。
“我胖得够美了!”这粒豌豆说,“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我想任何豌豆从来不曾、也永远不会达到这种地步的。我是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一粒。”
此刻,顶楼窗子旁那个小女孩——她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发着亮光——正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
【1】选文第1自然段运用了下面的哪种修辞手法?( )
A.设问
B.夸张
C.比喻
D.排比
【2】选文通过第五粒豌豆和其余四粒豌豆的对比,让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你索取了什么,而在于你对别人付出了什么。
B.我们要爱护植物,要多用鲜花等植物来装扮我们的小天地。
C.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乐于助人,那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充实、更美好。
D.生命是可贵的,但更可贵的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创造价值。
【3】小女孩“快乐地微笑着”,她可能在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14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了母亲的生命。那会儿,我的内心一直笼罩着巨大的悲哀与苦痛。一想到从此以后我再也得不到妈妈的呵护了,泪水便不由自主的流淌下来,我无法面对没有妈妈的孤零零的生活。
当天下午,一位警官来到我们家,对父亲说:“先生,您同意医院取用尊夫人的眼睛角膜吗?”
“当然可以。”爸爸痛快地回答。
我惊呆了,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将母亲的角膜给予他人,更让我无法明白的是,爸爸居然不假思索地答应了。我痛苦难忍,不顾一切地冲进了自己的房间。“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琳达,”爸爸坐到我身边,平静地说,“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原来,他和妈妈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
很多年过去了,我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父亲也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为了照顾他,我把他接来同住。父亲愉快地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角膜。“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我的女儿温迪自幼酷爱画马,她的作品屡屡获奖。父亲接着说:“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我告诉温迪她外公的心愿。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她14岁,恰恰是当年我首次听说捐赠器官时的年龄。
1986年的一天,父亲与世长辞了,我们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这令你骄傲吗?”我问。“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送给失明的人。”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那天我紧紧地搂着温迪,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
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缭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温迪去世两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1】请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平静——_________ 呵护——_________ 骄傲——_________
【3】请用“√”划出短文中加点的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给(ɡěi jǐ)与 重(chónɡ zhònɡ)见天日
【4】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控制不住自己。 ( )
(2)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 )
(3)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 ( )
【5】请认真读一读短文,说说文中三次捐赠器官的人物各是谁,“我”的感受分别是怎样的。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何理解“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的一种骄傲”这句话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章,完成下题。
水母的“顺风耳”
燕子低飞行将雨 蝉鸣雨中天放睛 生物的行为与天气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沿海渔民都知道 生活在沿岸的鱼和水母成批地游向大海 就预示着风暴即将来临
水母,又叫海蜇,是一种古老的腔肠动物,早在5亿年前,它就漂浮在海洋里了。这种低等动物有预测风暴的本能,每当风暴来临前,它就游向大海避难去了。
原来,在蓝色的海洋上,由空气和波浪摩擦而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为每秒8─13次),总是风暴来临的前奏曲。这种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小小的水母却很敏感。仿生学家发现,水母的耳朵的共振腔里长着一个细柄,柄上有个小球,球内有块小小的听石,当风暴前的次声波冲击水母耳中的听石时,听石就刺激球壁上的精神感受器,于是水母就听到了正在来临的风暴的隆隆声。
仿生学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相当精确地模拟了水母感受次声波的器官。把这种仪器安装在舰船的前甲板上,当接收到风暴的次声波时,可令旋转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转。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风暴前进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读数即可告知风暴的强度。这种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1】在第一自然段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准确—(______) 预测—(______) 重大—(______)
【3】水母是怎样预测风暴的?在文中用“ ”画出来。
【4】仿生学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什么?它有什么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试着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当人们小心地把我从井口拽上来,紧紧搂在怀里的时候,我已经冻僵了。(用带点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以“冬天”为主题仿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小生灵这般对人毫不戒备,谁又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呢?(换个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我写作业时,遇到了一个难题,想来想去反复思考,总是找不到解题思路。老师忽然想起了我说的联系生活来理解,赶紧震作精神,动起笔来。居然,我很快找到了门道,难题解决了。
_______
17、修改病句
①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新建的工厂和厂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小组讨论会上,小明第一个首先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的一段话(提示:其中有2个用错的标点,2个病句,2个错别字)。
王宁从小就建立了远大的理想!在一次谈理想中队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有的说要当解放军,有的说要当科学家。轮到王宁发言了,他站起来,声调不高,却坚定地说,“我的理想是要像李四光哪样,为国深宝。”
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题目:我的妈妈
要求:1.母爱是伟大无私的,妈妈的形象在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心中肯定是不一样,请你写一篇记叙文,说说你心目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2.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情和想法;
3.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