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面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A.“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是因为有人指挥。
B.“所有的绿”随风而动,能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活力。
C.动态的绿是风带来的,但也离不开诗人生动的想象和描绘。
2、选出下列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方法的是( )
A.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了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浪头
C.春风送来了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
D.那点薄雪好像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一点粉色
3、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大概 否则 通情达理
B.抱负 指望 重整棋鼓
C.徒弟 严历 左顾右盼
4、与“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胜利了,我怎能不去登台演出呢?
B.胜利了,我不能不去登台演出。
C.胜利了,我不能去登台演出。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是( )
A.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B.胡夫金字塔原高约146米,塔基面积约53万平方米。
C.隆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大有4米高,基本上是两层楼那么高。
D.秦兵马俑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
6、这场乒乓球赛,中国队明显( ),已经大比分领先。
A.打头阵
B.占上风
C.挑大梁
7、古人云“______”,因此,我们要说话算数,不能反悔。( )
A.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B.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C.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8、根据课文内容和积累填空。
1.《观潮》让我们领略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远观: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________。近看: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______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2.黄昏,红红和家人一起到树林里散步,此时她看到太阳的余晖映入深林,接着又照在青苔上,她不由得吟诵起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鹿柴》
3.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谁也不肯服输。诗人卢钺对它们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雪梅
卢鉞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 )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1)未肯降:_______________
(2)骚人:______________
(3)阁笔:____________
(4)评章:_______________
【2】从“差、欠、逊、少”四字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的空白处。
【3】本诗后两句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一段描述梅或雪的文字,把事物的特点描述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下列各题。
①雨后的一个上午,妈妈领我到公园去玩。在花池边,我发现了五只小蜗牛,就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捡起来,带回了家。
②我把蜗牛装在一个大口玻璃瓶里,贴着瓶内壁,放上菜叶和薄薄的黄瓜片,瓶口用窗纱封好,算是给蜗牛安了新“家”。不一会儿,五只蜗牛(继续 陆续)从壳里钻了出来,并把(软弱 软软)的身体紧贴在菜叶和黄瓜片上。临近黄昏时再看,呵!新鲜的菜叶变得伤痕累累,那黄瓜片中间被掏了个大大的洞,真没想到蜗牛的牙齿还真够厉害的。我早就听说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于是,想马上找到蜗牛的嘴看个究竟。我把蜗牛的“家”搬到了我的书桌上。机会等来了,一只蜗牛吃饭后到窗纱上活动,因为这时蜗牛的肚皮向上,我终于在它那两对触角下寻到了它的嘴。随着身体的(活动 蠕动),蜗牛的嘴不时地张开,差不多与它的身体同宽。从蜗牛张开的大嘴里,我想看一看牙齿,可能是牙齿太小了,( )我怎么努力( )看不到,真急死人了。
③不知道是不是让我给宠的,小蜗牛吃东西很(挑剔随意),快要变质的黄瓜片,( )饿了( )不吃。所以,每天我都要为它们打扫宿舍,并随时换上新鲜的食物,蜗牛每天都出来吃食、活动,尤其喜欢雨后天气凉爽的时候。可是有一天,一只蜗牛怎么也不肯从壳里出来。我拿出来仔细看,从蜗牛壳背面靠里边部位,发现有个白色小气泡状东西,在很有节奏地跳动。我在每一个蜗牛的同样部位进行观察,发现都有这样的东西在跳动,我想我是发现蜗牛的心脏了。我把这个消息高兴地告诉了妈妈,妈妈观察后也持肯定态度,还夸我观察认真呢。于是,我和妈妈开始为每一只蜗牛测起了心跳。身体藏在壳里休息的蜗牛心跳每分钟50—70次左右,而活动着的蜗牛心跳在每分钟80—100次左右,这真是我的又一大收获。
④蜗牛每次出壳,总是先出屁股,最后出头。
⑤爸爸说,这几只蜗牛是野生的,它们有自己的生活规律,养久了会对它们有不好的影响。临近开学时,我带着这几只小蜗牛重新来到了公园,把它们放入原来的花池,然后与每一只道了别,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1】给短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横线上。
【2】用“√”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内。
A.因为……所以……
B.即使……也……
C.无论……都……
【4】结合第②自然段的内容,写一写“我”观察蜗牛牙齿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一处体现作者对蜗牛进行连续观察的语句。
【6】作者通过对蜗牛进行认真、连续地观察,有很多收获,结合短文有条理地写出他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针对这篇短文的写法或者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丢失的东西
一天晚上,我从街上卖梨的摊子中间走过。突然,脚下一滑,我赶紧扶住旁边的一个木箱子才没摔倒,就在我扶住木箱子时,顺手抓了一个梨。当时,我不禁耳热心跳,回头一看,幸好没人看见,便站起来走了。这时,梨已稳稳当当地到了我的手心。只见这梨黄澄澄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梨香。
