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葵花选择了去谁家?( )
A.朱国 B.嘎鱼 C.青铜 D.村长
2、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那双手温暖极了。②突然,从门外传来了脚步声。③我马上抹了把泪,跳上床,把头深深地埋进被子里。④她坐在我的床沿边,轻轻地托起我埋在被子里的头。⑤门“吱”地打开了,妈妈轻轻地走了进来。⑥是妈妈回来了,我暗暗吃了一惊。
A.②⑥③⑤④①
B.②⑥⑤④③①
C.③⑤②①⑥④
D.②⑥①④③⑤
3、在汉字字体中,最便于书写和认读的是( )
A.隶书
B.行书
C.草书
D.楷书
4、我会默写虞世南的《蝉》,做到正确规范、行款整齐、美观大方。
_______________
5、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夏天,在qī hēi( )的暗夜,会有无数萤火虫翩翩起舞。
(2)为了xiāo huǐ( )罪证,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3)大山一旦bēng tā( ),大家将面临灭顶之灾。
(4)赵王召集大臣来shāng yì( )解决问题的策略。
6、我会看拼音填空组词。
zhù(______)宅 zhú(______)渐 shàn改(______) 茂shèng(______) 严lì(______)
7、读拼音,写词语。
(1)现在正是冬天流感高发时期,不shì yí( )外出,你邀请我,我当然得jù jué( )了。
(2)kànɡ hónɡ( )人员tuō xié( )wǎn kù( ),赤脚踏入水中抢救人民群众。
(3)你jìnɡ rán( )给我这么大的回报,我怎么rěn xīn( )接受呢?请收回吧。
8、词语模仿秀。(6分)
栩栩如生(AABC式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震耳欲聋(带“器官”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9、课内多场景阅读。
场景一: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方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慈母情深》
场景二: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叫父亲买。
——《父爱之舟》
【1】联系课文想一想场景描写的场景中地方在哪里?主要人物是哪些?主要事情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圈圈出场景一中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3】场景一的描写与课文中“我”的心情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个片段都是场景描写,可有同学说第一个场景读后给人深刻印象就是妈妈工作的环境恶劣,可读第二个场景有的同学印象深刻的是热闹,有的印象深刻的是吃的多,有的印象深刻的是饿。从两个场景表达的方式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中上边两个场景描写,分别在课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场景二的表达方式写运动会某一时刻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文章,完成练习。
地球妈妈的来信
环保小卫士:
你们好!收到我的来信,你们也许很惊讶吧!
我是人类的妈妈,我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你们,可是我的生活境况却越来越糟。有些愚昧无知的人把工厂的废液、废水等有毒物质大量排放到我的皮肤上、血液里,危害着我的健康;烟尘和有害气体还把我和你们的保护伞——臭氧层撕开一条条裂缝,致使能灼伤人体细胞的光——紫外线乘虚而入,严重地危害着你们的生存;他们还盲目地砍伐森林,使我的绿衣变得残缺不全,致使全世界每年都有大量的农田变成沙漠;人类永无休止的战争,更把我打得千疮百孔。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已得到了充分证明:由于一些人的乱砍滥伐,我的绿衣已不能保护水分和土壤,洪水、狂风等灾害便开始横行,无数的良田和家园被淹没,许多人无家可归。这一切,归根结底,还不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吗?
环保小卫士们,请你们转告人类:你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依赖大自然的恩赐。大气、森林、河湖、草原是你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破坏自然环境等于自己毁灭自己。希望你们赶快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只有这样,我才会重新焕发青春,你们人类才会生活得更美好。
祝你们学习进步!
