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与下列语句衔接最连贯的一句是(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留恋品味?

A.有多少第一次不可磨灭的印象给你留下啊!

B.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C.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D.难道没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吗?

2、下列画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草船借箭的故事体现出诸葛亮的诡计多端

B.老师们为了我们的学习处心积虑

C.阳春三月,我们兴高采烈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春游。

D.做事情要畏首畏尾的,这样才能把握好时机。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过几个月,居然________了。

A.翻地 浇水 买种 播种 收获 B.买种 翻地 播种 浇水 收获

C.买种 播种 翻地 浇水 收获 D.翻地 买种 播种 浇水 收获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语境,填写词语。

1860年,英法联军chuǎnɡ rù( )圆明园,在抢走园内大量的艺术珍宝、金银制品之后,为xiāo huǐ( )zuì zhènɡ( ),燃起熊熊大火。那金碧辉煌的diàn tánɡ( ),那建筑hónɡ wěi( )的园林,tǒnɡ tǒnɡ( )在火中化为灰烬。

5、猜谜语。

白胖孩,做沙滩,外穿大麻衣,里套小红衫。

青藤藤,开黄花,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上结果不开花。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

  谜底: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写句子。本题共4题,每题2分,共8分。

(1)写一句与中秋月亮有关的诗句

 

(2)写一句有关诗书的名言

   

(3)写一句有关保护环境的标语

   

(4)当困难来临是,你会对自己说:

 

 

7、根据积累填空。

1._____________ ,穿尽红丝几万条。

2.看到学生有时贪玩不学习,老师经常用宋朝岳飞的名句——_________来教育大家。

3.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

4.少年智则国智,___则国富,____则国强,___则国独立,___则国自由,____则国进步,_____则国胜于欧洲,_____则国雄于地球。

5.落花生这篇文章用了_______的写作方法,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_____,不要做________,而对别人_________

6.用自己的话说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前半学期学了民间故事《____》,《___》,课外我还读过民间故事《____》。

8、区别字组词。

 (   )   (   )   (   )   (   )

 (   )   (   )   (   )   (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选一选,填一填。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1.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管我同意不同意,吧吧吧,三个钉子钉进去,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 )

2.她矮乎乎的身架,胖乎乎的脸蛋,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 )

3.诚实、信任哪!她坦然地回答。( )

4.她诚实,还是我诚实?是她信任我,还是我信任她呢?( )

 

10、课内阅读

梅兰芳(节选)

然而,日本人并未善罢甘休,他们又邀请梅兰芳登台演出。梅兰芳平时性情温和,但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纠缠,他发怒了。他明白,虽然这场戏的大多数观众是普通百姓,但一旦应邀登台唱戏,日后如果日本人邀请去唱戏,满洲国或东京演出,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回绝呢?于是,他又一次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著名画家丰子恺曾慨叹:“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作为当时的中国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便是其中之一!

当然,梅兰芳也意识到,只要他留在上海一天,日本人对他的骚扰就一天不会停止。深思熟虑之后,梅兰芳离开了上海,来到了香港。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骚扰——_____  普通——_____

2梅兰芳平时性情温和,但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纠缠,他发怒了。”“温和说明梅兰芳平时性格    ,对敌人的发怒体现在对敌人侵略行为的    上。在这一对比中体现了梅兰芳高尚的     和崇高的民族       

3梅兰芳为什么要离开上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毫不犹豫在短文中是指梅兰芳    敌人态度的坚定,还可以说      地拒绝、     地拒绝。

5对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是(  )

A. 梅兰芳是中国历代戏曲史中少有的为爱国而摔破饭碗的艺人

B. 作为四大名旦之首,他在京剧上的艺术成就是无人能及的

C. 他爱国的动人事迹将流芳百世,值得人们崇敬和赞美

11、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展览宣传画(见下图)。

材料二:2022年9月29日至12月9日,本次展览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主办,将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楼历代书画厅开展。精选了北京鲁迅博物馆藏绘画作品109件/套。展品涉及吴冠中、李可染、蒋兆和、吴作人、程十发、赵延年、范曾、陈烟桥、汪韧锋、黄永玉等诸多艺术大家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创作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艺术家对鲁迅先生的敬意,也从不同视角反映了艺术家对鲁迅先生的理解。

【1】阅读上面的材料,完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公众号上面的展览讯息。

展览名称:______·鲁迅先生回顾展

展览时间:2022年9月29日至12月9日

展览地点:________________

主办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

【2】你觉得本次展览最吸引游客的地方是什么?