拿着梨,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手里的梨怎么办呢?吃了,不好意思;扔了吧,又舍不得,怎么办?怎么办……这样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就到了家。爸爸见我拿着梨,就问:“哪来的?”“梨……梨……是……梨摊上的。”我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这时,爸爸严厉地说:“从小不学好,长大怎么得了?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知道了吗?”爸爸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很有力。我盯着脚尖,红着脸说:“是,爸爸。”但我不明白到底丢失了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把梨送了回去。卖梨的阿姨夸奖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时,我终于找回了我丢失的东西——诚实。
【1】给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画“√”。
中间(jiān jiàn) 摔倒(dǎo dào) 散发(sàn sǎn) 踏实(tà tā)
【2】照样子,写句子。
爸爸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很有力。(用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4】“我”丢失了什么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给太阳先生的明信片(节选)
一连下了一个星期的毛毛雨,丁香小镇到处湿漉漉的。丁香居民们走来走去时都撑起了五颜六色的伞,可他们的衣裳还是湿漉漉的。
芭蕉先生坐在湿漉漉的窗前写故事。那故事也是湿漉漉的,因为故事里所有的角色都那么爱掉眼泪。芭蕉太太好奇地读了其中的一段,结果哭成了泪人。
“别哭!现在更湿了!”芭蕉先生叹了口气说。
丁香镇长没办法,只好去跟菊奶奶诉苦:“这雨可不能再下了,您说是吗?”
“我想——”菊奶奶若有所思地说“这是太阳先生心情不好的缘故。太阳先生每天辛辛苦苦地为我们工作,可是既得不到感谢,也得不到问候。”
“那我们给太阳写一张明信片好了!”丁香镇长说,“可是,怎么能把明信片寄给太阳呢?”菊奶奶微笑着说:“我来想办法好了。”
经过丁香居民的热烈讨论,明信片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太阳先生:
感谢您每天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寄上我们大家的爱和问候,希望您的心情尽快好起来。
丁香小镇全体居民
谁也不知道菊奶奶是怎样把明信片寄走的,不过太阳先生一定是收到了明信片,因为第二天一早天就放晴了,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可爱的丁香小镇。
丁香居民们走来走去时全都收起了伞,金色的阳光在他们的发间、眼睛里和微笑中闪耀。
芭蕉先生坐在干爽的窗前,为他的故事写下了一个明亮、圆满的结局。
【1】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__________)的伞 (__________)的阳光
【2】“湿漉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文中写居民们的衣裳湿漉漉是因为____________,芭蕉先生写的故事湿漉漉是因为___________。
【3】菊奶奶觉得丁香小镇为什么一直下雨?用原文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香小镇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的生活中,谁和太阳先生一样,每天辛辛苦苦地为你工作?你想对他(她)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短文《湖》
我喜欢一个人坐在湖畔(bàn pàn),看着(平静 宁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 家乡),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快乐?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yí nínɡ)视湖面,偶尔投如一粒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 。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蒙蒙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夏季,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jìn jìnɡ)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 精致)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1、在文中的( )内,把不正确的读音或词语划去。
2、从文中,找出与下列意思一致的词语:
(1)互相争着、抢着绽放。 ( )
(2)动作轻快,宛如跳舞。 ( )
3、按要求从短文中抄写句子,要求:完整、正确、端正。
(1)比喻句
(2)拟人句:
4、用“~~~”划出文中的过渡句。
5、作者是从 ______和 ______ 这两个方面观察和描写雨中的湖的。
6、文中的“礼花”是指______,“礼炮”是指_____,“玉花”是指_____,“掌声”是指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伯牙学琴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傅。”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乐曲。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深远莫____ 一气____成 ____然大悟
举目四____ 满____激情 浮想联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降低——____ 虚假——____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高山流水》这首曲子谱写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连先生带伯牙到东海蓬莱山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个故事,你有哪些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
15、讲历史人物故事。
历史人物故事,生动有趣,给人智慧与启迪,历经千百年仍然广为流传。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历史人物,讲给同学听。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病句诊所。
(1)大扫除开始了,男的青年人干重活,女的和老人干轻活。
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颗小树苗,屹立在山坡上。
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写出正确的句子。
科学家经过多次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大概两丈多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在文具店里卖了铅笔、橡皮、笔记本和文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尽快改正、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课了同学们一窝蜂似的有序地走出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平静的湖面上,有一艘船迎着狂风向对岸驶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一个学期结束了,一定会有很多事令你难忘。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事写一写。注意写清事情的经过,写明难忘的原因。题目自拟,要别出心裁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