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与“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表达的情感相同的是哪一项?( )
A.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B.她呆呆地坐着,平日闪光的双眼蒙胧起来,鼻尖酸酸的,一股清泪夺眶而出,流到嘴角钻进口中,咸咸的。
C.听说有礼物送来,她满满的期待从睁得大大的眼里溢出,双颊微红,嘴唇微微动着,却没发出声音,好像在囔囔自语。
D.望着满地的碎瓶胆片,我紧张得张开了嘴巴,呆呆地立在那儿,心里忐忑不安,万一爸爸回来发现了,准会狠狠批评我的。
2、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1)这种玻璃能随时调(tiáo diào)节温度和适度,多么神奇啊!
(2)因为爸爸妈妈调(tiáo diào)动工作,所以我也要转学了。
(3)尽(jǐn jìn)管我用尽(jǐn jìn)全身的力气,也没能搬动那块大石头。
3、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 )
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盗”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A.话题转换
B.意思递进
C.声音延长
D.解释说明
4、下面对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尝与诸小儿游 尝:曾经
B.诸儿竞走 竞走:争着跑过去
C.唯戎不动 唯:唯一
D.取之,信然 信然:的确如此
5、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下课铃响了,原本安静的教室顿时鸦雀无声。
B.屋顶上挂着古旧的灯,摇摇欲坠。
C.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6、对“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淡淡的清香。
B.雪花不及梅花清香,雪花更美,作者更赞赏雪花。
C.告诫人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7、选字填空。(6分)
俊 峻 骏 ( )马 ( )秀 严( )
载 栽 裁 ( )剪 ( )树 记( )
丈 仗 杖 ( )量 打( ) 拐( )
8、比一比,再组词。
添(______) 额(______) 慌(______) 措(______)
舔(______) 颊(______) 谎(______) 借(______)
9、请把《暮江吟》默写下来,并任选一句做解释。
10、课内精彩阅读。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__的变化 ______的江河 ______的宇宙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一自然段共用了多少个“变成”?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我在等你说谢谢
那天我经过一个度假村,见一大群人围着一辆高档车,个个伸长了脖子往里张望。轿车旁边一身名牌西服的男人焦急地对大伙喊:“你们谁帮我爬进车底拧一下螺丝啊?”
原来他的车油路出了问题,从度假村游玩出来,漏出来的油已经淌到了车身外,这里离最近的加油站也有上百千米,难怪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身旁那打扮娇艳的女子说( )看把你急的( )重赏之下( )必有勇夫( )于是他赶紧掏出一张百元大钞( )谁帮我拧紧( )这钱就是他的了( )
我身旁的小伙动了一下,却被他的同伴拉住了:“有钱人的话,信不得的!”这时只见一个小孩走了过去,说:“我来吧。”
操作很简单,小孩在那人的指挥下不到一分钟就拧好了,爬出来后他就用期待的眼神看着那个人。男人刚想把那百元钞票递给小孩,却被女人呵斥住了:“你还真打算给他一百元啊?给他五元就已经够多了!”
男人从女人手里接过零钱递给小孩,小孩摇了摇头,听见人群中的嘘声,男人又加了五元,小孩还是摇头,男人有些生气了:“你嫌少?再嫌,这十元钱也不给你啦。”
“不,我没有嫌少,我的老师说,帮人是不要报酬的!”
男人蒙了:“那你怎么还不走?”
小孩说:“我在等你说谢谢!”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说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从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篇文章,请概括出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文中的小孩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文回放。请再次品味下面的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 )花朵还是叶子,(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1】这两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这篇课文是按______________顺序来写的。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找出选文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括号里。
( )——( ) ( )——( )
【4】仿照文中画线部分,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
【5】从“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句话,你体会到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 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是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给下列字注音。
赖(_____) 耕(_____) 腾(_____)
【2】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选择。
A. 排比 B.引用 C.设问
(1)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_____)
(2)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_____)
(3)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_____)
【4】阅读第二自然段,请说明“发现 ”和“发明”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爬天都峰(节选)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1】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地爬 (______)地说
【2】选文中的“白发苍苍”突出了老爷爷的________特点,体现了老爷爷的_________。
【3】选文的句子“像小猴子一样”中,把_____比作______,形象生动地写出了_____。
【4】写出你对选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积累。
本学期,课外我阅读了这本科普读物,从中我了解到了这一科学知识。在读书时,我对这一问题不理解,我用________方法解决的。
16、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上课了,都聚精会神地听讲。
(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7、修改下面一段话。
在今年的寒假期间,读了一篇童话故事《野天鹅》。这篇童话故事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的。故事中的艾丽莎经历了很多磨难,救出了自己的哥哥们。读了这篇故事之后,我的心晴久久不能平表
18、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五处语病。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生活作为健身的一部分。各种各样花样繁多的运动软件为健身者量身定制健身计划。这些软件通过视频等方式传承健身技能。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能否坚持体育锻炼,是身体健康的保正。
19、习作。
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吧。那个地方是什么样子的?那个地方带给了你怎样的快乐?请以“我最喜欢的地方”为题,把你喜欢的地方推荐给同学们。要求:语句流畅,内容丰富,3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