12、仔细阅读下面的统计表,完成练习。

记者就饮食习惯问题对某班5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根据上述统计表中的数据,该班学生最值得肯定的是________,今后应该注意的是_______

13、课外阅读。

(节选)

 

除了念诗之外,我还很喜欢吃。

有一只鸭子掉井里了,祖父用黄泥包起来,烧上给我吃。

在祖父烧的时候,我也帮着忙,帮着祖父搅黄泥,一边喊着,一边叫着,好像啦啦队似的给祖父助兴。

鸭子比小猪更好吃,那肉是不怎样肥的。所以我最喜欢吃鸭子。

我吃,祖父在旁边看着。祖父不吃。等我吃完了,祖父才吃。他说我的牙齿小,怕我咬不动,先让我选嫩的吃,我吃剩了的他才吃。

祖父看我每咽下去一口,他就点一下头,而且高兴地说:“这小东西真馋。”要么就说:“这小东西吃得真快。”

我的手满是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只是说:“快蘸点盐吧,快蘸点韭菜花吧,空口吃不好,等会儿要反胃的……”

说着就捏几个盐粒放在我手上拿着的鸭子肉上。我一张嘴又进肚去了。

祖父越称赞我能吃,我越吃得多。祖父看看不好了,怕我吃多了。让我停下,我才停下来。我明明白白的是吃不下去了,可是我嘴里还说着:“一个鸭子还不够呢!”

:本文略有改动。

1.短文最后一句话中画“ ”的词语可以换成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爱吃烧鸭子?  

3.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祖父对“我”的疼爱、宽容?

 

14、阅读理解。

洛迪还不大会游泳,但他要救妈妈,不能让妈妈死!他好不容易游到妈妈身边,用手托起妈妈的头,喘着气说:妈妈,坚持住 !我们要活下去!

1洛迪不太会游泳,为什么放开电线杆去救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文中三个感叹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上,父亲把10岁的儿子洛迪叫到跟前,( )着他的头发说:洛迪,我要出门办事去了。你现在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要好好照顾妈妈。

A. 抚摸   B. 抚弄   C. 安抚

15、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练习。

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的折射作用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见过这种现象的人无不称赞其奇妙之极。

海市蜃楼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科学家们经过研究,揭示了它的奥秘:当空气中各层的密度有较大差异时,远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发生了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看见空中或地面以上远处物体的影像。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

海市蜃楼经常“出没”于两个地区。

骄阳当空,沙漠炎热,沙子被太阳晒得很烫,靠近沙漠表面的空气因膨胀而变稀薄,可上层空气冷,比较密。光线通常是直线传播的,但在空气密度不同的地方会发生折射。因此,当远处的光线从浓密的空气进入稀薄的空气时,光线就会转变,使远处的景色出现在人们面前。

这是沙漠里常出现的现象。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而出现在海面上的海市蜃楼,则成为一大景观,被旅行者啧啧称赞。

夏天,海面附近的温度比高空低,空气由于热胀冷缩,上层的空气比海面附近的空气稀疏,远处物体反射的太阳光,在射向空中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疏密发生变化而折射,逐渐向地面弯曲,进入观察者眼中,逆着光线望去,就觉得好像是从海面上空的物体射来一样。

被人们称为“人间仙境”的蓬菜阁对面海域曾发生过一次海市蜃楼。据新华社记者报道:从17日下午14时20分延续到19时左右,从蓬莱阁向北望,在长达100多米的辽阔海面上,出现种种奇观,忽而是多孔桥般的奇景,忽而显现出从未见过的岛屿。其间有清晰的高楼大厦,周围有冒烟的烟囱,在浪涛万顷的海面上展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电视台记者在国内首次拍摄现场实况,可以使从未亲眼见过海市蜃楼的人大开眼界。