地球妈妈
2019年7月22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千疮百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根结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用“ ”画出有关语句。
【3】写出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信中讲了地球妈妈遭受到哪几方面的破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赞成地球妈妈“破坏自然环境等于自己毁灭自己”的观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让你给地球妈妈写回信,你打算写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______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竹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既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也不能把竹竿横过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该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伯父想了两个什么难题考徐文长?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徐文长是怎样解决伯父的两个难题的呢?请用“ ”画出来。
【4】你觉得徐文长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实际,你有用过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难题吗?请举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有你的冬天很温暖
①天气越来越冷了,我骑摩托车送女儿上学,尽管我给她“全副武装”,又是头盔又是防风衣,她还是喊冷。一天去吃早餐,我付账时,小区门口的早餐店老板突然很郑重地对我说:“小妹,我想跟你商量个事。”我很惊讶,我们两家没有什么交往,能有啥事要商量的呢?只听见她对我说:“现在天冷了,孩子坐摩托车上学容易感冒,我孩子和你家逗逗是一所学校,反正他爸每天都送孩子到校门口,如果你信得过我们的话,孩子就让我们帮你带去好了。”我犹豫了一下,说:“想想吧。”
②第二天,我送女儿下楼,就看见早餐店老板的丈夫和小孩站在那里等。见我们过来,他们殷勤地过来招呼,让女儿跟着他们走,见他态度真的诚恳,而我也为了女儿的健康考虑,于是答应了。这样,每天早上,我就不用风里来雨里去送孩子了,看着女儿像小鸟一样欢快地奔下楼,然后看见他细心地帮女儿系安全带,我的心溢满感动。
③前两天,看着空落的阳台,我想养点绿植,跟朋友打听花店的位置。朋友告诉我,就在前面不远,有个老教师卖花,很便宜。
④我去时,老教师正在花圃里忙活,闻声的他赶忙从花圃里钻出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盛情相迎。得知我想买花,他领我四处转悠,热情地介绍:这些花儿,我都施足了底肥,很好养!
⑤他一件一件地介绍,我一件一件地询问价钱,在心里感叹,呀,真不错,比花店真要便宜许多。我挑了五盆花,老人一边给我打包,一边问我:“你住得远不远?”我笑笑,说就在这附近。他见我穿了一身白大衣,说搬花会弄脏衣服,便自作主张将花放在三轮车上,驶到我家楼下。
⑥我坚持多付点运费,老人执意不肯收。好几次塞进他口袋,他又掏出来还给我。我的心被老人感动了,决定以后常来陪他说说话。花放在阳台上,一抬眼就可以看见,只要眼里“晃”过这些绿色的小植物,我的心就格外温暖起来。
⑦我把他们给我的温暖,珍藏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每当觉得寒冷时就拿出来暖一暖,陡然间全身就暖洋洋的。在这样的冷冬,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会让你难忘,令你动容。亲爱的朋友,是谁温暖了你的冬天呢?
【1】梳理文章内容,将下表的空填写完整。
过程 事例 | “我”遇到的困难 | “我”得到的帮助 | “我”对帮助的回应 | “我”受助后的心情 |
事例1 | (1)_____ | (2)_____ | 答应让女儿跟他们一起走 | 溢满感动 |
事例2 | 买花回家,搬花会弄脏了衣服 | 花店老板免费帮忙把花运到家 | (3)_____ | (4)_____ |
【2】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结合上下文,“全副武装”指的是( )
A.荷枪实弹 B.穿上防风衣
C.戴上头盔 D.戴上头盔、穿上防风衣
(2)第①自然段中画“_____”的句子的描写方法是( )
A.语言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D.语言和神态描写
(3)第①自然段中的“我犹豫了一下”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过意不去 B.坐摩托车容易感冒
C.对早餐店老板的不信任 D.天气寒冷
(4)第④自然段中画“_____”的句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老人想推销花 B.老人热情地为“我”服务
C.老人怕“我”不买花 D.花已施足了肥,很好养
(5)第①自然段说“天气越来越冷了”,最后一段又说“在这样的冷冬”,这样描写的作用是( )
A.引起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C.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D.环境描写,烘托气氛
(6)阅读全文,对“温暖”理解最符合文章主题的一项是( )
A.题目“有你的冬天很温暖”中的“温暖”指冬日暖阳温度高
B.第⑥自然段中“我的心就格外温吸起来”的“温暖”是指我被早餐店老板真诚的态度感动了
C.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我把他们给我的温暖”的“温暖”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令人感到温暖
D.文末“是谁温暖了你的冬天呢?”中的“温暖”是指冷冬里的一些人、一些事