【1】海市蜃楼经常“出没”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地区。

【2】短文第2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A.海市蜃楼的得名

B.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

C.海市蜃楼是蜃吐气而成的

D.海市蜃楼只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

【3】品读画线的语句,完成练习。

(1)画线的语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从17日下午14时20分延续到19时左右”,句中的“左右”可以删去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写出了海市蜃楼的名称的由来,也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吸引读者。

B.当远处的光线从浓密空气进入稀薄空气时,光线就会转变,使远处的景色出现在人们面前。

C.“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作者在介绍海市蜃楼形成的地区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16、阅读。

孝绳

孙道荣

偶尔看到一张获奖的新闻照片,心为之一动。

他70多岁了,是个典型的农村老汉。不过,在101岁的老母亲面前,他还是个孩子。

白天他要下地干活,还要兼打一些零工,很累。晚上回到家,倒头就能睡着,而且,总是睡得很沉。但他又不敢睡得太死,因为101岁的老母亲夜里要经常起来上厕所。老母亲的眼睛已经差不多全瞎了,夜里更是什么也看不见。这要万一摔上一跤,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他叮嘱老母亲,夜里起来上厕所时,一定一定要喊醒他。从很久以前开始,他就在老母亲的床边,又支了一张床,自己睡,方便夜里照顾老母亲。

也不知道是老母亲舍不得喊醒他,还是喊了他却因睡得太沉没听见,老母亲夜里常常自己爬起来,摸索着去厕所。这让他既自责,又担忧。

他想了个土办法。

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拴在老母亲的床头,老母亲伸手就能拉到绳子。而绳子的另一头,则系在自己的手腕上。这样,老母亲只要拉一拉绳子,就一定能把他拉醒。

晚上,安顿好老母亲就寝,把绳子的一头拴在老母亲的床头,另一头紧紧地系在自己的手腕上,然后,才熄灯睡觉。每天都是如此。

夜里,手腕上的绳子动了,他立即惊醒,开灯,起床,解开手腕上的绳子,扶起老母亲,搀到卫生间,等老母亲方便好了,再搀扶回床上休息。再把绳子系在自己的手腕上,才躺下睡觉。

一夜好几次,每一次,都是同样的程序。

他的夜,都是断断续续的,就像他的睡眠一样。哪怕老母亲最后一次上厕所时天都快亮了,只要自己还躺上床,还合上眼,眯一会儿,他就一定不忘,把绳子的另一头系在自己的手腕上。直到早晨起床后,才把手腕上的绳子松开。早晨,他的手腕上,总是会勒出一道浅浅的血痕。

每天晚上都是这样。

记者拍摄的那张照片,只是记录了某一个晚上的场景:老母亲安详地躺在床上,他弯着腰拴绳子。那根不长的红绳子,在他和老母亲之间,晃悠。村民们都知道那根红绳子的故事,他们亲切地唤那根绳子叫“孝绳”。

孝绳,那是母子之间,多牢固的一根纽带啊!

(鲁刚摘自《做人与处世》,2015年第19期)

【1】在文中提到的“土办法”,指的是什么办法?(       

A.用绳子,一头拴在老母亲的床头,一头系在自己的手腕上。

B.用绳子,一头拴在老母亲的手上,一头系在自己的手腕上。

C.他在老母亲的床边支一张床自己睡,照顾老母亲。

D.他叮嘱老母亲,晚上起来一定要叫醒他。

【2】作者为什么要称农村老汉为“他还是个孩子”?(       

A.他是个孩子

B.认为他很贪睡

C.他在母亲眼里是个孩子

D.他会把绳子系在母亲和自己的手上

【3】“这让他既自责,又担忧。”他为什么要自责、担忧?(       

A.一回家倒头就睡了

B.不知道母亲有喊他

C.没有扶母亲上厕所

D.忘了给母亲拴绳子

【4】“夜里,手腕上的绳子动了,他立即惊醒,开灯,起床,解开手腕上的绳子,扶起老母亲,搀到卫生间,等老母亲方便好了,再搀扶回床上休息。再把绳子系在自己的手腕上,才躺下睡觉。”表现出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A.认真细致

B.勤俭节约

C.惊慌失措

D.不厌其烦

【5】为什么要如此详细地描写老大爷帮忙母亲起夜的这个过程?(       

A.说明老大爷很可怜

B.体现老大爷很辛苦

C.说明老大爷是一个孝顺的人

D.体现老大爷是一个不厌其烦的人

【6】请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读者质疑这位老汉不可能坚持“一夜好几次,每一次,都是同样的程序。”这样的举动,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根据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时,身边放一本字典。要知道,字典就是无声的老师,遇到拦路虎,便去请教它。如果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记下生字的读音和意思。要是你一时读得高兴,想一口气读下去,也可以先用铅笔把生字圈下来,待读完一个段落,再回过头来一个一个地从字典中去查找。

1引号的作用有: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特定的称谓和需要着重指出;③表示讽刺或否定。文中拦路虎一词用引号的作用是______。(填写序号)

2文中把________比作无声的老师,其实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本段文字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学习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哪些查字典的方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书要有选择

当我们在新华书店或图书馆里,看到那一排又一排图书的时候,你难道不会有一种如入“书城”的感觉吗?是呀,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多少书在等着我们去读哇!可是,要读完所有的书是根本做不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对读物进行认真的选择。

我们小学生可以选择哪些读物呢?

第一,可以选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已有定评的古今中外名著。这类书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艺术水准。读了这些书,我们就能很形象地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感情才是美好……在得到精神陶冶的同时,我们还会明白,什么样的文章才是真正出色的文章。

第二,可以选读一些名人传记。领袖人物、爱国先贤和科学家的传记,会向我们展现他们成长的足迹、奋斗的历程和光辉的业绩;展现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执着的追求。这类书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做出巨大贡献,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这些人物的传记,我们也仿佛是在聆听他们的教诲,接受他们的思想,这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三,可以选读一些科普类的书。这类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既可以学到各方面的科学知识,也可以启迪智慧,帮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此外,还可选择一些工具书,如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这些都是最好的“无声老师”,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就可以随时向它们“请教”。

选择什么样的读物,往往因人而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读物。当然,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是可以通过读书来培养的。一般说来,一个人兴趣越广泛,读的书越多,他的视野就越开阔,也就越能增强自己的才干。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飞速发展,我们应该通过有选择地读书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选择读物,还可以多向老师或父母请教,或征询读过这些书的同学的意见。

选择合适的读物是一种本领。掌握了这种本领,就能帮助你用有限的时间去读更多的好书,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1】把文中画“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哪些书被称为“无声老师”?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书要有选择,作者认为我们可以选择哪些读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选择地读书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济南的秋天

老舍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的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把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再看水。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色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1】找出文中描写济南秋天山水颜色的词语。

青黑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你所在城市的秋天是什么颜色的?请写出两个带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用这些词语描述一下你所在城市的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以“诗境”为线索,先写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多采用________(动态   静态)的描写方法描绘了济南秋的特点。

【3】写济南的山,着重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按照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写山腰的变化,连用了六个“忽然”,它们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段中“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句话主要是说济南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点明全文主旨的是哪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代诗人和著名作家笔下的秋天是这样的:

“空山新雨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半钟声到客船。”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___________________。成群结队的大雁,___________,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句子乐园。

1.人类的老师不就是自然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群逃难的人狼吞虎咽地吃香味俱佳的食物。(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在看书。(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上的星星在眨眼睛。(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的教导使我终身受到教育和益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天而降的石块把敌人砸得屁滚尿流。   (改为“被”字句)

 

22、根据要求写句子。

(1)用恰当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2处标点符号错误,2个错别字,2处语病)

表妹今年十岁。是四年级小学学生。她成绩不措,年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她扎着两个羊角辩,说:“这有什么了不起”。

______

(2)下面是对湖水的静态描写,请你及时对其进行动态描写。

那碧蓝色的湖水真像华丽的锦缎,朵朵白云倒映在水中是俏丽的花纹,周围的树木已把苍翠的身影映入水中。

忽然一阵风吹过,________

(3)读下面语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写自己想法的,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妈妈真勤劳。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心声想对别人倾诉,告诉爸爸妈妈对某件事的看法,跟朋友诉说成长中的烦恼,向老师表达内心的困惑……此刻你想对谁倾诉,想说些什么?请以“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不得抄袭,要求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