【3】文中哪个场景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在风烛残年之际,想考验和点化一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于是,他把那位助手叫到病床前,深情地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de dé děi)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助手连忙答道:“明白,您的光辉思想得很好地传(chuán zhuàn)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 】要富有智慧,【 】要具有非凡的勇气和信心。你帮我寻找和发掘这样的人吧!”“好的,好的。我一定竭尽全力寻找,决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助手温顺地说。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又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可是,苏格拉底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助手的肩膀,说:“真辛苦你了!但是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找遍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那位最优秀的人,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又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然而寻找传承者的事还没有眉目,只好再把助手叫到自己的床边。助手泪流满面,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说到这里,苏格拉底闭上了眼睛。停顿许久,他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你【 】不敢相信自己,【 】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关键在于能否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苏格拉底就永远地离开了他深切关注的世界……
【1】在文中的“(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在文中的“【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在这句话中,第一个“蜡”是指_________,第二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
【4】从哲学家的故事中,你收获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广州白云山
人们常用“白云珠水”来美誉广州,“白云”指的是白云山,“珠水”指的是珠江。广州白云山为南粤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素享广州“市肺”的美誉。它位于广州市东北向,属我国南方五岭大庾岭支脉的九连山山脉末段,白云山聚拢着三十多个山峰,山体相当宽阔,总面积20.98平方公里,相当于澳门特区的总面积,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是广州市最高峰。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绿化面积4.2万亩,绿化覆盖率已达95%以上,植被种类相当丰富,共有植物1038种,据统计,每天可吸收2800吨二氧化碳,放出2100吨氧气,可供近300万人正常呼吸之用,是广州市的一张生态名片。
每当霏雨绵绵,云雾缭绕于黛山葱绿间,半壁皆素,故名白云山。白云山气势磅礴,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山上道路四通八达。风景优美,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白云山很早就闻名于世。战国时已有名士出入,晋朝时已风景宜人,唐朝便以胜地著称。宋代以来的“羊城八景”,白云山就占了多处。羊城人们一向喜欢到此登高游览,尤其在九九重阳,更以登白云山为乐事,每逢此时,扶老携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便构成羊城一幅独特的风情画。
千百年来,白云山名胜古迹虽多,但屡经兴废,遗存很少,尤以近百年来历尽沧桑,频遭破坏,满目疮痍,到解放时,只剩下“天南第一峰”牌坊和部分寺院的断壁残垣。建国以后,经过历届广州市政府的建设和多年的苦心经营,白云山这座千古名山成为广大游人一个可游、可居、可乐的现代桃源仙境。
7个游览区,依次是:麓湖游览区、三台岭游览区、鸣春谷游览区、摩星岭游览区、明珠楼游览区、飞鹅岭游览区及荷依岭游览区,区内有四个全国之最的景点,分别是:全国最大的园林式花园——云台花园;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的观光索道——白云索道;全国最大、亚洲第二的天然式鸟笼——鸣春谷;全国最大的主题式雕塑公园——雕塑公园。
几千年来,白云山几经盛衰,到今天已成为“山幽、林绿、气清、景美”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首批“4A”景点,并以“云山叠翠”之名列新世纪羊城八景之首。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白云山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是广州市最高峰。
B.白云山历史悠久,战国时已有名士出入,晋朝时已风景宜人,宋朝便以胜地著称。
C.鸣春谷是全国最大、亚洲第二的天然式鸟笼。
D.白云山以“云山叠翠”之名,名列新世纪羊城八景之首。
【2】下面对文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1段写了白云山的地理位置、山体面积和绿化植被等情况。
B.文章写最高峰摩星岭,说明摩星岭山势高峻挺拔,令人生畏。
C.文章将白云山面积和澳门特区的总面积进行比较,是为了说明澳门特区的面积小。
D.文章写羊城人们在九九重阳,以登白云山为乐事,说明了羊城人们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
15、阅读选择题
狼老老实实地跟随着羊群,一点坏事也没干。牧羊人开始一直把他当作敌人一样小心防范,提心吊胆,十分警惕地看护着羊。狼却一声不吭地跟着走,丝毫没有想抢羊的迹象。后来牧羊人不再提防狼,反而认为这是一头老实的护羊犬。一次,牧羊人因事须进城一趟,便把羊留下交给狼守护。
问:狼吃羊了没有?( )
A.吃了 B.没吃
16、阅读
《太阳》(节选)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文章开头引用了哪个古代神话?( )
A.夸父追日
B.羿射九日
C.女蜗补天
D.盘古开天地
【2】按要求填空。
(1)“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句话主要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
(2)“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太阳放出的______大。
【3】用小标题概括每一段话。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17、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理所当然”的意思是_______,文中人们把______当作“理所当然”的事。
【2】选文描写了___、____两个情景,表现出了乡亲们______的品质,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
【3】选文中画“____”的句子可以概括为( )。
A.止步
B.礼让
C.友好攀谈
D.相背而行
【4】第二自然段中“美好的情感”指的是_____。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
a.照应开头 b.设置悬念 c.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5】走搭石的时候,还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情景?乡亲们会怎么做?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陶行知的故事
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当小学校长时发生的一件事。
一次,一位叫王友的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一位男生,陶校长发现后当即制止他,并要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了。一见面,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办公室,而我却迟到了。”王友疑惑地接过糖。
随即,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在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王友更惊异了,眼睛瞪得大大的。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位男生,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砸他,说明你很正直善良,很有正义感,应该奖励你!”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我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塞到他手里,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再奖一块糖。好了,我的糖用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结束吧!”说完,拍拍王友的肩,把他送出了校长室。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阻止( ) 惊讶( )
2.用文中的四个词语概括王友接受糖果时的表情、感情的变化。
( ) ( )
( ) ( )
3.阅读短文,填空。
(1)陶校长奖励了王友四块糖果,奖第一块糖果的原因是 ,奖第二块糖果的原因是 ,奖第三块糖果的原因是 ,奖第四块糖果的原因是 。
(2)王友走出校长室后,心里会想: 。
4.读了这个小故事,你喜欢陶校长这种教育学生的方法吗?为什么?
19、阅读理解
自此孟姜女日夜思君,茶不思,饭不想,忧伤不已。转眼冬天来了,大雪纷纷,姜女想丈夫修长城,天寒地冻,无衣御寒,便日夜赶着缝制棉衣,边做边唱起了自编的小曲:"月儿弯弯分外明,孟姜女丈夫筑长城,哪怕万里迢迢路,送御寒衣是浓情。"
一夜之间,做好棉衣,孟姜女千里迢迢,踏上路程。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不知饥渴,不知劳累,昼夜不停地往前赶,这一日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
【1】以上选段选自______民间故事中的《________》。
【2】文中的孟姜女为什么要去长城呢?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变换句式。
(1) 一个年过50的残疾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淳朴、强烈的爱与追求。
缩写:。
(2) 后来我考入历史学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反问句:。
(3) 已经三十年没有见到刘老师了,倘使他还健在,一定是退休了。
双重否定:。
21、按要求写句子。(5分)
(1) 洛阳的发展可真快,几年间架起了这么多大桥和公路。(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老师的帮助下,进步得真快啊。(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雪花在空中飘。(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人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扩句和缩句。
扩句:校园里种满了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句;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我带你们去游泳。”(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3、写作天地。
题目:读书的酸甜苦辣
提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偶尔会有很多的酸甜苦辣。读书也如此,也会发生许多事。就你的经历,写写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酸甜苦辣的事吧。注意层次,表达清楚。把文章写具体。文章不低于450字。